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電視劇《歲月》,根據閻真所著小說《滄浪之水》改編,描寫剛畢業的研究生梁致遠——一個固守理想主義的書生,在經歷了一系列現實的打擊、淬鍊後,最終蛻變成為一名完全適應官場遊戲規則、成熟老練官員的故事,以及他和女主角許小曼那一波三折的愛情。

許小曼作為這部劇的女主角,她的情感之路很有意思,可以說,她是無意識地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感情上的悲劇人物。

一、改造妄想

許小曼的第一段感情,是與男主角梁致遠的戀愛。

《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歲月》劇照:梁致遠與許小曼

在去衛生局送報表的過程中,許小曼認識了當時剛從校園畢業、舉手投足間缺少社會人身上那種靈活氣的“書呆子”梁致遠,但也恰恰是這種淳樸的氣質、研究生的身份,深深地吸引了許小曼。不久,二人確立了戀愛關係。

而此時,許小曼內心深處的分裂卻也逐漸凸顯。

一方面,當初她就是被梁致遠身上那種耿直真實的氣質秉性打動,並自願選擇做他的女朋友。但另一方面,當二人建立了穩定的戀愛關係後,許小曼卻又認為梁致遠的性格不適合官場,如果任由他放飛自我,不利於他在衛生局裡大展拳腳——她想改造梁致遠。

不能說許小曼對梁致遠當時的評價有錯,恰恰相反,許小曼的成長經歷使她對官場有著清晰的認知,她給梁致遠的建議如果只是從適應官場環境來說並沒問題。

但問題在於,如果這些認知是梁致遠本人的感悟,並且主動做出改變,此時許小曼再加以指點,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那個時期的梁致遠,研究生畢業後剛剛參加工作,尚未在社會中得到歷練、在官場上受到捶打,他還是無意識地活在基於簡單經歷所造就的理想主義思維中。

沒有哪個成年人在非自願的情況下,會心甘情願地被別人改造——梁致遠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在那個大學本科生都稀缺的八十年代,作為研究生,梁致遠更是心高氣傲,在尚未受到任何現實的打擊挫敗之前,他怎麼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既然自己沒問題,那就是體制的問題、是外部環境的問題。

可想而知,在改造梁致遠的路上,許小曼收穫的只能是兩人之間不斷的衝突,以及越積越多的失望。

這期間出現的秦梅,成為了在被改造痛苦中煎熬的梁致遠的情感慰藉,並最終決定與秦梅結婚。

《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歲月》劇照

許小曼與梁致遠的這段感情,暴露了許小曼的一個問題。在她與梁致遠相知相戀的過程中,其實她的眼裡並沒有真實的梁致遠,她看不見梁致遠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以及他身上的那些特質。她只想讓梁致遠成為一個她心目中理想男朋友的樣子——這是她改造梁致遠的深層心理動力——儘管改造的理由看上去非常“合理”。

而二人相識之初梁致遠身上吸引她的那種單純氣息,只不過是因為從小因為家庭變故和工作環境,讓許小曼見慣了世態炎涼和官場的虛偽,偶然讓她發現一股清流,勾起了她的好奇心,這就如同常年累月吃大魚大肉的人,偶爾來一頓清粥小菜,會覺得特別舒服一樣。

可一旦確立了穩定的戀愛關係後,梁致遠身上的清高、孤傲、不知變通、與現實硬碰硬的行為就讓她無法長期欣賞下去,就像那個偶爾吃一頓清粥小菜的人,若讓他長期吃下去,也會受不了一樣。

最近熱播的電影《囧媽》,在影片的前半段體現的也是這種情節:男主角徐伊萬希望張璐能成為自己心目中理想老婆的樣子;而徐伊萬的媽媽則整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強迫徐伊萬做這做那,以至於在影片的前半段中,徐伊萬對他媽媽說過頻率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在說話,你有聽到嗎?

