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田立禾侃相声|传统相声·2.《八扇屏》


听田立禾侃相声|传统相声·2.《八扇屏》

赵振铎、赵世忠



今天我谈谈优秀的传统对口相声《八扇屏》,这是我的恩师张寿臣先生经常上演的代表节目,我讲讲他的《八扇屏》。

他跟万人迷,就是李德钖先生学的这段,这《八扇屏》经过庄荫棠先生加工、润色,老师后来又不断的丰富、完善、提高了,成了他的保留节目。《八扇屏》呢,也是老师头一个儿给我“落挂”的段子,什么叫“落挂”啊?这是术语,就是把我以前说过的《八扇屏》重新按着老师的路子再学一遍,再提高。

先生呢,演这《八扇屏》区别于一般的演法,突出捧逗之间的人物性格,两个人呢,都有点儿文化,又都心胸狭隘,斤斤计较,语言尖酸、刻薄,得理不让人,逗哏的提到自己写了副对子,捧哏的很感兴趣,要求他当着大众们,念出来,逗哏的就说一个上联,不念下联,是故意的炫耀,自我欣赏,捧哏的呢,误会了,以为他没有下联了,看他自鸣得意的那个样子,奚落、挖苦,并主动的给对出下联来,结果对仗不工整,“层层浪”对“万点坑”,出错儿了,逗哏的呢,抓住了这个错儿,不依不饶,把捧哏的挖苦他的话,原封儿不动又给奉还了,变本加厉,使这个矛盾冲突加大,并说出自己的下联,来驳斥对方,捧哏的无可奈何,没办法了,赔礼道歉吧,只好当众认错儿,当他说出来“您别跟我一般见识了,我不懂事,您就拿我别当大人,拿我当个小孩子吧!”逗哏的开始,下边儿背贯口了,老师的演法,这段呢,也不背贯口,只是跟对方说理,说“小孩子”的时候呢,不要太连贯,还特意指出,后边儿的这个“吴周瑜十三岁拜水军都督”,这不合史实,《三国演义》里头周瑜拜水军都督也不是十三岁;像“莽撞人”张飞,原来没有这么多的句,现在背的“张飞”后边儿有大段儿的贯口,可前边儿呢,赵云长坂坡救驾,说的是赵云。我说的啊,这只是我的老恩师张寿臣先生的演法。

《八扇屏》后边儿这个底的结尾,这个地方,说我们术语呢,叫什么?“得嗬吆抻”,四个字儿,一共呢,十四句,大部分呢,都是语助词,都被逗哏的用俗语、歇后语加以曲解、批驳,这十四句语助词,捧哏的份量重于逗哏的,每一个语助词都有潜台词,十四句十四个潜台词,捧哏的脸上的变化,要换十四种表情,和语音的情调儿,比方说吧,捧哏的说“哎”,是皱眉、不耐烦了,“哎”的意思呢,潜台词是“你怎么没完没了啦?”说到“哟!”是“这还了得呀?你这怎么了这是?!”说这“嗬”呢?“嗬!”是皱眉、瞪眼、咧嘴,意思是“太难啦!你这不是挤兑人吗?”这十四个语助词练好了,对今后演别的节目那就是个提高。

《八扇屏》一般的,背三个,就可以了,两个小点儿的,再背大一点儿的贯口,经常用的像“小孩子”、“浑人”哪,再有大段儿的“莽撞人”张飞,就可以了,不背“莽撞人”呢?背“苦人”哪,王佐断臂。《八扇屏》据我所知差不多的,有这么十几个段儿,除了“莽撞人”张飞、“小孩子”、“浑人”项羽、“苦人”王佐,还有“诸葛亮骂王朗”,这叫“骂死人”,“愚人”宁武子、“渔人”姜子牙,“个别另样之人”是历代帝王将相、古圣先贤,他的生理异于常人,这叫“个别另样”;“江湖人”苗广义,“不是人”杨广,“扁毛畜生”,这个是孔夫子的门徒公冶长能通百鸟之音,还有“不如人”、“禽兽”、“嗥天犬”等等,这些个贯口涉及的历史人物呢,有的是史实,大部分是小说儿,“浑人”项羽,最后自刎乌江,这是人人尽知的,可有人提出,项羽自杀于乌江是历史的讹误,项羽真正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现在的安徽定远县东南,距乌江三百里,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有这个证据可查的。

《八扇屏》的贯口,很少有人背八扇儿的,一次背八扇太多了,也用不了。背八扇儿的有没有呢?也不能说绝对没有,有背八扇儿的,谁呀?万人迷,李德钖先生,和我的恩师张寿臣俩人搭伙,那时候万先生逗,张先生捧,万人迷老先生就背过八扇儿,这时间是什么?一九二三年,爷儿俩到奉天,奉天就是现在的沈阳,叫孙烈臣找去了,上堂会,孙烈臣是张作霖张大帅手下的大将,当过吉林督军,叫到家里去给他一个人说,“你们俩是在这挂挂号就走呢,还是想呆长了呢?”万人迷说:“跟大帅回,我们得呆长了,大帅多栽培吧!”他说:“那好,你们俩得卖卖力气,说点儿真格的。”就是来点儿真的,“这样吧,你们先休息休息,吃点儿喝点儿,回头再说。”好吧,俩人下来带到一间屋子去,吃完了喝完了,万人迷呢,吸毒,抽足了,侍从又把他们俩人儿领上来了,就孙烈臣一个人,万人迷逗的,我们老师捧的,《八扇屏》,八扇儿,全背全啦,累的是满头大汗,再一看孙烈臣哪,这一段儿,没乐,没呲牙儿,孙烈臣说话了:“哎呀,这哪儿行啊,没说真格的呀,不卖力气呀,先歇会儿吧,回头啊,再说一段儿,得来真格的啊!”又回到休息这地方了,万人迷啊,擦擦汗,“哎呀,咱走吧,背了八扇儿了,在别处没背过这么全的,我都快累死了,还不是真格的?我没真格的了。”张先生年轻,那年才二十五岁,反应快,有胆量,“嗐,叔儿,他要听臭活!他顾全他的身份,他不明着说,叫咱俩人儿说。”“不成!”万人迷一想这可不成,出娄子怎么办?“您别着急啊!这回这么办,我逗,您捧,他生气了,不愿意了,急了,也没有枪毙的罪过儿,最大不给钱,把咱们轰出去,也就这意思了,不能因为这个判咱们。”万人迷想了想,一嘬牙花子,“哎呀,没办法。”“不要紧,砸了,传出去,算我砸的,我逗您捧嘛。”“对!”万人迷一想,只好如此了,说这段儿吧,俩人上去了,说这段儿叫什么呀,子母活,“鸟儿不叫”,这个前半截儿啊,就学叫唤,说内行话,这叫“直脖儿”,可不是骂大街啊,就进正题了,是个暗春,暗臭的个包袱儿,工夫儿不大,哎呀,乐得这个孙烈臣哪,前仰后合拍手叫好儿,听完了不但多给钱,还赞不绝口,一伸大拇指:“嘿!这才是真格的了!”下去吧,两个人到账房领完了钱,从大门出来,走出老远了,万人迷一回头,看了看没人,狠狠的说出一句来:“这叫他妈真格的呀?!”《八扇屏》多好啊,你得看服务的对象,对象不对啊,多好的段子等于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