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的唸叨,你是怎麼應對的?

胖胖的小瓶子


對於父母的唸叨,你們怎麼應對?面對父母唸叨,應對是隨著在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受啟發的。

先說叛逆期的孩子,為了捍衛自己有個性,父母說什麼都嫌煩,囉嗦,捂著耳朵不願意聽,特別父母溺愛的孩子脾氣暴躁,一點點說不得,還朝父母吼吼,甚至摔門離去都有。



上了大學走出社會,受點挫折或社會教訓了,才明白父母唸叨和包容,這時回味著父母說過的話,是否會觸到了淚點?有感知的人會認知到自己曾經對父母的態度有多不該。

所以為什麼父母見到孩子從外面回來,一次次會感受到孩子的改變,孩子懂事了,態度變好,和父母好好說話了。但只要在家不超過一週,隨著父母唸叨次數多了,又開始頂嘴。



只有角色改變,孩子長大自己當個父母了,縱然會換位思考,理解父母對孩子唸叨的是深深得無私的愛。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天性,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眼裡都是孩孑。他們一生為孩子操心,擔心孩子在外受了委屈了什麼。

所以作為子女要懂得父母唸叨的愛意和欲言又止的深意。父母越老越愛念叨,因為人老了孤獨的很,唸叨也是一種傾訴,這時千萬別打斷他們快樂的傾訴。

人老了記性也差,說過的話即刻又忘,同樣的話會重複很多遍,做子女要有耐心多理解,細心觀察老人內心的情感需求,從而巧妙轉化話題聊聊,讓父母感受到被關懷和溫暖。

孩子對父母是人性,成熟、孝順的人很樂於傾聽父母唸叨。

人生的路越走越長越明白,有父母足膝長談是多麼幸福的事。



珍惜和父母相聚的時光,特別是現在疫情防護宅在家不出門的時光,不只有曉看天色暮看雲,更應該幫父母做做飯,做做家務,再洗盡耳根,且聽,且樂,父母愛的唸叨。


一灘秋月




魏樂妮0813









張風琰


記得我讀書的十多年裡,父母的身體都很強壯,長年累月的盡在田裡忙農活。他們對我很慈愛,我也很聽話,父母從不打罵我,如果我做錯什麼,他們訓幾句就沒事了。重不絮絮絮叨叨的吵我。

我只兄弟一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成了家,同年參加了本鄉鎮的水利工作,早晚吃住在家。分田到戶時我家七口人,共分得十五畝田,那時候父母的身體還好。父親是個性格開朗的人,整天笑哈哈的忙著農活,晚上四兩半斤白酒喝過就睡覚,打雷也不醒。

母親和他就不一樣了,因為家裡人口多、田地多、事情多,我又不經常在家,家裡的重擔都落在我愛人身上,母親害怕她挑不起這個擔子,心裡增加了壓力。不知什麼原因,母親從那時起脾氣變得有點暴躁了,而且變得嘴碎、話多。

我的愛人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她常跟我說母親年紀這麼大了,為了這個家整天的操心。每當母親心煩而重三道四的唸叨時她總是笑著說:"好呢!知道了!"從來不犟嘴,更不嫌煩,因為她知道母親已經把一生的精力和一生的愛全部傾注在我們和我們這個家身上了。她的平日唸叨是她對兒女愛的一種體現!

母親和父親是同年人,九十歲的上半年母親走了,下半年父親也走了。

每年的清明、冬至、大年三十我們倆人和我們的孩子都上墳,當我跪在墳前兩眼盯著花叢縫隙露出的墳土時,這心……

哎一一再也沒有人對我念叨一句了!!!


薛兆生


自從父親傷感地說:“過年不回老家了,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

之後,我對父母的唸叨,就開始當補藥一樣全部吃進去。

看著他們頭髮白了,還在唸叨我的各種“弱智”我覺得真幸福。

因為還有他們的唸叨,我就還有一個出生以後,就被兩個人無私愛著的家。

他們的唸叨,變得像贊美詩一樣好聽。

這種感覺好好。


半稱心九林


父母的唸叨以過去了30年了,一些話,一些事,現在想想記憶猶新,小學三年級給父親回信,不會寫的字,左一個圈,右一個×,總之很認真的浮衍的回了一下,父親回信來了,說我真的不知怎麼說你好,辛辛苦苦嫌錢叫你們上學,就是這樣一個圈,一個X地回信,你對得起風裡來雨裡去的大人嗎……看完信,臉上象搧了一巴掌的火辣,我一整天都沒有說話,捧著書本,蓋著臉,讓眼淚默默地流,從那以後,我知道了不會的字用字典,不好好學習,對不起大人的辛勤勞苦!總之這件事從小記在心中,一輩子都難以忘去!





