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特战队”!20岁“小丫头”驾驶130吨“大块头”

 ■南宁晚报客户端·南宁宝 特派记者 刘晓婧 通讯员 何晨立 黄舞杰

  

近年来,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路网规模不断扩大,通达各大城市,对高铁的维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高铁大机女司机应运而生,她们对于数据有着特殊的敏感性,使她们成为大机最明亮的“眼睛”。   

一头齐腰长发,蓬蓬的齐刘海盖不住覃倩满是笑意的大眼睛。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刚满20岁的“黄毛小丫头”,却操纵着约4米高、34米长、重达近130吨的黄色钢铁大机。  

难忘初见酷炫“大块头”  

”2014年,南广铁路开通,覃倩的家乡贵港也通了高铁,看着飞速行驶的列车,这个小女孩在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两年后,她成功考取了铁路院校,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流动特战队”!20岁“小丫头”驾驶130吨“大块头”

覃倩负责操作DWL-48捣固稳定车的二号位

2019年8月,毕业后的覃倩进入柳州工务机械段工作,第一次见到了犹如变形金刚一般、充满力量感的黄色钢铁大机。“大机”就是大型养路机械,是铁路线路检查、养护及修理的“神器”。“我要当大机司机!”站在比她高大不知多少倍的大机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小女生却生出了想要征服它的想法,主动提出申请,成为第一批高铁大机女司机,也是南宁局最年轻的大机学习司机。   

然而,真正到了司机岗位学习以后,她才发现,这个看起来十分酷炫的“大块头”,操作起来并不简单。覃倩操作的DWL-48连续捣固稳定车是大机的一种,主要功能是对轨道线路进行起道、拨道、抄平、稳定,修正轨道几何尺寸,是国内最先进的捣固车,人员配置至少需要4个人以上。覃倩负责的二号位操作部分,有40多个看起来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的按钮,几十种仪表仪器,还有各类曲线资料、精调数据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这么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该如何掌握?   

和大机第一次“交锋”   

驾驶舱作为大机的“导航”,覃倩的工作内容就是要一丝不苟地核对输入各种数据,不能有1毫米的误差。夜以继日地努力,这个不服输的女孩终于熟记下复杂烦琐的理论知识。但这还远远不够,一名合格的大机司机,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突然出现的各种问题。   

大机作业时,需要车内和车下工作人员互相配合操纵,才能准确地将轨道线路的轨向高低消除。ALC系统作业数据和地面工作人员测量数据必须保持一致。“我们正在作业,忽然ALC系统的里程数据不动了,我一下就慌了。”想起前几天刚刚遇到的突发状况,覃倩还心有余悸。“必须马上停车,尤其在小半径曲线作业,超高很大,不然大机就有可能‘脱轨’掉道。”当时,覃倩正坐在操作台前,看到ALC系统屏幕数据显示问题,赶紧鸣笛停车。“怎么回事?”“什么情况?”一时间,一号位操作手、对讲机、手持终端等不停传来询问的声音。由于距离封锁结束时间只有20多分钟,不能影响高铁线路开通,必须快速处理。她立刻请教师傅,“师傅特别淡定,给我吃了定心丸。我就按照他说的步骤一步步操作,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

“流动特战队”!20岁“小丫头”驾驶130吨“大块头”

出车前,覃倩与同事仔细核对数据

由于捣固车需要在动车结束运行后才能“出动”,所以都是凌晨才开始作业。每次作业,铁路的封锁时间是180~240分钟,只能作业3~4公里,因此遇到问题必须在四五分钟内解决,如果超时就有可能完不成既定任务。为此,覃倩开始去“找茬”,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突发情况。
  

黑夜中的“流动特战队”
  

大机司机对于女孩子而言挑战很大,除了工作强度大,还要在各地漂泊不定。南宁局集团公司负责的铁路线有5000多公里,其中高铁线1859公里。由于大机作业计划是根据全局性线路质量状态统一调配,覃倩所在的班组需要在广西各地“漂泊”,他们也被人称作“流动特战队”。
  

据了解,很多时候他们作业的地方都特别偏僻,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他们平时就住在车上,有时候周末也不能回去。工作以后,覃倩两个多月才能回一次家。“我相信大家对家的思念都是一样的,我不能回家但换来了别人的团圆,我们大机人把线路修得更平顺,旅客出行才能更加安全舒适。”


  

覃倩说,今年是她作为大机人经历的首个春运,列车提速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份工作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加细心和认真。她在日记本中写道:我们面对的是大机和冰冷的钢轨,但高铁这朵花之所以能开得那么灿烂,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在背后为高铁辛勤付出的这些人,我们就是高铁的“根”,有根的花才开得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