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老师不敢"惩戒",受害者最终是孩子!你怎么看?

瓜太郎


一、对此全社会应该形成共识。

二、国家应研究对惩戒尺度可操作性的立法。

三、关键不在老师如何惩戒,而是应该形成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地位的大环境,重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一点犹其重要)。

四、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教师准入门槛,提高教师待遇,对教师队伍中的败类零容忍绝不姑息,坚决把老鼠屎清除出教师队伍。(这一点同样重要)

五、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保护,如有家长无理校闹,应顶住压力,不要丢车保帅;还应立法对无理校闹进行打击。

六、广大媒体应加强对教师和学校的支持,不要一有什么事就对学校和老师群起而攻、狂轰滥炸。

如果上面这些做不到,即使教师有了惩戒权也不敢用。


顺道自然


我小时候同班二年级一个男生因为听不懂数学老师的课,被数学老师拿坏了的长条板凳腿打,打折了板凳腿,又脚踢,后来那个男当场小便失禁了,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羞辱他,后来那男生就辍学了。哎,那时候的学生害怕老师也不敢给家长说,估计说了家长也不会追究,只怪自己孩子不听话。我记得那个老师好喝酒,上课老是有酒味。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候那个老师喝了酒掉进灌溉渠淹死了。现在当时被打的那个男生有严重的肾炎病,我一直怀疑跟那时候被打有关!


灯249122931


赞成教师有适当的惩戒权。

我和我的男同学小时候都让教鞭抽过手板;但我们从不恨老师,年龄越大越感谢老师当年对我们的严格要求,感谢老师教我们做人;现在都退休了,总想着去看望那些健在的老师,怀念那些故去的老师。


鄙视低素质


我很佩服白岩松老师,我多次拜读岩松老师的"白说\

严宽并济


尊师重教是老祖宗留下的优良传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惩戒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曾几何时,把老师对学生合理的惩戒和教育,也贬成“体罚”和“变相体罚”,给学校和老师戴上紧箍咒,教师一不小心就要“触雷”。广大教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人人自危、如惊弓之鸟。一些学生有恃无恐,违纪违规、无法无天,而老师们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一个人如果在学生时代就敢于违纪违规而不受约束和惩罚,那么他将来走向社会必然会无法无天,敢于以身试法,其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当然,凡事有度、过犹不及!物极必反,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好!


—霸王花—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应废除,可必要的惩戒权确实有利提高教师的威严和对顽童的教育。白岩松的建议相当好。除特殊的教鞭外,以前打手心的戒尺也蛮好的。现在也可特制一些统一的戒尺,比以前用的稍微轻薄些,可以规定记数和轻重范围,以只打痛而不打伤为原则。

当然学校教育应以说服教育为之,惩戒方法只适合那些屡教不改,调皮捣蛋,严重妨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个别顽童。对必须实施惩戒的学生应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向学校领导提出申请待批准后再实施。最好亊先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


山上人279



白岩松说:“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老师不敢惩戒,受害者最终是孩子。” 我举双手赞成白岩松的这段话。

1.“惩戒”和“体罚”完全不同。

惩戒是“让学生得到一定惩罚,以示警戒” 或者是“以前失为戒 ”的意思。“体罚”则是对少年儿童的一种错误的教育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往往会对 对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的伤害。老师的惩戒是为了学生改掉不良习惯,体罚时,老师有泄愤的嫌疑。

2.适当的“惩戒”可以让学生有敬畏心。

小吴是我们学校公认的好脾气姑娘,一天,我看她拉着一年级孩子的手轻轻打着手心,一边打,一边问现在写作业不。很明显,孩子因为不写作业, 小吴老师正在惩戒他。

看着老师轻轻打下的教鞭,我能够感受到老师只是想要孩子记住这次教训,而孩子也如鸡米一样,后来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真的很少不完成作业了。


2.帮助学生形成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就像小树,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修枝剪叶。在帮助孩子形成规矩时,难免会有孩子听不懂道理,特别是低年级孩子。同时在帮助孩子形成习惯时,需要家长多加配合,加强监督和管理。

只要在一开始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孩子以后的学习和老师的管理都会轻松很多,家长自然也会省事很多。

3.帮助孩子抵制诱惑。

孩子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青春期孩子,本来比较叛逆,如果不加强管理很容易染上坏习惯,比如抽烟、喝酒、泡网吧、早恋。一旦染上坏习惯,就很难改变。

而且这些坏习惯会传染,往往从迟到、逃课开始。五莲二中的两位学生居然在考试前一个多月还在迟到、逃课,最后连一中都没考上,孩子的习惯明显是不好的,家长平常可能也非常护犊子,导致老师不敢管,杨老师却在最后关头没有控制住脾气,害得自己差点丢了工作。

也许两位家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能够因为溺爱孩子让老师差点丢工作,殊不知会害孩子一辈子。

4.如果家长因为老师对孩子的惩戒找麻烦,老师只能放任自流。

家长爱孩子,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家长如果把爱变成了溺爱,那只会害了孩子。

我有一亲戚因为孩子调皮,老师屡教不改就打了他儿子手心,他心疼孩子,从广州坐飞机赶回来找老师麻烦,从此以后,没有老师再敢管他孩子了。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五莲二中的两个网红学生还有哪个老师敢管呢?孩子接下来差不多都会处于没有老师管理的状态,家长是不是害了孩子一辈子呢?

