從楚漢之爭、湯武革命來談商朝的分封制

序言:

一提封建社會,我們總認為是秦朝到清朝歷經2133年的這一時期,先秦的兩千多年分別是奴隸社會、原始社會。那原始社會是什麼社會?封建社會!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亞的柳河東(柳宗元),在其大作《封建論》裡說到,封建社會就是連唐堯、虞舜、夏禹、商湯、周昌(周文王姬昌)、周發(周武王姬發)這樣的賢君都不能消除。其實,他們不僅沒有廢除,反而還都是封建制的受益者,誰會吃著飯還砸鍋啊?像周朝還將封建制推向了高峰!前邊提到的唐、虞、夏、商、周就是他們的封地。高峰之後,便是低谷,一統六合的祖龍秦始皇毀掉了封建制,秦朝成為了唯一不是封建社會的時期。

多年前,小姐姐講史曾有疑問:秦朝太子、皇子、公主沒有封地,沒有屬民,就像黔首(秦朝對老百姓的專用詞)一樣,怎麼能算封建社會呢?司馬遷在《史記》中談到秦二世死前求饒時,說的一句話:“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這句話就是,想跟老婆孩子當老百姓,像自己的兄弟們一樣。這裡的諸公子,小姐姐講史的理解,就是秦始皇的皇子們。他們也就算是一個國豪的富二代而已。很多人都認為,秦朝滅亡那麼快,就是因為不封建!《封建論》對此回答:

秦始皇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也沒有錯,而是多次折騰黔首還殘暴對待造成的,最終導致了天下大亂。西楚霸王項籍(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最終形成了楚漢之爭。小姐姐掩卷深思,突然發現商朝的分封制,竟然跟項羽的分封制很類似。

一、楚漢之爭——漢滅楚

不少人認為,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跟大家有福同享,是項羽不想當皇帝而想當霸王!還記得項羽當初說什麼來著?“彼可取而代之!”,項羽怎麼沒有皇帝夢呢!項羽實力雄厚,但地盤太小,一下子滅不了那麼多敵人,加上諸侯屈服,只能先冊封,然後再徐圖之。其實,項羽很不想有福同享的,《史記》裡韓信對項羽的評價,項羽反而在裂土封侯上、封官許願上簡直小氣的讓人憤怒。倒是劉邦在這方面很大方,劉邦通過聯絡諸侯王、策反諸侯王,再打擊親楚諸侯王等手段,打贏楚漢之爭。


從楚漢之爭、湯武革命來談商朝的分封制

楚漢之爭

最開始,劉邦為義帝發喪,從道義上爭取到諸侯王,並控訴項羽的弒君行為。被封為巴蜀的劉邦,最初只有趙王歇和代王陳餘兩個盟友。劉邦出關,先擊敗失去人心的三秦王——雍王、塞王、翟王,一路東進,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河南王申陽、魏王(原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馬卬紛紛加入漢王陣營,而齊王田榮、趙王趙歇、代陳餘是劉邦的盟友。項羽的陣營讓劉邦搗鼓的越來越小,後來項羽只有一個臨江王共敖支持他,但也只是聲援——中立。最終西楚霸王的楚太祖夢,在四面楚歌和十面埋伏裡被未來的漢太祖擊得粉碎!小姐姐講史想說的是,劉邦的這些手段其實就是跟湯武革命學習的。

二、夏商之爭——商亡夏

商湯為了滅夏,他用了十一年,這期間他對內愛民,對外擴張。擴張上,他熟練運用“伐謀”、“伐交”、 “伐兵”、 “用間”。他先派伊尹潛入夏朝,探聽虛實,買通妺喜,團結反夏氏(國),爭取中立氏(國),打擊親夏氏(國)。上古以氏立國,故而筆者稱為某某氏,像炎帝是烈山氏(又號神農氏)、黃帝是(有熊氏)。商湯的“好戰”引來了夏桀的警惕,夏後(夏朝君王稱為後)桀召見商湯。商湯事業剛剛起步,惹不起像項羽一樣的夏桀的,這就如同劉邦不得不參加鴻門宴一樣。

夏桀可沒有項羽那麼厚道和單純,商湯立即被囚禁。夏桀兇殘但他更貪婪,伊尹說好話、打包票、送錢、送美女才贖回了商湯。夏桀此舉真是放虎歸山,商湯回去以後,夏朝周邊的氏國出於對夏朝的恐懼,而更親近商方。商湯繼續打擊親夏的昆吾氏,並拒絕向夏朝進貢。驕奢淫逸的夏桀大怒,邀請九夷聯軍(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 陽夷 )伐商,商湯聽聞立即順服。過了段時間,親夏的昆吾氏主動伐商報仇,結果就是飛蛾撲火。夏桀故技重施,再次邀請東夷聯軍,卻被東夷聯軍拒絕。東夷聯軍的拒絕,跟商湯做工作是分不開的。商湯在鳴條之戰中滅夏,此時的商湯很像後來的項羽,諸侯們作壁上觀,。商湯贏了,諸侯們紛紛擁立其為共主(霸王)。滅夏後,商湯遷都景亳(商丘北),再次昭告天下,3000多諸侯表示臣服。

