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港臺的歌詞寫得那麼有意境,內地的歌詞卻那麼平淡?

笑帥閒談娛樂


大陸流行歌曲差,港臺流行歌曲好。大陸那麼多中文系畢業生,卻沒有多少人會作詞,那麼多音樂學院畢業生,卻沒有人會作曲,沒有影響,一片空白 。幾個所謂歌手,唱功不行,有哪一個可以與張學友、張國榮、葉倩文、鄧麗君比?名歌曲,沒有一首,嚴肅歌曲有三兩首,有影響的流行歌曲 ,除了刀郎有三四首,其他人,一首也沒有。


手機用戶52103914249


因為港臺有三大作詞人可以說內地很少有人可以比肩的。

首先林夕(梁偉文),被神抓住的手,一直不肯放的人,才寫出了這麼多的好詞。

《明年今日》《愛情轉移》《如果你知我苦衷》
《想哭》《再見二丁目》《匆匆那年》《k歌之王》《似是故人來》《獻世》《蝴蝶》《約定》《我》等等他寫的歌你絕對有聽過。影響力太大。所以你覺得內地寫詞方面能有人比肩林夕嗎?沒有。單單從寫詞來說。

2方文山



《七里香》《不能說的秘密》《青花瓷》《東風破》《發如雪》《菊花臺》《紅塵客棧》《一直很安靜》《不能說的秘密》《蘭亭序》等等。大多很中國風。再與鬼才周杰倫合在一起。把詞發揮到了極致。

3黃偉文

《最佳損友》《勇》《可惜我是水瓶座》《好心分手》《喜帖街》《野孩子》黃偉文偏向粵語一點。

這三個人的作詞沒有人沒有聽過。只要粵語愛好者都無法繞過這三人。而華語樂壇根本無法繞過香港樂壇。三人。林夕走心。方文山走韻。黃偉文走意。這三人是港臺的作詞代表了。因為目前還沒有人能比他們寫出更有意境的歌詞。


樂耳世界


那是你自己有色眼鏡的問題!港臺有一些有才華的作品,也有很多很爛的作品;大陸同樣。

如果你仔細去看,舉個例子《敢問路在何方》: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翻山涉水兩肩霜花。

風雲雷電任叱吒,一路豪歌向天涯。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這首歌作於80年代,浩劫餘波尚存,改革開放伊始!

整首歌名為西行取經之傳奇故事,實則謳歌的是一個飽經摧殘的民族和國家,“鬥罷艱險又出發”的氣概;“翻山涉水兩肩霜花”,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風雲雷電任叱吒,一路豪歌向天涯”,大無畏的開拓精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獨立自主、自尊自強!

整首詞典雅優美,而又慷慨激昂,透露出一股自尊自強,不服輸的開拓精神!

竊以為這首詞的修辭,以及時代背景賦予其的寓意之深、格調之高,港臺數十年來沒有一首能望其項背!

像這樣的好詞其實不在少數,而你卻視而不見,守著美玉卻去羨慕別人的磚瓦……只能說你的審美和品味可能僅限於流行歌曲、街頭文化,有待提高啊!

PS:

發表一個月後,瀏覽一下評論。基本和我預期一樣,國人的文化品味還亟待提升!

這也從一個側面看出,難怪那麼多人給孩子起名子豪、梓豪、子浩,紫萱、子軒、梓萱了,他們確實覺得瓊瑤水平的東西很有文化和品味!他們覺得楊過、謝遜、嶽不群這些名字很普通很土,也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層次讓他們欣賞不了其中的內涵![靈光一閃]

頂級的文學作品一定是勝在文學價值、思想價值和文學性、文化內涵的完美結合,流行文學之所以上不了檯面就是因為流於豔詞俗句而無深度和內涵!

那些說這首歌詞不行的,回去想一想,“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鬥罷艱險又出發,一路豪歌向天涯……”等詞句,早已成為現代成語,這就是其思想性的體現,這些東西再過100年也依舊會熠熠生輝,甚至歷久彌新!反觀那些港臺歌曲,來舉個例子,哪一句能經得起百年以上歷史的檢驗,哪一個能上得了思想文化的層面?😂

有點後悔寫這一篇了,為什麼呢?感覺就像去和一群喝“江小白”和RIO的人講酒文化,他們真的覺得“江小白”和RIO很有文藝、很有品味;不管你怎麼說茅臺/五糧液才是酒中精華,他品味不出來也是白搭;不管你怎麼說紅星/老白汾這樣的酒雖然便宜,但純糧釀造,他還覺得你檔次低!品味不到,說再多等於對牛彈琴!😂

只說一句:你們舉得很多流行歌曲的例子,我也曾很喜歡聽,但高中以後就完全不感冒了,檔次太低![靈光一閃]