所以老师一定要有惩戒权,只要合理利用,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家长们要理解老师,因为大部分老师真的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为学生好,不要争了你家的娃,凉了老师的心,最后废了自家的娃!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明确教师的惩戒权,即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教师行为划出红线。

一、现在的学生老师不敢管

  • 因为犯错,老师批评后,学生就寻死觅活

我们单位出现过因为语文没背完,老师留下她背书,结果学生去攀栏杆要跳楼,吓的这个语文老师连声哀求,总算是劝下了学生,从此以后也再不敢严格要求,对这个“以死要挟”的学生更是不敢问一下。

更何况这种事件层出不穷,曾经看到一件事例:一个高中学生以跳楼做威胁,逼迫老师当众下跪!

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事例,整个学校的老师都是战战兢兢,谁还敢管?

~~~~~~~~~~~

二、家长比老师更懂教育,各位老师惹不起

  • 因为学生犯错,跟家长联系的时候,家长张口跟老师谈的是“老师你应该怎么教育,我觉得如何如何。”完全没有办法沟通,在这些家长眼里,他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最合适的。
  • 损了家长的面子,就是伤了学生的自尊,就是对学生的侮辱。

成绩不能发,因为上孩子自尊;有错误不能在群里问,批评,因为伤了家长的自尊,单独沟通,家长比你还懂怎么教育,你让老师怎么办?

河南那个辞职老师为什么能够那么火?因为他刺痛了绝大多数认真负责老师的心!

惹不起的家长,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阻拦在教育的道路上。

~~~~~~~~~~~~~

三、教师随心所欲的惩戒,伤了学生,也伤了家长的信任。

现在的老师,惩戒学生太过随意,完全凭感觉,凭心情对学生惩戒。

打手板,踢屁股,辱骂等等都是家常便饭,全看老师心情任意选择。才出现了一些老师下手过重,目的不是教育,而且为了出气,将学生打的皮开肉绽,还振振有词的觉得自己在教育。

~~~~~~~~~

老师不敢管,管不了,受害的是孩子!

老师管的多,管不好,受害的还是孩子!

综合来看,

只有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教师才“敢管”,知道“怎么管”,掌握“管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对孩子好,才是真正有利于学生成为,才成真正完成教育目标。


芳菲fangfei2020


白岩松说:“明确教师惩戒权势在必行,老师不敢惩戒,受害者最终是孩子。” 

对这句话的理解,首先要认清“惩戒”≠体罚。

作为家庭之外,家长之外,孩子生活最的地方是学校,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是老师。如果老师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不敢担责,不敢管不能管的角色,那不就失去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初衷了吗?

近些年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现象频频出现,老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占据很大的原因。微博上曾有个15岁男孩自杀,他曾经在遭受欺负时向老师求助,老师却埋怨他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这无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现实来说,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不愿意面对凶狠狠的“牛犊”般的“坏学生”,他们也希望所有孩子和平共处,一心抓学习,别总出乱子。如果老师手里能有合理合法的惩戒权,对于老师及时、有底气地制止校园欺凌,管教坏孩子,维护学生利益是有很大益处的。

有些家长担心老师会因为赋予老师“惩戒权”而被老师过度利用,使自己的孩子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近几年某些私立幼儿园经常会出现虐待孩子的新闻,这毕竟是少数,也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审核环节出现了一些失误。

但是家长们变得过度敏感,总担心幼儿的安危。于是,幼儿园要装监控,稍有不顺意就直接在家长群指责老师,言辞激烈。幼儿园老师也越来越成为一项高危职业,不光要面对不同的孩子,更主要的要应付不同的家长。

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之前就有过一次,一个男孩腿上结的痂磨掉了,三岁的孩子调皮好动,磨掉蹭掉很正常,毕竟不像在家里,一两个大人盯着一个孩子。可是,家长不愿意,直接去群里质问开了。还有一次,孩子非要去外面玩,一开始老师不同意,孩子躺地上哭闹,后来老师寻思抱他去转一圈,结果家长直接来一句“老师抱我家孩子去体罚了”。其实,这种敏感的字眼,真的不能随便说。

为了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更好,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而不应该时时刻刻对老师心存怀疑,处处提防猜忌。






告白宝宝


老白这里假设了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老师必须是负责任的真心为孩子教育起见的好老师。

可这也正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说,惩戒与不惩戒的讨论,把最关键的焦点部分给抹去了,这不行的。

因为反对老师惩戒权的,并不是“惩戒”这个环节,而是“老师”这个环节。

不难理解吧,前提是老师是好老师,惩戒当然可以。为孩子好嘛,家长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

问题是,老师好吗?老师是好老师吗?老师是真心为了孩子好吗?何以见得呢?

惩戒,还是自古以来的惩戒行为,可老师,还是过去的老师吗?

结论明确了,这是一个具体的事,哪个孩子遇到了哪个老师的事,张老师好,我授权张老师可以惩戒我孩子,李老师我不放心,他动我孩子一根指头试试,王老师是个没有师德的人,他敢批评我孩子一下,我都敢怀疑他是居心叵测,故意为难孩子。

具体事具体说,实在不是笼统可以说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