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爲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前言:

公元前207年劉邦率領大軍攻佔咸陽,隨著秦的滅亡,華夏大地再次陷入四分五裂的割據局面。公元前206年,鴻門宴之後,項羽劉邦徹底決裂,楚漢戰爭由此爆發。

楚漢戰爭的前期,實際上是楚文化與秦文化兩大文化集團的鬥爭;到了戰爭後期,表面上是項羽與劉邦兩大軍事政治集團之間的鬥爭,即楚文化內部之間的鬥爭,因為項羽劉邦都是楚地人物,但實際上也暗示深刻的秦出關系。

“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為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楚漢之爭

秦二世皇帝被殺後,贏子嬰為了自保也去掉帝號複稱王號,其他六國後裔也紛紛獨立自稱為王。此時的天下大勢大有迴歸到戰國七雄割據的局面,也就是所謂的“帝號”退回“王號”。

劉邦與項羽決裂後,攻滅關中的各個勢力,自立為漢王之後,漢軍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揮兵東指,開始逐個消滅包括項羽在內的關東各個“王”,我們仔細一看就不難發現,劉邦實際是重複當年始皇帝嬴政攻滅六國從而統一天下的“帝業”路線。劉邦從剛開始反秦從而繼承楚,再到承“張楚”,後來關中稱王后,又繼承秦的統一大帝國,可以說劉邦的政治生涯實際上是一條文化選擇的曲折歷程。

“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為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秦末中國各地割據局面

漢王劉邦的政治集團和文化淵源決定了漢文化是對楚文化和秦文化的雙重繼承和揚棄,因為秦朝的大一統的政治體制已經成為後代中國永恆不變的政治體制。再說劉邦打入咸陽後,在身邊的大將搶掠金銀財寶時,手下蕭何卻“獨先入秦朝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接著再和關中民眾“約法三章”,漢的《九章律》的前身,都是參考秦朝的法律體制。

在《晉書·刑法志》記載:“漢承秦制,蕭何定律,除參夷連坐之罪,增部主見知之條,益事律《興》、《廄》、《戶》三篇,合為九篇。”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漢代在立國之初,朝廷所實行的文化體制,實際上是蕭何把關中秦朝體制再次放大到全國,著名成語典故“蕭規曹隨”,就是在制度蹭你漢朝基本延續秦朝的制度。

“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為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有漢一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和郡縣制,以及基層政治組織,例如:鄉、亭基本都是沿用照搬秦朝得體制。還有的是,漢代的便溏禮儀制度,也是漢高祖劉邦命令秦朝博士遺臣叔孫通所制定。如:臣下對皇帝、士兵對長官的遵旨都用秦朝的“諾”字。正因為漢朝對騎馬舊制度、舊禮儀的繼承和翻新,所以發展到武帝時,漢朝的文化一度遭到東方六國的文化體系的抵制,景帝時,七國之亂也是東方六國文化反對秦漢文化的例子。

表面上我們就覺得好像是秦文化贏了,的確應為漢朝建立後都是繼承和沿用秦朝的制度,然並卵,漢代也沒拋棄楚文化 ,楚文化雖然在政治體制敗於秦文化,但是漢代的文化體系深受楚文化影響極大可以說是繼承的關係的,這個沒辦法,因為跟隨漢高祖劉邦打下江山的文武百官都是南方楚地人居多,他們對傳播繼承發展都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如高祖劉邦的《大風歌》完全都是按著楚辭的格調來演唱。漢武帝的《秋風歌》、《瓠歌》都是研究依據楚升而運。

“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為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楚辭

漢代沿襲楚人的舊典,郊祭東皇太一,貴於其他神,在甘泉設祭壇,連五帝的祭壇都是“環居其下”。還有就是漢賦的文學樣式都有形式自由,講究文采和韻節,兼具詩歌和散文的特點,它在篇章結構、語言句式等方面都明顯和楚辭有著淵源的關係。

“楚漢之爭”:實際上是楚文化和秦文化為了爭奪中國統治權的鬥爭

漢賦

我們所熟悉的屈原的《離騷》和漢代學者所作的賦都講究抒情、鋪敘的特點。

後記:

有意思的是秦文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和朝廷的禮儀文化都基本保留了兩千多年,然而楚文化也與北方文化融合,成為漢文化民間文化不朽的藝術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