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明朝的皇權集中達到空前水平,早期的皇帝極度追求至高無上的權力,熱衷直接操縱統治大權。在這種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體制下,系統分工嚴格的政權機構威力強大,國家依靠它得以清除混亂,開疆拓土,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然而,明朝高度集中的權力設置、嚴酷的刑法,恐怖的特務機構和權傾朝野的宦官,使得整個社會陷入僵化和無理由的順從,人們的思想和行動都被牢牢地束縛起來。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明太祖朱元璋建國後,逐漸開始考慮如何在制度上為子孫後代做出設計,在這方面他超過了之前任何一代開國者,可謂用心良苦,其統治政策概括起來就是分權,以利互相牽制。在建立明朝之後,他設計了一整套利於中央和皇帝集權的統治結構。朱元璋為鞏固朱明王朝的萬世基業,既大力推行中央集權制度,加強權力機構的互相牽制,以便皇帝個人控制;又以分封制將地方權力分散到朱姓王子的手中,但施行這個措施的後果,是朱元璋始料不及的。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孝陵神道 朱元璋死後葬於南京紫金山孝陵。因生前殺人太多,怕遭報復,傳說死後從13個城門同時抬出棺槨


分權:朱元璋的集權之道

朱元璋在中央統治機構的分權上做得很徹底,也很極端,顛覆了中國幾千年的丞相制。他認為歷史上太多的權臣擅權篡位,要從根本上予以杜絕。儘管一開始明朝就設置了左、右丞相以防一相專權,但是朱元璋仍不放心。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給左丞相胡惟庸加上威福自用、暗通倭寇、勾結北元、圖謀不軌等罪名,將他處死;並廢除中書省,不再設丞相,改由皇帝直接君臨百官,將國家與政府首腦合而為一,從體制上保證君主在中央集權政治中的絕對權威。這也使朱元璋成為歷史上最忙的皇帝,他每天要看200件奏疏,處理400件政事,每天早中晚3次上朝。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胡惟庸案大捕殺 胡惟庸久居相位,洪武十三年(1380), 被下獄,胡案共株連蔓延達3萬餘人。

​軍事上,他將開國之初的大都督府分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以防止軍權過度集中。各府分別掌管京師和全國各地的都指揮使的軍隊,又分設左、右都督為長官。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象牙腰牌 官員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中最具特點的內容。圖為明代監察御史的象牙腰牌。

​監察方面,朱元璋大幅度拆分掌管監察的御史臺。他把御史臺改為都察院,設左右都御史,並擴大御史隊伍,置監察御史110人監察百官,出視民情。作為皇帝的耳目,這些御史一旦受命出巡(稱巡按御史),就權同欽差,小事立斷,大事奏裁,對地方官頗有威懾力。都察院中還設置了六科給事中,負責駁正和稽核六部百官之事。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明朝錦衣衛監獄

深通民情的朱元璋在設置這些官職的時候做了一個聰明的手腳,就是一方面給這些官員以巨大的權力,另一方面又只給他們低微的品級。巡按御史和給事中只是七品官,但是他們的權力大到可以彈劾一品大員,這樣的權力設置不僅有利於御史更好地發揮監察職能,也有利於皇帝對兩方面的控制。另外,朱元璋還設通政司,這個機構專門負責給皇帝遞送各地承奏上來的奏章、建議和檢舉文件。它能多途徑地收集信息,利於皇帝掌握真實情況,儘快做出處置,防止被下屬矇蔽。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洪武時期的釉裡紅牡丹 圖為暮蓮紋瓷盤。

朱元璋對行政、軍事、監察等重要權力機構做出了巨大改革,使其權力分散、互相牽制,便於皇帝獨斷指揮,突出君主意志和絕對權威。

削藩:多磨的事業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分封24個皇子,讓他們領兵出鎮全國各地。一部分鎮守北方,阻擋蒙古貴族的侵擾,如燕王朱棣守北平(今北京),寧王朱權守大寧(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大名城):另外派部分皇子分駐內地,如周王、齊王等,負責監督地方官吏,鞏固朱家對全國的控制,將叛亂扼殺於萌芽狀態。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明朝初年,朱元璋搞得分封制

在北方守邊的9王中,燕王、晉王和寧王的勢力最為強大,寧王有甲士8萬,戰車6000。燕王和晉王得到朱元璋的特許,可以根據需要任意擴展軍事實力,軍中事大者才要奏聞。為防止朝廷中奸臣篡位,朱元璋又規定諸王可以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必要時可以奉天子密詔領兵靖難。為防止諸王跋扈,朱元璋又允許後世皇帝在必要時下令削藩。朱元璋認為這樣的設置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但是分封制度造成了地方勢力的逐漸強大,中央削藩的目標難以達成,骨肉相殘的悲劇很快就發生了。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朱元璋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結果他失算了。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皇太孫朱允墳即位,是為建文帝。鑑於地方諸王勢力日漸強大,建文帝與其親信大臣密謀削藩。他們首先逮捕周王,又拘執代王、囚齊王,並把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往塞外,在京城周圍和城中部署兵力,準備削除燕王。但是對燕王的秘密逮捕沒有成功,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南下。4年以後,朱棣打敗了建文帝的軍隊,佔領南京,即皇帝位,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這樣,建文帝削藩加強中央集權的任務就落在朱棣的身上。

對穩固明朝江山,朱元璋和朱棣誰更強?結果似乎證明朱棣更強些

◆長陵稜恩殿外景 朱棣的長陵,佔地4000多平方米。建成於宣德二年(1427),至今保存完好。

即位之後,朱棣吸收建文帝失敗的教訓,積極削藩。在北方掌握兵權的諸王,有的被遷往南方,有的被削去護衛,有的被廢為庶人。藩王勢力大大削弱,軍政大權更加集中到皇帝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