吹吹水吐吐槽


這可能是文化底蘊比較深的人,恰好去寫歌詞了。

而中國恰好由於特殊的歷史時期的原因,搞建設搞運動比較多,比如批林批孔,破四舊,打倒牛鬼蛇神,大鍊鋼浮誇風,文化大革命,根本不重視文化及文人,知識分子住牛棚被批臭老九,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隨著這一段長時期的折騰,文化人既沒有地位又無法傳承,所以在差不多折騰上一代人的時間裡,既不受尊重,傳承又沒有,文化就開始斷代了。而這一斷再恢復就不那麼容易了,有底蘊的老師都快死光光了,哪裡能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所以文化底蘊就沒了。

而港臺一些老一輩人,正好躲過了剛建國那一歷史時期文化上的瞎折騰,底蘊尚存,而且恰好社會又有機會。所以很多優秀作品就冒出來了。

我們近年來雖然重視文化,但打斷的文化傳承底蘊,可不是說恢復就能恢復。沒老師傳承誰的,所以也只能先回歸古籍看看能不能先誕生一兩個大家然後再教徒弟。但現時重科技,文化地位不上不下,不似數理化和技工能直接混飯吃,學起來都死無用。所以我們在文化底蘊上是一代不如一代。

因此想寫出有底蘊的文化作品有點難,這個靠的是文化功力和底蘊,也要有恰好從事創作的機會。

近年隨著老輩人慢慢退去,我們看港臺那邊文化也慢慢不大行了,自己不重視老本也快沒了。如果我們重視說不定哪天就會好起來,超過那邊,但這是需要時間和過程的,急不得,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晴之黎明


港臺的歌詞確實寫的很好,那是因為傳統漢語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而大陸之前的很多歌詞由於眾所周知的緣故,文化出現斷層,顯得很膚淺,比如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和刀郎之類的一度紅遍大街小巷。

隨著對國學和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教育的提升,一些注重傳統漢學文化的歌詞越來越多,意境也越來越美,如《半壺紗》等。

不可否認的是,港臺娛樂逐漸走向下坡路,香港電影就是一個縮影。也許,從此再無李宗盛。

港臺歌詞中,最喜歡李宗盛的詞,每一首都成為經典:《愛的代價》《漂洋過海來看你》《味道》。。。

還有我最喜歡的《單身日記》

寫這首歌時 剛好是春天

看風從窗子的東邊吹到西邊

我的快樂可以說上一千遍

雖然你再過不久就會離開我的身邊

寫到一半時 剛好是夏天

感覺汗從額頭臉頰再流到手背

我必須每天洗澡保持我的清潔

順便洗去因為想你留下的一些眼淚

歌快寫好時 剛好是秋天

朋友告訴我有人要出一張唱片

我必須知道唱歌的人將會是誰

因為我把所有的心都放在裡面

冬天的雨讓心情變的溼黏

而這首歌已唱遍了每一條街

我並不知道你會在世界的那一邊

我好希望你能夠聽見

你能夠聽見




公主與主公


巷臺小地方,沒有大陸的環境,可能寫不出如此放飛心情的文章。 放歌中華

我喜歡日出日落的絢爛與祥和。

我喜歡郊外的夜晚,或一輪明月,或星繁天沉,靜々的,思想天馬行空。

我也喜歡站在山下的小溪邊,讓不息的流水帶走我的高歌。

我喜歡空曠的青藏高原,神聖,靜謐,讓我的靈魂遊蕩於天地之間。

我也喜歡黃土高原古老的川道,與世隔絕,好像回到茫々的遠古。

我喜歡蒼黃的沙漠,讓焦渴激發我生命的熱情。

我喜歡青青的草原,天高氣爽,讓習習的風洗禮我的靈魂!

我喜歡站在西北風口,讓寒風的凜冽使我感覺到我真實存在!

我也喜歡丘陵的繁々茂々,那才是現實生活。

我喜歡行走在秦嶺山脈的峪口,古今這裡有多少美麗的傳說。

有時間走一回西口,黃土地上,聽千年古道蒼涼的駝鈴聲。

我喜歡浩瀚大海,我死後,隨著海水一直飄到天地之際!


大家好詩人


確實如此 看到臺灣以前的學生作業我信了 以前總以為大陸總學文言文 詩詞 應該這方面教育不錯的 但前幾年一個大學畢業的在書店 讓店主推薦國學類書 店主問我 我說那就看南懷瑾吧 那大學生說看不懂 當時我真蒙圈了


92816513234燕山


時代不同了欣賞不同,音樂世界語言,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音樂歌曲有很多在小日本東南亞唱紅了再輾轉交流三通來到內地,有很多音樂元素有小日本和其它國家的成份,比如:北國之春,後來,,,,也包括我們在大型記錄片等也採用它們的背景音樂,,,我們內地的優秀民族器樂作品,經典的音樂作品也維也納,音樂使者,藝術團體,民間交流,,,也唱響全世界被世界聆聽欣賞。。。!


