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太僕寺旗位於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盟最南端,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牧業相結合的旗縣。馬鈴薯作為太旗農牧業的主導產業,其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公元1918年(民國七年)設招墾局,開始發展農業生產就有引進種植馬鈴薯的歷史。

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莜麵、山藥、大皮襖”俗稱壩上三件寶,可見馬鈴薯種植在太僕寺旗佔重要地位。太僕寺旗地處中緯度(北緯41°35’—42°10’)、高海拔(1325-1828米)、氣候冷涼(6、7、8月份平均氣溫在16-20℃之間)、四季有風(平均風速4m/s),此區域馬鈴薯病毒傳毒介體極少,加之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當地土質疏鬆,為發展優質馬鈴薯種薯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條件。

過去,當地馬鈴薯種植技術落後、粗放經營、生產規模小、生產經營分散,沒有市場競爭力,在馬鈴薯種薯繁育上更是空白。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太僕寺旗作為全盟最大的農業旗縣,為推動馬鈴薯產業發展,建立健全馬鈴薯種薯繁育體系,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產業化、標準化馬鈴薯生產示範基地,旗委政府高度重視,審時度勢、因勢利導。

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從2003年開始,按照“搞基地、建儲窖、引龍頭、擴市場”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整合土地。通過政府扶持、社會參與、銀行貸款、招商引資多渠道融資,加快推進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格瑞得集團董事長李冬虎多次到太旗考察,看重太旗這片淨土。遂率團隊於2007年在太僕寺旗正式註冊成立第一家種薯企業——內蒙古格瑞得馬鈴薯種薯有限公司,用以生產出全國質量最好的種薯,當年公司建立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4000畝。

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經過10多年努力,由註冊資金500萬元,發展到現在註冊資金1.2億元,固定資產達2.6億元,擁有6萬畝種薯繁育基地,年生產微型薯1億粒,年生產脫毒種薯7萬噸。

2015年正式與全球最大的馬鈴薯種業公司荷蘭HZPC進行品牌合作,引進荷蘭品種在全國主要馬鈴薯產區進行試驗推廣,現已在多地區成為主栽品種。極大地豐富馬鈴薯品種,填補了高端品種空白,並榮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內蒙古自治區扶貧龍頭企業”等多項殊榮,成為中國馬鈴薯種薯行業的領軍企業。

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在格瑞得公司的帶動下,在太旗已註冊沙源種業、拓普瑞種業、劉氏種業、昌興源等種薯企業11家,外地到當地備案生產種薯企業8家。截至目前,全旗累計投資達5.5億多元,建立配套馬鈴薯種薯基地50多萬畝,年生產原種近10萬噸,各級種薯近30萬噸。帶動全旗及周邊旗縣發展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00餘萬畝。

太僕寺旗生產的種薯,像草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引人注目,一張張綠色名片撒向大江南北,銷往山東、河北、內蒙古、河南、新疆、廣東等20多個省、市。

格瑞得分析篇: 種薯“聖地”——太僕寺旗

太僕寺旗作為種薯“聖地”,發展種薯產業對食安全、優化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振興農村經濟,實施產業脫貧具有深遠意義。

作者簡介:趙倩倩,2016年加入內蒙古格瑞得(集團)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長沙電力學院畢業,大專學歷,現任格瑞得研究所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