《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囧媽》劇照海報

“我在說話,你有聽到嗎?”—— 徐媽媽沒有聽到,因為她是看不到自己兒子的,在她的心裡,只有那個她理想中兒子的形象,但卻看不到現實中真實的兒子。但諷刺的是,徐伊萬對妻子張璐卻也是在無意識地重複他自己與媽媽的互動模式。

想將對方改造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這是很多人衝突和痛苦的根源。

關係中不變的規律是:只要你想改造對方,一定會收穫反抗,無論你的改造要求聽上去有多麼正確合理。差別只在於有的人是明確地提出抗議,而有的人則是消極反抗,比如:既不反駁你,但也不會按照你說的去做。而消極反抗會更讓人抓狂。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全集》中指出:如果要你的家庭生活快樂,不要試圖改造你的配偶。

二、遊離心態的婚姻

許小曼的第二段情感,是與丈夫祝濤的婚姻。

《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歲月》劇照:祝濤與許小曼

看到梁致遠娶了秦梅,許小曼在絕望之餘,終於接受了一直鍥而不捨追求她的祝濤。祝濤作為官二代,各方面的條件自然不錯,對待許小曼更不錯——包括婚前與婚後。這個時候,如果許小曼能夠選擇面對現實,珍惜眼前人,她也會另有一番屬於自己的幸福。

但她始終沉浸在自己和梁致遠的情感遺憾中無法自拔,婚後始終鬱鬱寡歡,她的心思一直遊離在外,是一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

而此時的梁致遠在經歷了現實的洗禮後,也開始蛻變,慢慢變成了以前許小曼希望他能夠成為的樣子。但這時,他與許小曼已各有家室,梁致遠非常理性,沒有被舊情衝昏頭腦,始終與許小曼保持著安全距離。

但梁致遠的這種做法恰恰又刺激了許小曼內心的那份失落和遺憾,她就這樣活在內心的糾結和擰巴之中,直到祝濤因為職務犯罪出事,她才幡然覺醒,不再與梁致遠糾纏,選擇了去北京陪伴祝濤,與他共進退。

許小曼在與祝濤的婚姻中,像極了一個得不到心愛玩具的小女孩——儘管她的手上已經拿著一個玩具,但她認為這不是她想要的。

三、選擇是“舍”與“得”的並存

《歲月》人物許小曼:無法活在當下的人,終究不能安享人生的美好

縱觀整部劇,許小曼這個人物,性格中確有精明世故、成熟老練的一面;但如果更深一步看她的內心,她是一個始終無法活在當下的人。這種內在的狀態讓她在現實層面混得還不錯,年紀輕輕便已是副科級幹部,但內在的情感世界卻痛苦悲涼。“活在當下”,看似是一個現在流行的雞湯詞,但如果仔細觀察許小曼,看她與梁致遠和祝濤的兩段情感,就會明白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在與梁致遠的感情裡,她看不到那個階段真實的梁致遠,極力試圖改造梁致遠身上最初吸引她的那些特質,試圖親手“製造”一個理想化的男朋友,最終以失敗收場。

她又在極度失望之餘,違心地接受了祝濤的追求。如果此時她選擇面對現實,真實在活在她與祝濤相處的每一天,也會是一個富足快樂的官太太。但她又沒有,身處現在,心卻總是在抓取過去的情感,並且不斷“反芻”著那些遺憾,總是一副悵然若失的不快樂狀態。

等梁致遠一點點成為了當初她所期待的樣子時,現實的約束、梁致遠的理性,又讓她無法再拾起過去的舊情,在這個過程中,她的丈夫祝濤就像一個隱形人,她對祝濤的感情總是有一搭沒一搭,並沒有珍惜眼前人。

直到祝濤出事,她才意識到自己要與丈夫同進退。於是,放棄了情感上對梁致遠的糾結,義無反顧地去北京找祝濤。

許小曼是一個始終把自己置於苦情狀態的人,她永遠都無法抓住當下的幸福,直到失去了機會,進入到了下一個“當下”時,她才能意識到之前的情感、機會有多麼地寶貴。但就在她不斷地對已經失去的人和事悵然若失時,她又是在浪費著此刻的“當下”。

“甘蔗不能兩頭甜”,這句樸實的俗語說透了人在做任何選擇時,必然有得有失,不會好處全部佔盡。

如果許小曼真的明白這個道理,就不會在短暫欣賞梁致遠最初的耿直淳樸之後又想改造他;也不會既接受祝濤優渥的條件卻又覺得兩個人的情感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她表面看上去是一個悲情人物,但終究無法掩蓋她內在的虛弱和貪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