人在江湖205211203


我不懂歌詞,但聽了那麼多歌,也說說感受。作為受眾最廣大的流行音樂,大陸起步較晚,港臺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音樂市場。從作詞作曲到演唱、編曲、配樂、錄音,再到市場推廣,每個環節都市場化,都有一幫專業的團隊運作。運作的結果基本靠市場檢驗。那段時間,湧現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這裡面當然就包括了寫詞高手。但不能就此說大陸就差了。早期的《蝴蝶泉邊》、《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等等,直到今天仍然熱門。個人認為歌詞的基礎是意思表達清楚,然後是押韻。至於意境和詞藻的華麗,則是需要建立在基礎之上的。那些只是為了堆砌詞藻或者為了押韻而寫出來的歌詞,聽了半天也搞不懂,好比早些時候的朦朧詩,讓人不知所云,曾經還以為是自己不懂欣賞,直到某位大咖也點名批評,才浮一大白。比如以前曾經看到某晚報批評《新鴛鴦蝴蝶夢》--花花世界,鴛鴦蝴蝶。在人間已是癲,何苦要上青天,不如溫柔同眠。說這段歌詞不知所謂。有為了押韻而堆砌詞藻或者省略了一些必要的語句,讓人尋不到邏輯。所以,歌詞的意思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著名軍旅音樂人閆肅曾評價《我的祖國》歌詞,一條大河波浪寬。他指出這個寬字用的非常好。在這之前,大家對波浪的形容要麼是大,或者是急,或者是壯,但詞作者恰用一個寬字,精妙絕倫。李宗盛的歌詞用字非常準確,細讀之後,你會發現很難用其他字代替。羅大佑的歌詞有平實,比如《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地叫著夏天,操場邊的鞦韆上只有蝴蝶還停在上面。也有較為華麗的歌詞,比如《滾滾紅塵》起初不經意的你和少年不經世的我,紅塵中的情緣,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著 。比如林夕,相對平實的有《似是故人來》但凡是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詞藻華麗卻磅礴大氣的有《難唸的經》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林夕的歌詞需要沉下心去聽,特別是關於情愛的歌詞,讓人痛徹肺腑。再比如黃霑,膾炙人口的有《上海灘》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歌詞平實,淺顯易懂。比較婉約的《倩女幽魂》人生路,美夢似路長,路里風霜,風霜撲面幹。

好的歌詞涵蓋的內容很寬泛,不單一,讓人看的懂之後還能細細體會,越想越有道理。不像有些歌詞,聽半天還不知所云。比如《**簾》。

個人覺得歌詞不是非得古雅才好,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一定非得用繁體字才能表達。好的歌詞配合上好的旋律應該能夠打動你,讓你的情緒產生波動。提氣的歌比如《咱當兵的人》,一聽就讓你精神昂揚;勵志的歌,比如張國榮的《夠了》。夠了,快用力提步。夠了,眼淚太虛無。夠了,時日光陰一去難追討。歌唱祖國的歌,比如《我和我的祖國》,《我的中國心》,一聽就讓你的愛國熱情油然而生。關於愛情的歌,比如李宗盛,似乎每首歌都能契合你的某個情緒或者某段經歷。

另外,好馬配好鞍,好的歌詞也要配以好的旋律。通常來說,先有詞再譜曲。文學是所有藝術的母體,文字比音樂來的更具體更明確。曲作者要先領會歌詞的意境,才好譜曲。曲作者的音樂專業水平,藝術造詣以及對歌詞的理解,都會對這首歌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我聽過的就有香港音樂人梁弘志譜曲的《但願人長久》和京劇名家傅希如演唱的京劇版《水調歌頭》,完全不一樣的曲風,感受也不同。鄧麗君版本,輕柔之外,多少能感覺一點點蘇軾當年飲酒之後,舉杯邀明月的浪漫情懷。王菲版本,菲姐烙印太深,反倒感覺不到歌詞的意境。付希如的京劇演繹,雖然我不懂京劇,卻能快速感受到當年蘇軾那種酒精刺激後的狂放,然後又急轉直下,不失理智的說高處不勝寒。再比如林夕為金庸名著《天龍八部》作詞的《難唸的經》。個人覺得歌詞太棒,寫盡了情愛、權勢,家仇國恨,高度忠實原著要表達的意義,甚至可以說是原著的總結。這首歌由周華健作曲演唱,節奏很快。前半段笑你我枉光心計,語氣舒緩;後半段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節奏陡然變快,語氣加重,演繹的很到位。但因為節奏太快,傳唱度不是太廣。我想,如果換做顧家輝作曲,是否能將原著和歌詞的意義表達得更好,傳唱度也能更廣。當然也有先曲後詞的歌,比如《長江之歌》。先是有了紀錄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曲,再進行填詞。

大陸的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的,這其中就包括了音樂市場。大陸人口比港臺多太多,音樂市場大得沒邊。有這樣的條件,好詞好歌會越來越多。


不了了之37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