桂蘭雨滋


我今年30+的年齡,我爹是農民,勤勞善良,60歲了還起早貪黑的賺錢為了全家能過上想吃什麼有什麼的日子……我娘在孤兒院工作,給我錢買衣服,讓我把自己的錢存起來……對於父母的嘮叨,小時候經常皺眉頂嘴,現在一切都是厚臉皮接著,哈巴狗一樣哈著,只要他們開心,我都能接受,隨著年齡增長,家裡有父母嘮叨才是幸福的,成功的人!


北京女丑兒


我媽對我總覺有些欠缺,老師和家裡親屬都勸我繼續上學,但是剛上到初二,我總覺得上班掙錢對家裡有幫助,無論誰說什麼都沒用,我先是上幾年班,當時爸爸賣肉我後來接了爸爸的班來賣肉,,當時我也就15歲,所以媽媽對我就是家裡有什麼都讓我拿回自己家或去家裡吃,就怕委屈了我。對於媽媽的嘮叨我覺得很幸福。


小芳童裝店生活日記


我母親耳朵不太好使,跟她說話老費勁了,聲音小了她聽不到,聲音大了她說懟她,最後我想了一個好辦法,既不費勁,她還滿意,就是在她嘮叨時就微笑著跟她說,當然說話內容隨便,想說什麼說什麼,反正她聽不見,再配上點頭的動作簡直絕了。

老人家閒的無聊,總想有人說說話,也需要你的熱情回應,孝順孝順,既孝又要順,無論怎樣,哄得老人開心就好。


xiulingZhang


父母關心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父母的唸叨只是他們關心孩子的一種方式。對於父母的唸叨,最好的應對有愛的擁抱、認真傾聽、分析總結和甄別採納四種方法:

第一,愛的擁抱。

俗話說得好,"可憐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只是愛孩子的方式方法有多種。父親會用大道理教育唸叨孩子,母親大多會從小事上經常唸叨孩子。

比如,準備的營養餐是否可口,舒適的環境是否舒服,學習成績的好壞,多注意安全,多注意身體等等,這些都是父母會經常對孩子唸叨的。

父母愛是偉大的,對於父母的唸叨,無論對錯,孩子們先給父母一個愛的擁抱吧!讓愛的溫暖溫馨著家庭的和睦。

第二,認真傾聽。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的意思是:老人的經驗是根據長年親身經歷積累下來的,一般給出的建議是正確的,如果年輕人不願聽老人誠墾的經驗和建議,遇到實際問題的發生,會給你教訓並讓你吃虧的。

比如,很多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婚姻大事,對待父母給出的建議仍然我行我素,認為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最終導致婚姻不幸福的人大有人在。

我認識的朋友的姐姐,談戀愛時,家裡人知道她對象很窮,人也很懶,所以一直反對。但她執意地非他不嫁,與家人斷絕關係也無所謂,後來她願望實現結婚了。

結婚1年後有了一個女兒,女兒1歲多時,她們離婚了。她在這場婚姻裡付出的愛,付出的所有代價,都沒有改變丈夫的懶惰性,最終到了無法挽回的局面。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努力改變。真正印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第三,分析總結。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生活就是這樣,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

父母的經驗也不是全部正確,事事無常,人生常常存在著缺憾的道理。分析父母給你的建議和唸叨的事情是否正確,不要麻木不仁地不予理睬,總結事情怎樣做,才能讓父母安心,讓自己也開心。

無論父母唸叨的是什麼事,都是希望你生活的幸福。因此,最重要的是你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努力做好自己,從而收穫一個完整、快樂的人生。

第四,甄別採納。

時代在前進,"長江後浪推前浪,後浪把前浪拍在沙灘上"。

父母唸叨的事情,有些經驗已經落伍,或許已跟不上時代。比如,年輕人通過網絡可以掌握以前父母在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通過微信、QQ交友,通過電商購買當地買不到的物品等等。

父母唸叨的事情不確定時,你可以運用電腦、手機在網絡上搜索,看看同樣事情別的人怎麼做,或進行專業諮詢。

父母唸叨的事情正確,你需要做的就是採納,只要抓住當下,並認真地去做好,你才能逐漸成熟。

事實證明,父母的唸叨是親情的維繫,是親情的延續。對於父母的唸叨,給予一個熱情的擁抱,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的親密陪伴。認真傾聽父母良苦用心的話語,感謝父母一直的關心照顧,感謝父母的金玉良言,使我們不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