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超市的大米有的是半透明的,農村老家種的卻是純白色的”?

導讀:為何“超市的大米有的是半透明的,農村老家種的卻是純白色的”?

我們家吃的大米都是在超市買的,有時候買整袋的,有時候買零秤的。但吃不出什麼大米的香味來,後來一個東北朋友送我一袋他們老家種的大米,不要看不起眼,吃起來是真的香,而且除了吃的香,小編還發現這農村自家種的和超市售賣的大米,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前者是純白的,後者是半透明,這是為什麼呢?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有經驗的老農,接下來我就看看原因吧!


為何“超市的大米有的是半透明的,農村老家種的卻是純白色的”?



其實,超市的大米半透明多是因為米廠在加工的時候加了礦物油對米進行拋光,所以我們看到的米光鮮亮麗;當然,也因為大米的品種不同,據瞭解超市的大米自然來自一些水稻種植的主要產區,如:盤錦、黑龍江、江浙一帶,而農村自己家種植的水稻,可能是自己留著自家食用的。所以品種可能略有不同,加上種植的方法不同,所以顏色上可能會有差別;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一些加工場拍賣得到的糧庫陳化糧,通過加工之後在進行拋光、添加一些香料成分,而形成的這種外觀較好的大米。但是這類大米看起來不錯、聞著也挺香,只不過燜飯之後的口感就會差上許多。

為何“超市的大米有的是半透明的,農村老家種的卻是純白色的”?

因此,這裡提醒大家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簡單的從透明度來判斷米的質量和好壞;那怎麼來鑑別呢?如何選擇好的大米呢?先看看米粒的顏色是否均勻,色澤、大小、形狀是否一致,由此可判斷是否是有不同品種的大米混合的,一般情況下,外表晶瑩透亮的大米澱粉結構好,口感佳,而不太透明的大米可能口感較黏稠,水分大;抓一抓,優質的大米經過手在袋中的反覆抓插後,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袋子周圍和手上有白色澱粉物質出現,這是“整容”陳米不具備的;聞,新米稻穀芳香氣味較重,陳米香味較輕甚至聞不出。

為何“超市的大米有的是半透明的,農村老家種的卻是純白色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關注到袋裝大米上的等級,這個等級也是簡單區分出了好大米的,等級越高,說明大米越好,煮出來的米飯也是更加好吃,一級大米為質量最好的大米,所以在購買大米的時候不妨看看袋子上的等級;通過以上幾點,我相信你對大米的挑選有了一定的瞭解和掌握。那麼下次再買大米就不會那麼迷茫和手足無措了吧!或者,你還有什麼鑑別好大米的方法?歡迎留言討論,點贊和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