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山口村

張茅鄉山口村。張茅鄉山口村位於張茅鄉西南5公里處,此地依山俯河,風光頗佳,後座前案,地形頗奇!

至於村名為何為山口不得解?據村中賢人所言山口得名,而是因為大禹治水受阻。一老人指點。指出這是山之口,勸其改道而行而得名。

山口村以劉姓為主,究其來源。尚可從歷代碑刻記載而得之。北宋末年,為躲避金亂自雍遷豫。故土,東凡塬劉村,—支遷水淆,一支居山口。

三門峽山口村


劉姓先祖,在明朝年間。曾被授予後軍督府。抵禦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為國捐軀。後又有劉姓祖任貴州提刑按察使,布政使。山口村劉姓望族稱封者頗多。

從山口村向南1公里,東西走向有一個大溝。深50餘米,寬近100米。其底溪水長流。樹木眾多。春天枝繁葉茂,鳥語花香,夏天林廕庇日,蟬鳴悅耳。秋天層林盡染,碩果滿枝,冬天冰天雪地,別有意境。

南山口村的三官廟,古戲樓也在訴說山口村崇文尚武的民風。也揭示了封建社會時期,老百姓對天地水的感恩之情和期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山口村村民性格堅韌,百折不撓,在治水上表現無餘,村民幾經波折,從1959年到2010年。歷經三次興建50餘年時間,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2012年10月山口水庫修建而成。實現了山口村村民治理河道保障飲水的夢想。也為發展當地經濟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門峽山口村


而今,伴隨著村村通工程的開展,山口村的交通更加的便利。向南可以直接上到東凡塬,標準的水泥路。向北走河堤路可以很便捷的到達市區。

勤勞善良,堅韌睿智的山口人民。也將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山口村民劉姓一族,根深葉茂。遍及各地,在各條戰線上,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言語無以表,惟願山口村明天更加美好!(資料源於劉雷霆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