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一直進行著基因、細菌武器研發


翻開史冊,可以看到帝國主義一直都在進行了各種滅絕性武器的研發和運用。

一是這些滅絕性武器是什麼?基因武器是運用遺傳技術,在致病細菌或病毒中,接入能對抗普通疫苗或藥物的基因,產生具有顯著抗藥性的致病菌,可在微生物體內接入致病基因,並可代代遺傳。這種生物製劑武器,屬於生物武器的第三代。生物武器是生物戰劑及其運載裝置的總稱。其殺傷破壞作用靠的是生物戰劑,這是一種用於殺人、牲畜和破壞農作物的致命維生物和毒素,舊稱細菌武器,因傷害太嚴重,被聯合國列為禁用武器。這些都屬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來源是“自然致病微生物”,如過去曾經肆虐的鼠疫就曾經造成當時歐洲人口約三分之一的大量非正常死亡。

二是帝國主義從來沒有停止過研發生化武器進程。俄羅斯官方最近披露,美國已在世界暗中建立了200多座軍用生物實驗室,包括烏克蘭及一些獨聯體國家。稱之兩年期美國在克里米亞半島就當場繳獲過針對俄羅斯人展開的基因研究。美國政府今年投入用於基因武器研究經費為30億美元。位於馬里蘭州的美軍事醫學研究所,就是基因武器研究中心,他們已經研製成功了具有實戰價值的基因武器:在普通釀酒菌中接入一種在非洲和中東已引起可怕的裂各熱細菌的基因,使釀酒菌傳播裂各熱病;還完成了把能抗四環素作用的大腸桿菌遺傳基因與有抗青黴素作用的金色葡萄球菌的基因拼接並植入大腸桿菌中,研發成功具備上述兩種殺菌素的新大腸桿菌。2014年,在美國的壓力下,聯合國責令敘利亞上交了全部毒氣儲存,並在聯合國監督下銷燬。然而美國卻利用白頭盔組織一邊喊著反對生化武器,而一邊又在暗中大力發展著生化武器。


帝國主義一直進行著基因、細菌武器研發


三是帝國主義在實戰中多次使用生化武器。二戰期間,當時發動侵略戰爭的德國、日本、意大利等都曾經研究過生物、化學、甚至核武器,特別對於細菌武器的研發更是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侵華日軍的731部隊,就曾經把大批中國人作為他們細菌武器試驗的標本,使大量中國人死於非命。

英國醫學協會2006年曾發佈《生物工程技術----生物武器》專題報告,預測人類研製的基因武器將在2010年前後問世,稱該武器將給人類造成比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大的危險”。這種基因武器可以根據人類的基因特徵選擇某一種族群體作為殺傷對象,也就是“只對敵方具有殘酷殺傷力,而對己方毫無影響”。按照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的報告,由多國聯手開展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一旦能夠不同種群的DNA排列出來,就可以生產出針對不同人類種群的基因武器。

美國作家、科技記者查爾斯·皮勒在《基因戰爭》一書中透露,美國及一些西方國家已制定了研製基因武器的計劃,這些國家以研製疫苗為名進行著危險的傳染病和微生物研究。在2019年人類第一個基因組草圖完後,多國對生物和基因研究的關注再次升溫,美、英、德、日等國紛紛加大了對基因工程的投資。

對於這些證據確鑿的動向,國際社會必須予以密切關注、高度警惕和強烈譴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