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白鱘

2019年已經過去,這一年,世界在前行,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也在悄然變化。

冰川繼續融化,海平面慢慢上升,動物們的棲息地也逐漸消失……

你知道嗎?有些動物咱們還沒聽過它的名字,就已經悄悄的消失了。


白鱘滅絕


就在剛剛,話題#白鱘滅絕#出現在微博的熱搜榜上。

第一次知道白鱘是在課本上,只知道是一種生活在長江的一種長相奇特的大魚,但沒曾想,這種大魚卻只能活在課本中了。


再見,白鱘


白鱘

白鱘(學名:Psephurus gladius):體長為2-3米,體重200-300千克,最大的體長可達7.5米。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干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游也有發現。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再見,白鱘


其實,長江白鱘早在2005-2019年間再也沒有發現過蹤跡,但人們還抱著希望,希望他沒滅絕,只是躲了起來,安安全全的繁衍著。直到今天徹底宣佈了一個

永沉江底的名字

再見,白鱘

由於生態環境惡化,白鱘分佈區逐漸縮小,數量逐年減少,個體越來越小,最終導致其消失。白鱘這一劫後餘生的孑遺動物,在科學研究上顯得極為珍貴,但隨著它的滅絕有關它的科學信息和數據也一併陷入了停滯狀態。


悲劇從未停止,白鱘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但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物種的滅絕從未停止過。


還記得被稱為地球上最孤獨的母女:世界最後兩隻北方白犀牛。在2018年3月20日,地球僅存的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離世,這徹底宣佈了該物種視同滅絕,“蘇丹”的女兒“娜金”和孫女“法圖”也隨之成為地球上最後兩頭北方白犀牛。


再見,白鱘


我們曾聽說許多物種的滅絕,見證過許多動物在地球上消失,但守護著一個物種最後的遺孀,眼看著它們從鮮活走向滅亡,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心裡的疼痛感是完全不同的。


奇輝椋鳥於1825年滅亡

留尼汪椋鳥於1837年滅絕

新疆虎於1916年滅絕

再見,白鱘


斑驢於1883年滅絕

熊氏鹿於1938年滅絕

亞洲獵豹於1948年滅絕


再見,白鱘


冷冰冰的文字背後是一個個鮮活的物種走向滅絕的事實,是地球給人類敲響的一個又一個警鐘。物種的滅絕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挽回的,拯救其他物種實際是

拯救人類自己


《山海經》中有:“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其獸多麋鹿。是山也,廣員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陽。”現在其中已無鱣鮪。如果人們還一意孤行。在肆意破壞著環境,下一個動物馬上也會隨著消失,我們再也無法見到到古書中的動物,或許以為書中皆是想象吧。

the end


文案:abeler

排版:abel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