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网友A:

强行带家养猫出去秀

看他瞳孔放大嘴巴呼气觉得是高兴坏了

回来后发现猫是鬼门关走一趟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网友B:

闲得慌想尽办法捉弄猫

用胶纸粘猫爪

猫行动不便四肢僵硬觉得甚是有趣

观众看后也要试

试完猫咪各项机能出问题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网友C:

抱来陌生动物看猫咪反应

不知强行互动最为致命

还把猫语硬拗成人语谐音

笑谈家猫能上清华

古有望子成龙今有望猫成才

猫气到一命呜呼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
朋友,应激了解一下吗?


应激到底是什么

由于新媒体对生活的渗透

很多热门与猫有关

跳舞、戏弄、游玩……

这导致很多家长

忽略了自家猫的性格癖好

盲目跟风模仿

而后果往往不尽人意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以人为本的游戏背后

是猫咪有苦不能言的疼痛


而反应大的甚至会出猫命

为什么?


说来很简单

因为你让猫咪受到了惊吓

影响了ta正常的行动规则

打乱了ta的心理状态

造成猫咪“应激反应”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在近几十年内

许多医学研究已经强调

应激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同样的,在猫科领域

应激对于猫咪健康的影响也不该被忽视


应激的定义是:

「可预测性和可控度受到损害的状态」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举个杯子的例子

应激就相当于超过杯子容量灌水

或是让一个塑料杯去接热水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猫家长们对应激这个词肯定不陌生

然而我们仍难以控制


因为猫咪的应激源复杂且“不通人情”


人类习惯的行为方式

以及思维方式与猫大相径庭


我们习惯了用「人类的标准」来

评价猫的心情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猫咧着嘴吐着舌头

在人的眼里是“微笑、开心”

甚至觉得可爱到爆炸

完全没意识到

此时猫咪的心理是非常害怕的

那是严重的应激反应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给大家两个例子:

A.睁着眼睛打哈欠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猫咪干坏事后挨训可能会打哈欠

但在人类眼里是“不耐烦、一般般的我非常的拽”的样子


其实除了因为困

猫咪会为了缓解压力而打哈欠

类似于人类挠头的动作

ta并没有不把你当回事


相反的,它内心很不安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B.全身僵硬,眼睛瞪圆,耳朵有耷拉的趋势


这是猫咪感知到危险

觉得恐惧的样子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可惜,他们眼睛溜圆的样子

反而会让人类觉得可爱到炸


如果它保持这个状态很久

说明它觉得自己一直身处危险之中


怎么确定应激源?

要避免猫咪应激

首先要知道

自家毛孩子的应激源有哪些


应激源很难确定

且因猫、因地、因时而异


有时只是一个陌生人的来访

一阵不常见的声音

一次强制洗澡……

都可能导致猫咪应激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所以该如何

自己估测猫咪的应激源呢?


我们先从猫咪的情绪来分析

再推导出可能的应激源

01

从情感神经学的角度来看

猫咪可被诱发的情绪反应有以下几类:


欲望——猫想要的资源

沮丧——猫想获得的事物被否定或缺失

害怕——猫受到威胁

疼痛——肉体损伤

感情联系——社交游戏和相似的正面互动

依恋感——安全和保障的来源

潜在的性伴侣——求偶行为和生育行为

后代——养育活动

不希望面对——躲避,包括对那些无身体威胁的刺激源变成攻击反应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02

由此推断可能的应激源是:


1、减少了原本的资源。

比如:家里多了一只猫,他们之间会有资源(食物、水、领地)争夺的情况出现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2、 受到惊吓。

比如:陌生人的到访,胆小的猫咪尤其害怕这种情形;手脚被限制;突如其来的声音


3、不正常的社交。

比如:猫不想被抚摸时被强行禁锢住;把常年在家的猫咪带出去溜达;带陌生的猫咪来互动。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4、 缺少安全感。

比如:离开熟悉的领域;熟悉气味的消散;没有私密的空间

以上只是根据理论而做的基本推测

具体的应激源需要家长自己观察


应激的危害

人类和动物寿命缩短都与应激直接相关

也是导致猫咪疾病的一大风险因素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我们来说三种最常见的应激反应


01

「自发性膀胱炎」

症状包括排尿行为异常、频尿、血尿

如排尿时疼痛(哭嚎)、频尿、频繁舔舐生殖器区域、经常去猫砂盆却无尿或仅有少量的尿液排出的情形


如果是非阻塞性的情况

症状也能在5-7天内消退60%-80%

但可能在数周内(数个月,甚至1-2年后)

再次出现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02

「过度舔毛」

有时过度的舔毛行为

是源于心理问题


因为猫是喜欢

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的动物

突然的改变会给它带来压力

铲屎官对猫咪做了这些事,不料要了猫命


最近的一次搬家、家里又多了或少了只宠物,甚至是日程的改变都会让猫咪感到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

舔毛就成为了一种“替代行为”

可以让猫感到安慰


但问题根源没有得到解决

舔毛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后果


03

食欲下降、精神不振

这是最为常见的应激症状


应激后的猫咪心情非常不好

如果所面对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

就会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猫咪一旦出现不吃不喝

家长们一定要多加留心~

然后要注意给猫猫补充营养

让它们尽快缓过神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