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明明写着是“ 粉身碎骨”,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

用户5554804088560


教科书明明写着是“ 粉身碎骨”,为什么诗词大会认为是错的?


首先声明一下,我不看诗词大会的。没有原因,如今连电视都很少看了,更不要说综艺节目,不管什么类型的。所以我并不知道诗词大会是如何认为“粉身碎骨”是错的,看了一些回答,估计应该是于谦的《石灰吟》中“粉骨碎身”和我们平时使用,教科书中学习的“粉身碎骨”产生了冲突,才出现了题主的这个问题。

《石灰吟》

我们先来看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是大明名臣,是抗击瓦剌大军的中坚力量。这首诗正是他清白人生、高洁品格的代表。据说写在他十二岁的时候,真是从小可见志气高洁。

那么我们为什么平时说“粉身碎骨”,明明更顺口,而于谦这里要使用“粉骨碎身”呢?

我们不管诗词大会的对错论断,因为如果认为“粉身碎骨”这个词是从于谦这里出来的,那自然是错的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我们后面再议。我们先看两个词语的平仄通顺。

哪个更顺口

“粉身碎骨”平仄上来说是“仄平仄仄”,“粉骨碎身”平仄上来说是“仄仄仄平”。这样比较,看不出问题。但是我们如果再讲究一点,用“四声标注法”标注一下看看,注意“骨”是入声字。“粉身碎骨”是“上平去入”,而“粉骨碎身”则是“上入去平”,但是普通话发音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所以实际上从今天的发音来看“粉”和“骨”都是发第三声。这就清楚了平时说“粉骨碎身”不顺口的原因,就是两个第三声相连。

连续两个第三声,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要把前面的第三声变化成第二声,这样才会有平仄起伏,音律清朗。

比如说“火把”,念成“活把”,再比如说“你好”,咱们一般读作“泥好”,这样才能不别扭。

拿到“粉骨碎身”来说,就必须读成“焚骨碎身”才合适。但是终归是麻烦,而“粉身碎骨”就清朗通顺多了,意思也完全一样,所以老百姓都会选择后面这种表述方法。而且在说这个词的时候,一般是表达一种愤慨、激烈的意思。如“我们一定粉身碎骨,奋勇杀敌!”这种表达用仄声收尾,会更加急促,在口气上更加合适,而“粉骨碎身”以平声结尾,则会显得慢悠悠,犹如近体诗收尾,没有气势。

那么为什么于谦不使用“粉身碎骨”呢?

首先是平仄问题

《石灰吟》是一首符合平仄的近体诗。到了明朝,近体诗已经完全成熟,小孩子从小就学起。虽然好诗不在乎平仄格律,但是于谦当时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写出符合平仄又有诗意的作品,必然是自身的追求。而且这首作品确实也达到了这个效果,千古流传。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五删”的近体格律诗。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凿”、“出”为入声字,所以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得出整首七绝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照格律,第三句前四字的平仄必须为“中仄中平”,毫无疑问,“粉身碎骨”的“仄平仄仄”是不符合平仄结构的,而“粉骨碎身”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就是符合的,这样才保证了这一句既不失替,也不失粘(相关格律知识参见本人格律专栏)。同时将“粉骨碎身”放到七字句里,因为有其他字的平仄变化,这个四字词语没有单独念出来那么不通顺。

其次是内容问题

从内容来说,“粉骨碎身”是要比“粉身碎骨”合理的。因为骨头才可以“挫骨扬灰”,才能真正变成粉状,而身子因为有血肉,是无法真正成为齑粉的,但是撕成碎片是可以的。

“粉身碎骨”或者“粉骨碎身”的来历远早于于谦,《石灰吟》也不过使用了成语而已。这个成语,是指身体粉碎而死。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谢封甄城王表》:

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我们看到,这原本也不是“粉身碎骨”,而是“摧身碎首”。之后到唐朝,有蒋防的《霍小玉传》:

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这里就出现了“粉骨碎身”,宋代《五灯会元˙重善禅师》:

“如何是佛法的大意?”师曰:“东方甲乙木。”曰:“凭么则粉骨碎身也。”

实际上在汉魏曹植到于谦的《石灰吟》,这个词语还是“粉骨碎身”,是以内容的合理性为主。但是随着时代变化,文化下沉,下里巴人攻陷阳春白雪,大众文化上行,这个词语单独拿出来,就变成更顺口的“粉身碎骨”了。

老百姓并不在乎合不合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夸张意味的词语,你说“粉身”不合理,那又有几个人真的“粉骨碎身”?这终归只是一种夸张、一种比喻,所以老百姓只选择顺口的说法,并且随着流传越来越广,终于成为教科书的内容。

