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但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流傳甚廣的詞作者是宋代詞人李之儀。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

李之儀性格耿介,一生仕途坎坷,可是官場失意的他情場卻得意,他的一妻一妾都是當時的名人,如果放在現在是絕對的“網紅”了。

他的妻子叫胡淑修,字文柔,是常州晉陵著姓大族人家的小姐,以才學著稱。

據記載胡淑修年輕時跟著祖母去到宮中,宋仁宗的皇后拍著她說:你就是胡家那個博學多才又會寫文章的姑娘?”

後來正月十五看燈時,相隨皇后的貴族夫人有很多,皇后回頭問胡夫人說:“你家會寫文章的那個姑娘沒來?”當時胡文柔正好在後面,於是喚她出來賜給她冠帔。

得到皇后如此厚愛的胡淑修到底有多厲害?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首先是博學多才。

據《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誌銘》記載:“(胡文柔)性高嚴,喜風節,自許與甚重,練達世故,喜論事,於人物取捨,則毫髮不假借。上自六經司馬氏,更及諸纂集,多所終識。於佛書則終一大藏。作小詩歌詞禪頌,皆有師法。而尤精於算數。”

可見這個女子真是不一般,尤其是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竟然精通算數。大家知道北宋著名的科學家,《夢溪筆談》的作者沈括吧?他曾經多次感慨說:假如胡淑修是一個男子,一定是我的益友。

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因為沈括遇到疑難問題經常要請教文柔。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其次,溫柔賢惠,治家有方。

一般有才情的女子容易孤傲,可是胡淑修卻不在此列。

她會縫紉衣服,她撫育小姑長大直至嫁人,她孝順公婆為他們養老送終。李之儀時時在監獄或者被貶中度日子,就算俸祿不足時,她也能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

蘇軾在《答李之儀書》(其三)中說:李端叔一生坎坷,但能堅守晚節。正是因為他的夫人賢德,能委屈相順,才可以讓他忘掉那些糟心事。

蘇軾讓自己的夫人與孩子們敬重胡文柔,實際上李之儀是蘇軾在定州時的幕僚,他應該比蘇軾小11歲,他與蘇軾相識並不早,但因為性情相投,後來互動頗多,兩家人之間也來往密切。

等到蘇軾又被貶時,胡文柔親手為蘇軾縫製衣服,臨別時贈送給他,並說:“我一女子,得是等人知我,我復何憾?”

得到沈括和蘇軾的賞識,這個女子果然是不一般,但是這不是她最傳奇的地方。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她遇事有決斷,機敏果敢

一個溫柔體貼,飽讀詩書的女子,從一件事情中表現出俠士的風範。

這件事情得從寫下著名的《岳陽樓記》的作者范仲淹說起。范仲淹的二兒子範純仁病重的時候,自知將不久於人世,於是在病榻前就傳來他的門生李之儀口授遺表,讓李之儀筆錄,並呈報給皇帝。

範純仁去世後,李之儀又寫了一篇《範純仁傳》歌頌範純仁生前行跡及其功德。

可是當時範純仁長子範正平曾因事得罪了權臣蔡京,於是蔡京掌權時,就說範正平杜撰了父親的遺表,又說李之儀所敘述的一些事情也是虛妄。於是範正平、範克明和李之儀都被下獄。

胡文柔聽說範純仁生前曾經親手寫過一份表文,寄存在他親家家裡,如果能夠拿到這份表文,就表明丈夫等人並未杜撰。

胡文柔一個弱女子可能沒有能力驚動範純仁的親家,也可能是有其他原因,反正最後文柔選擇了花重金買通其家傭人,然後把這份表文“偷”了出來。

胡文柔提供的這個證據驚動了朝廷,雖未完全為李之儀脫罪,但有力地回擊了誣陷之詞。

後來李之儀出獄後被貶太平,即現在安徽的當塗,胡文柔相隨。

娶妻如此,夫復何求。可是就像王弗早早離開蘇軾一樣,胡文柔也先李之儀而離開人世,和她一起先後去世的還有他們的一兒一女。

李之儀在《與祝提舉無黨啟》一文寫到:到了當塗後,可以說是禍不單行,第一年兒媳婦去世;第二年整個夏天自己都在生病,差點死去;第三年妻子胡文柔去世,子女也相繼離世;第四年年初,則渾身長滿癬瘡,不久又患寒疾。

胡文柔去世時,李之儀已經57歲,至此,晚年的李之儀可謂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可是另一個女子的出現讓他的人生柳暗花明。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這個奇女子叫楊姝,是當塗的一名當紅歌妓。


好事近·太平州小妓楊姝彈琴送酒


(宋)黃庭堅


一弄醒心絃,情在兩山斜疊。彈到古人愁處,有真珠承睫。 使君來去本無心,休淚界紅頰。自恨老來憎酒,負十分金葉。

1101年,蘇門四學士之一的詞人黃庭堅來太平州任太守,聽楊姝彈琴,寫下了這首《好事近·太平州小妓楊姝彈琴送酒》盛讚楊姝琴藝。

就是這位楊姝在自己青春年少時遇到了“喪偶無嗣,老益無聊”的李之儀。

姑溪河畔,楊姝為李之儀彈唱古曲《履霜操》。《履霜操》暗含伯奇無罪卻被父親放逐的故事,後來也指忠良被小人讒害而被貶。李之儀聽曲傷懷,想起黃庭堅也和他一樣因政見不同被貶到當塗,就激動地以黃庭堅贈給楊姝的《好事近》韻腳和了一首詞:

好事近


李之儀


相見兩無言,愁恨又還千疊。別有惱人深處,在懵騰雙睫。 七絃雖妙不須彈,惟願醉頰香。只愁近來情緒,似風前秋葉。

至此兩人開始頻繁以琴詩互動,逐漸發展為互相欣賞,最後李之儀納楊姝為妾。

大觀四年李之儀寫的《李氏歸葬記》,說自己有幼子堯光四歲,堯光即生於大觀元年(1007),那時李之儀已經將近60歲,幾年後楊姝還為他生了兩個女兒。

老夫少妻的婚姻模式並沒有阻擋他們恩愛有加,期間李之儀為楊姝寫下了大量詩文。楊姝的出現撫平了李之儀的身心創傷,也為他帶來一點麻煩。

李之儀在新黨垮臺後,得以平反並官復原職。因逢朝廷恩典,他的兒子李堯光也得到了蔭封。可是政治風雲變幻莫測,等到蔡京再掌權時,又有政敵誣告說:李堯光並非他和楊姝的孩子,他們冒領了朝廷的恩賜。楊姝被處罰,李之儀再度貶官。

面對再貶李之儀沒有太多的傷心,可能這麼多年起起伏伏已經讓詩人看淡了名與利,他在此時寫下了《浣溪沙·為楊姝作》:

玉室金堂不動塵。林梢綠遍已無春。清和佳思一番新。


道骨仙風雲外侶,煙鬟霧鬢月邊人。何妨沉醉到黃昏。

可見,官職再降但他們的感情似乎並未降溫,之後楊姝一直陪在李之儀左右,直至1127年80歲的李之儀去世。

可能因為有幸得以娶得這樣兩位妻妾,李之儀雖然歷經宦海浮沉,但依然能夠從容,寫下了大量的詞作。這些詞作中尤以愛情詩見長,這類詞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勝於其他類詞作。

西北民族大學文學院講師韓華所著《李之儀及其詩詞創作研究》一書對李之儀的詞進行分類和統計。如下: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李之儀及其詩詞創作》一書統計


李之儀的愛情詞集多家的風格,寫出自己的特色,為其在詞壇上佔有一席之地。

但願君心似我心|李之儀的愛情及愛情詩分析

他的慢詞取柳永“鋪敘展衍”的特點又不失委婉含蓄。

如《玉蝴蝶》一詞:

坐久燈花開盡,暗驚風葉,初報霜寒。冉冉年華催暮,顏色非丹。攪迴腸、蛩吟似織,留恨意、月彩如攤。慘無歡。篆煙縈素,空轉雕盤。


何難。別來幾日,信沉魚鳥,情滿關山。耳邊依約,常記巧語綿蠻。聚愁窠、蜂房未密,傾淚眼、海水猶慳。奄更闌。漸移銀漢,低泛簾顏。

描繪了主人公在深夜思情百轉的情景,寫得富有層次和變化的。用鋪敘的手法把一段相思之情寫得纏綿悱惻。不過,毛晉、“四庫”提要都認為李之儀的小令更具特色。

他的小令(此處小令,按照王力先生所定62字以內為準)汲取民歌特點,通俗而又不失韻味。

如開篇所引用的《卜算子·我住長江頭》,有民歌的迴旋往復和真率動人,也融入了文人創作的技巧,使得詞作呈現出一種構思新巧、深婉含蓄的特點。

另外如他的一首《西江月》

念念欲歸未得,迢迢此去何求。都緣一點在心頭。忘了霜朝雪後。


要見有時有夢,相思無處無愁。小窗若得再綢繆。應記如今時候。

“要見有時有夢,相思無處無愁”,同樣汲取民歌特點,捕捉了相思情人細膩的心思,頗似口語,傳達出相思之苦。

另外,他的愛情詩多寫相思,而寫相思常用“對寫”手法。

所謂“對寫法”,也即從對面寫來,也叫對面落筆,主客移位。詩人或者抒情主人公思鄉或者懷人,不直抒胸臆,傾訴衷情,而是落筆對方,將自己深摯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達出來。

李之儀的愛情詩中常常會出現女子形象,詩人心思細膩,用心體察,善於捕捉女孩子的心理,寫出“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效果。如他的一首《江城子》,該詞本來寫自己思念遠方的人,但是他想象愛人“應為我,首如蓬”,從對方著筆,讓詩歌的情感豐富而濃烈。

李之儀生性磊落,多才多情,這為他贏得多位女神的垂青;而與妻妾相處的時間又給他提供了創作靈感,得以寫下傳世的名作。


參考資料:韓華著《李之儀及其詩詞創作研究》一書


歡迎關注“好風讀書”,我們一起探討讀書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