三、商周之爭——周代商

武王伐紂的成功,至少一半功勞歸於東夷。歷史真實的商紂王並非庸碌的君主,他很像後世的隋世祖(隋煬帝)。用荀子的話來說,紂王帥氣魁梧、允文允武、雄心勃勃而又好大喜功。夏朝的滅亡是因為東夷的中立,商朝的滅亡是因為紂王攻打東夷。而且紂王還兩次攻打東夷,每次戰爭都持續200多天。這不是跟隋煬帝三徵高麗差不多嗎?只是隋煬帝沒拿下高麗而亡國。而紂王拿下了東夷,而周武王做收漁翁之利。《左傳》也說商紂王死於擴張——“紂克東夷而隕其身”。即使這樣,周武王的成功也是建立了在文王的基礎之上,而且其父子也使用了“伐謀”、“ 伐交”、 “伐兵”、 “用間”等招式。


從楚漢之爭、湯武革命來談商朝的分封制

牧野之戰

坶(“牧”的古字)野之戰中,周武王率庸方(湖北竹山)、盧方(湖北襄樊)、彭方(湖北房縣)、濮方(四川、湖北交界處)、蜀方(四川、陝西交界處)、羌方(甘肅、青海、四川交界處)、微方(陝西眉縣)、髳【máo】方(山西平陸)等八方聯軍(方國,故而稱為方),共計2.4萬攻打殷商。需要注意的是,跟商朝有仇的微方將士們作戰非常勇猛,但微方之君不是紂王的庶兄微子開(本名啟,後避諱漢景帝名諱,被後人改名)。然而紂王的滅亡,微子開還是立了功勞的,因為他早跟周方合作了。除了紂王的暴虐外,君位之爭也是一個方面。牧野之戰中,雖然策反有倒戈的,但也打的“血流漂杵(《尚書·武成》)”,這也說明了紂王並非是無道之君。

四、商朝的分封制

商朝自稱大邑商,邑不僅有國、邦的意思,也是一級行政區劃。商朝的統治區域分為內服和外服,內服可以理解為天子轄地,外服可以理解為諸侯國轄地。《尚書·酒誥》:“越在外服:侯、甸、男、衛、邦、伯;越在內服:百僚、庶尹、惟亞、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君。以英聯邦王國為例,英倫三島為內服,而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等15國為外服。

李雪山先生在《商代分封制研究》著作中提到商朝有侯、伯(白)、婦、男、任、子、田(甸)、亞等八種爵位。可他引用《禹貢》、《史記》、《白虎通》等文獻證明提到“男”、“任”通假,都是二百里的封地。這麼說來,商朝實際上是七種爵位。《尚書·酒誥》提到的“衛、邦”是不是與“子、亞”相互通呢?小姐姐講史認為,婦這個爵位是女性專屬,一般入朝為官,出朝能戰,有時還是商王的紅顏甚至為商王的夫人乃至王后。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婦好,她就是商高宗武丁60名妻妾之一。這種較為密切的關係,很難證明婦的爵位屬於外服的。


從楚漢之爭、湯武革命來談商朝的分封制

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婦好

李雪山先生說,這八(七)種爵位沒有高下之分,然而,小姐姐講史認為,還是有高下之分的。儘管他們都有進貢、勤王、任職的義務,但從邏輯上來講,“爵位”不同理應有等級區分。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婦好、婦妌,她們地位就很高,是商王的嬪妃。婦妌應是武丁的王后,在武丁與婦好(辛, 去世後的稱號)、婦(癸,佚名)婦妌(戊)合葬陵中發現了商後母戊鼎(司母戊鼎)。此外婦的爵位還擁有對外服的冊封權。

侯爵率領田爵出征,由此證明侯爵爵位較高。伯爵方國征服後封方伯,子爵出任貞人(祭祀官),亞爵出任貞人(祭祀官),但榮譽性更高,應該高於子爵。戈方臣服後,有子戈、亞戈、婦女戈(女戈的字),一國不能三公,子戈、亞戈、婦戈得低於侯戈。再接合《封建論》所說的“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方伯是什麼級別呢?《禮記.王制》規定“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管轄十國為連,其長官為帥!由此,小姐姐講史的結論是,爵位從高到低應該是:伯爵、侯爵、婦爵、亞爵、男爵、子爵、田爵。

商朝分封跟項羽的分封相似,大多是“異姓王”。小姐姐講史認為分封有三種情況:

第一、 軍功分封。

1、消滅小國、弱國、窮國,而得到的分封。

2、平定那些被征服,但又作亂的國家,而得到的分封。

3、有封地的諸侯,勤王、平叛、擴地,其爵位會得以提升。

第二、主動歸附

那些攝於商王權威而主動歸附的,商王加以冊封,實現“以夷制夷”。而太弱太小的國家,主動歸附後就是冊封,也會逐漸被成為商王的直轄地的。

第三、 征服冊封。

比較強大的方國,商王一般會組團(聯軍)征服。而征服後,就冊封其級別最高的伯爵。那些屢屢反叛的大方國就要將其降級。周方曾經是商朝侯方(侯國),商朝搞兼併戰爭,周方也在搞,最終周方組建的八國聯軍把商朝給滅了。

最後,小姐姐講史認為,漢朝之後清朝之前,屬於半封建半郡縣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