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著名作家,欧美现代派文学的经典大师,《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最精湛的作品之一,并且无疑属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之列”。小说讲述了一位表演饥饿的艺术家的生存状况,从卡夫卡的字里行间能品尝出人生的辛酸与无奈。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以真实演绎荒诞

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卡夫卡用他的人物形象完美地表现了异化的世界,描绘了人面对异化世界的焦虑和孤独,那么只有写出这种荒谬和凄凉,才能达到最高的真实,因此卡夫卡就格外的注重作品的细节真实、心理真实等问题。

《饥饿艺术家》开篇简单几句话,就将一种时代的孤独感和无奈感凸显出来,给人一种真实的历史苍凉感: “他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这段描写给我们展现了饥饿艺术家的大致状况。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没过多久这种饥饿表演已提不起观众的兴趣,但艺术家仍不肯放弃,他怀着美好的愿望去了马戏团,他的这番报复在那个时代显然不合时宜,马戏团把艺术家“安插在场外一个离兽场很近的交通要道口”,艺术家也渐渐明白“那一次又一次涌来的观众,就其本意而言,大多数无一例外地史专门来看兽畜的。”

可尽管如此艺术家依然用自己的饥饿表演与世界对峙着,坚持着。渐渐地,他被人们彻底地遗忘了,直到有一天,管事的才在腐草堆里发现了他。在艺术家临终前与管事的那段对话,把艺术家悲惨的一生渲染的更加哀切,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调侃中寄寓着悖谬

饥饿到底是不是艺术呢?何谓艺术呢,艺术在现今社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存在呢?艺术家的追求与大众认可度的关系又是这样呢?等问题都是卡夫卡在他的《饥饿艺术家》中所要和我们探讨的。

一种以饥饿为表演的行为能称为艺术吗?书中写到艺术家“脸色苍白、全身瘦骨嶙峋”,这种算是为艺术的自我牺牲,为什么却不能给世人肃然起敬之感呢?艺术不是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吗?人的生理上要对抗的“饥饿”却成为了艺术家执著的精神追求,这不是很荒诞吗?

从小说的结尾处,艺术家对管事说的那番话道明饥饿表演也并非是他的初衷,但是在那个时代里想要生存,想到得到别人的关注,想要传达自己的心声,迫于无奈而选择的方式。但是在饥饿艺术家生活的时代,艺术却要依附权威,艺术家也向观众趋媚,当艺术都沦为物质的奴隶时,可想而知这个时代是多么的可悲。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小说中的经理和观众是共谋关系,他们共同扼杀了艺术。经理可以看作是权威的代言人,他潜移默化的左右观众的想法,把观众引进他事前所要关注的事情上,饥饿的天数是经理掌控的,因为他知道人们好奇度的最大尺度是多少,因此他严格的控制艺术家表演的时间,即使艺术家还想继续“饥饿”,但没有话语权,也“只得听任一切摆布”。

卡夫卡深情的呼唤另一个世界:即那是属于孩子和未来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遥远可不容忽视。书中两次提到了孩子,开篇写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就把笼中搬到露天场地,这样做主要是让孩子们来看看饥饿艺术家,他们对此有特殊兴趣”。

艺术家寄望着孩子们能看懂他的悲哀,可“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学历和生活阅历,总是理解不了”,尽管如此艺术家仍相信“在他们炯炯发光的探寻着的双眸里,流露出那属于未来的、更为慈祥的新时代的东西。”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孤独殉道者的自白

德国文艺批评家安德尔·龚特尔对卡夫卡作出过这样的的评价:“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又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又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

对于一个内心深处如此不幸的人,他唯有在文学中寻找安慰。卡夫卡这种边缘人的位置,更利于他站在一个独特的视角审视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更善于捕捉到人性最本真的面目,所以他的小说才会如此的震撼人心。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的深层解读:孤独者的自白,现实中的荒诞

卡夫卡说:“那来自地狱深处的声音乃是最美妙的歌声。”叶廷芳老师也认为卡夫卡有这种倾向:他赞美磨难,把磨难视为人生的内在积极因素。卡夫卡用他笔下的艺术家实现着自己对某种信仰的坚持。这种”饥饿“的状态实际上也是卡夫卡对写作的执着追求,这种极度的渴望驱动着他生活下去,据说卡夫卡在写完《饥饿艺术家》时,禁不住热泪满面。

这是他一生斗争的自白,他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小说人物上,书中艺术家,脆弱、孤寂、阴郁,这也是卡夫卡的精神特质。卡夫卡与写作是共生关系,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写作帮他完成了,唯有在写作中才能自由呼吸。

这种对艺术的痴迷,必定只能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艺术家犹如盗火受罚的普罗米修斯,如替世人受难的耶稣,外在的压力再大都能承受,唯有来自内心深处的清醒让其备受折磨,面对荒诞的世界,信仰的瓦解,人心的隔膜,呐喊但可悲的是叫喊于生人中。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中,饥饿艺术家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卡夫卡也在写作中终结此生。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