这也正说明了,唯大众化才能真正流传。即使意思不合理,也不影响大众使用和固化成为教科书中的样板。

到底错没错

诗词大会说“粉身碎骨”是错的,还是得看它是出于一个什么角度。从《石灰吟》来说,当然是错的,但是从文化角度来说,诗词大会这种唯书本论的纠错态度本身就错得远了。

所以到底是对是错,交给看了这个综艺节目的大家去评判。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这里只能用“粉骨碎身”(仄仄平平),不能用“粉身碎骨”(平平仄仄)。所以说懂点格律有好处,知道诗人为什么那样写。


诗词格律浅说


其实,抛开格律来讲,只有骨头才能变成粉末状的,所以有挫骨扬灰的说法,身体其他的部位用碎屑来形容就好记了。——一笑。


接舆2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打败了瓦剌,保住了大明江山,最终还被朝廷处死,正如诗中所说,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双关语,既是石灰的白,也是人格的的纯洁。他还讲过,“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之所以伟大,他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和得失,无论是诗还是做人,都属于一等。


闯阿哥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原诗如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哥杜士成


教科书也会犯错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类的教科书,往往落后于前沿研究若干年。

可以相信权威,没必要迷信权威。


gargarizans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出现了于谦的《石灰吟》一诗,内容如下: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是一首诗,在《我爱吟诵》(高级版)(接力出版社出版)一书中,“粉身碎骨浑不怕”一句则变成了“粉骨碎身浑不怕”。到底是“粉身碎骨”,还是“粉骨碎身”呢?

我们不妨先从七言绝句说起,从格律上来讲,这是一首平起七绝,押“an”韵。作为一首七绝,同时也是近体诗,自然应当遵循“同联相对,临联相联”的规则。即每一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例如此诗中第一句中二、四、六字分别为“锤、凿、深”,按一二声平三四仄的规则来看,分别是“平仄平”,也可体现了平仄相间的原则。可能会有读者疑问,“凿”是二声,按理说也该是平声啊。这就牵扯到入声字的问题。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的一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是仄声字。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但是,入声字在古诗词创作中是确实存在的,特别体现在古诗词创作的格律中。

首联是“平仄平”,下联自然得是“仄平仄”。我们再来看下联“烈火焚烧若等闲”,其中二、四、六字分别是“火、烧、等”,按一二声平三四仄,就可以看出,此句确实是“仄平仄”。这也就符合了“同联相对”的规则,“平仄平”对“仄平仄”。

按格律讲,下一句就应该符合“临联相粘”的规则,应该是“仄平仄”。“粉身碎骨浑不怕”这一句中,第二、四、六字分别是“身、骨、不”, “身”是平声,“骨”是入声字,是仄声,“不”也是入声字,是仄声。这样一来,这一句就变成了“平仄仄”,不但不符合平仄相间的规则,也不符合临联相对的规则。如果是“粉骨碎身浑不怕”,它的格律就变成了“仄平仄”。如此一来不仅符合平仄相间的规则,也符合临联相粘的规则。下联,按格律来讲,大家应该可以想到是什么了吧!不错,应该是“平仄平”。我们来看看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二、四、六字分别是“留、白(入声字)、人”,确实是“平仄平”。

为此,从格律上讲,第三句应该是“粉骨碎身浑不怕”,而不应该是“粉身碎骨浑不怕”。

在新浪博客中,也有人指出:

“《石灰吟》中的第三句,本来应该作:“粉骨碎身浑不怕”的,却错误地变成了:“粉身碎骨浑不怕”……七绝,作为格律诗的其中一种,到了明代,其“规则”早已成熟并且被运用了许多年,“科班出身”(考了进士)的于谦,其“七绝”的“功力”自然不会“离谱”或“不靠谱”到连最基本的“平仄”要求都搞不清楚吧?

该七绝《石灰吟》的第三句的“平仄”应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还有,可以允许“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因此这一句只能是:

“粉骨碎身浑不怕”(仄仄仄平平仄仄),而非“粉身碎骨浑不怕”(仄平仄仄平仄仄)。”

以上是从格律上来讲,此外,我想着从典籍的出处这一点或许也可以看出一二来,可是限于手中的典籍资料有限的很,从网络上查阅了和“粉身碎骨”、“粉骨碎身”或类似词语的相关出处。

“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

“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唐•张鷟《游仙窟》)

“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唐•蒋防《霍小玉传》)

“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宋•岳飞《奏乞解军务札子》)

“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

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粉身碎骨。 (杨朔《东风第一枝》)

“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令是粉身碎骨,我也甘心。” (周立波《参军这一天》)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看出“粉骨碎身”这一成语唐朝时已经出现,“粉身碎骨”这一成语的出现则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或许这也可以佐证应该是“粉骨碎身”,而不是“粉身碎骨”吧。


但是如果是考试的话,最好以大纲或课本为准,否则会判错误。


超级科学奶爸


这没有什么对错,粉身碎骨,这个指的是,为某种伟大的事业,或者是事故,而牺牲,粉骨碎身全不顾,,这个指的是牺牲躯体,为了成全名声,和意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