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女性若要給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常常是美麗動人

,或是氣質婉約,有很多美好的詞語來形容。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影視明星或超級名模,過目不忘。並且,在當今社會,雖然男女平等已經倡議了很多年,大多女性仍然難以擺脫對男性的依賴,先要引得他們的注視;而要吸引男性,依靠的往往是女性美:天生麗質,柔弱可人。

在展現給讀者或觀眾的作品中,大部分女主角也都是楚楚動人,或者堪稱女神級別,或者驚為天人。

然而,拋開《紅樓夢》不提——裡面有太多驚豔的女子,單憑記憶,只說一個名著中的女主角,第一想到的便是簡·愛,不是因為她的外表,而是因為她內在具有的打動人心的力量

從簡·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女性真正的價值體現在哪裡;也可以看到與多數現實相反的例子:男性並不是女性唯一的依靠。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自古英雄配美人,才子配佳人,要求的是男有才,女有貌。男主角的相貌會有一些影響,但只要英勇過人或才華橫溢,就無傷大雅,而女主角則一定要美麗,即使有詠絮之才,或是蕙質蘭心,如果容顏一般,則會感覺不匹配。

這是委婉的說法。

世俗一些,在很多小說故事裡——現實也是如此,當需要收買他人為己所用時,可以使用的,不外乎是權勢、金錢、美色,這也是很多人的追求。可見,女性的外表和財富、地位一樣,有著強大的誘惑力。女性的魅力,是優勢,更是價值所在。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這樣的觀念在藝術或文學創作中,比比皆是。大眾的興趣,也不會集中在一個醜小鴨身上。因而,幾乎在絕大多數的文學作品中,女主角大都是美麗的女子;反映在現實生活裡,外觀漂亮,天然就有優勢。

對於男性來說,初次見面,女性美貌往往是最直接的吸引力,男性都喜歡自己認為是美麗的女性,都希望自己的女友美麗動人。

各式各樣的選美,也已形成了產業,廣泛的吸引著關注,引起人們強烈的興趣。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因為美麗而獲得,也會因為色衰而失去。在青春美貌時,女性有強大的吸引力,隨著年齡漸長,人老珠黃,就不再那麼顯眼。

除了天生的美麗,在社會上為生存而努力,也會使女性褪去顏色。雨果寫道:“女人高尚的行為之一是順從”,如果她需要在社會上拼搏,變得鋒芒畢露,會讓人感覺到失去了女性的嬌柔之美。

這個幾乎算得上無處不適用的“真理”,被《簡·愛》徹底反駁。

社會對女性有些不公:過於柔弱,呈現了女性美,卻沒法獨立生存;奮力拼搏,在競爭中毫不遜色,又讓人感到像女漢子。為此糾結了太久,猛然想到,堪稱典範的,還有一個簡·愛。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不提起簡·愛,一時間都想不到女性除了依靠容貌之外,只憑借內心的自信與堅強,也能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影響他人。

在小說中,簡·愛大多時候都是默默無聲,缺乏美麗的外觀,使得她很少被人關注。直到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她才綻放出芬芳。在此之後,即使不乏目的不純的追求者,即使變得富有,或多或少增加了她的“魅力”,卻並沒有改變她的內心。

作者本人,就像簡·愛一樣,身材矮小,這經常會讓她有些自卑(據說,她的身高只有1.45米)。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簡·愛對自己的相貌有清楚的認識,也意識到別人對自己外表審視的目光。她不企望依靠外在去吸引別人的主意,但渴望得到尊重與認可。

簡·愛是幸運的,遇到了能夠欣賞自己的另一半。也說明,再優秀、再深刻的內涵,也需要能夠引起共鳴,需要遇到能夠欣賞的心靈。

遇見了羅切斯特先生,使醜小鴨變成了天鵝。簡·愛如果沒有遇見他,有什麼可以吸引人的地方?美好的心靈?沒有機會展現;財富?富有的女人並不少見。

如果不被外表所迷惑,用心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或許才能夠感受到簡·愛擁有的魅力。

非獨有偶,除了簡·愛,杜拉斯也同樣收穫了愛情,即使年齡差異巨大,即使在旁觀者看來,垂垂老矣的她毫無美感。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1980年,揚·梅勒(揚·安德烈亞的原名)27歲,杜拉斯66歲,他們相差39歲。“差多少又有什麼關係呢?愛情是不分年齡的。她以為遇到了天使,而他以為遇到了此生最愛的作家。她愛上了愛情,他愛上了她的書。”

杜拉斯和揚之間的愛情,很難讓人體會,但不難理解,也傾向於相信: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她的風采吸引了他,在他眼裡,她就是美的化身。

女性吸引男性,大多靠容顏,有時也靠財富,用才華打動人,才更難得。除了簡·愛,還有杜拉斯,三毛。不是非常喜歡杜拉斯,但年齡差異極大的戀情,也證明了她的吸引力。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如果習慣以外表去評價,那麼很難去關注簡·愛這樣的女性,更不用說去欣賞。即使在書中,也是在簡·愛發自內心吶喊後,才給她籠罩上一層光環,也才有機會和興趣去理解她的心靈。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你不是想錯了嗎?——我的心靈跟你一樣豐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樣充實!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姿色和充足的財富,我會使你同我現在一樣難分難捨,我不是根據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軀同你說話,而是我的靈魂同你的靈魂在對話,就彷彿我們兩人穿過墳墓,站在上帝腳下,彼此平等——本來就如此!

簡·愛成為了經典的形象,也表現出了令人信服的特質。她的外表不美麗,卻有一個光潔的靈魂。

我沒有遭人踐踏,也沒有弄得古板僵化,沒有混跡於志向低下的人之中,也沒有被排斥在同光明、健康、高尚的心靈交往的一切機會之外。我已面對面同我所敬重的人、同我所喜歡的人,——同一個獨特、活躍、博大的心靈交談過。

簡·愛的不同,還在於她不僅僅是高聲為自己吶喊,不僅僅表現得只是口號,她的氣質、精神賦予她額外的魅力,得到讀者深深的認同。現代,有很多女子號稱不需要男性也可以生活,但是,表現出來的行為或語言,卻難以達到同樣的吸引力,她們還做不到不依靠容貌,不能只憑借思想和性格就獲得青睞。由此,更顯出簡·愛的難得。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對青少年來說,第一次讀到《簡·愛》,會被簡·愛的樂觀、自尊深深的感動。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踏入社會,每日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之餘,便忘卻了簡·愛帶來的感動,逐漸認同女性的價值在於美麗,變得被各種各樣的“選美活動”而吸引,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轉變

即使虛構,也有強大的感染力,簡·愛用她平凡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樸素的道理: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完〉


她幾乎顛覆了女性經典的形象:可以不美麗,但一定要有靈魂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