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总爱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总爱惯着孩子怎么办?我说什么都没用?

标题姐姐


我也有孩子,自己带,虽然老婆收入损失点,但是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观是未来的保证,以后到学校里谁会让着自己的宝贝。一般我们都是周末回去跟长辈吃一顿饭。


无尽苦行


我是过来人,这个最有体会。外孙女跟着我一直到初二,孙子跟着上到三年级。外孙女自律能力强,早晨一叫就起,孙子爱懒被窩,叫好几遍也起不来。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实际上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孩子的爸爸妈妈上班走的早,回来的晚,中午在单位吃饭,别说管孩子了,一天也見不到一面,无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丟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隔辈親,在照顾上简直无微不致,可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方面就有些迁就了,难怪有的孩子在学校表現不好时,老师总问,是不是跟着爷爷奶奶?应该承认,在教育孩子方面,因为所处的地位不同,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不到位,不象爸爸妈妈管的那么严,那么细,一点也不含乎,而爷爷奶奶看到后反而疼的慌,怨他爸妈管孩子太严了,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大点就好了,孩子听到后觉得有人护着,反而更不好管了。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确实有蔽端,但又有实际问题难予克服,只能靠孩子的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的沟通来解决,只要观点取得一致,爷爷奶奶才不总惯着孩子,在教育上才能相互配合。


闲客193223645


这个我有切身体会的。孩子在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在家里爷爷奶奶惯着他,没人能管,后来在上小学时我们搬出来住了,只是每周带孩子去一趟爷爷奶奶家,刚开始孩子不习惯,时间长了就好了。现在和孩子感情很好。

所以不要有什么顾虑,该分开住就分开,那样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孩子上学了,很多功课爷爷奶奶也辅导不了,我们要负起责任。孩子上学父母是最好的辅导员。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但能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还能增进和孩子的感情。


明心说事


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很多爷爷奶奶都是没有底线的迁就孩子,而孩子是谁迁就他惯着他,他就会黏谁。你需要做的就是告诉爷爷奶奶,把握好爱的分寸,过度的宠爱就是溺爱了。在溺爱中长大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吹雨打。在家里你惯着他,惯他一年、两年、三年,那么以后的时间呢?小孩去学校了谁会惯着他?所以要经常跟爷爷奶奶沟通,要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要现在统一的战线上。然后你应该多多的陪陪孩子,我女儿在我没生二胎以前,都是成天跟在我身边,很黏我的,所以没事的时候跟他一起玩啊,做做游戏啊,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宝妈小柚子


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抗拒老人疼爱孩子,但当我们要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的这种疼爱,会让我们更为火光,实际上我们可能不是想要打骂孩子,但老人横叉一脚之后,战况就变得激烈。

这是典型的“踢猫效应”,简单点来说,就是情绪向弱者转移。

老人某程度上代表着家里顶层存在的地位,子女次之,最后是孩子,这是家庭地位的不平等;

其次是“孝”文化,这约束了我们必须“尊老”,否则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或者自我批评;

这两者加起来,让我们难以以平等的地位去和老人沟通,但我们的情绪是实际产生了的,无法向事件中的主体发泄,只能向下宣泄,自然就转移到孩子身上。

这类事情的真相是:我们生老人的气,但是没有有效的反抗方式。尤其是以儿媳、女婿的身份存在的时候。

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是实际处理过的,我家两边的老人都是比较惯孩子的类型,但我的方式虽然效果很好,但自我感觉是罪孽深重的。


女儿是两边家庭的第一个孩子,自然老人惯得更厉害,她犯错的时候,一开始我是真心想好好说话,只是表情比较严肃,此时老人就会庇护孩子。

这一庇护,孩子本来知错的也变成有所依仗,次数多了她就深知犯错就找老人,躲到老人身后继续胡闹。

我是老实人脾气,就是那种平时不发飚,一发飚天王老子都不管那种。而老人的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庇护,其实是十分让人压抑并为之气结的,压抑久了就爆发了。

一次孩子只是犯了小错误,我还是没想训她,想讲讲道理,结果还是一溜烟就跑老人身边去哭诉。这次我一把就扯过来,狠狠的打(我承认我是在撒气而不是教育她)。

老人过来拦,我挨个骂,一边打一边骂:“你们是要庇护她,来,继续护着。越是护我就打得越厉害,不信你们就试试。”

老人当然不会理我,确实过来护,但他们抢不过我,只能眼睁睁的看我打,真的越护就打得越狠那种。再后来,就没人敢抢着护,这不抢不护我反而好好和孩子说话了。

没错,我的方式就是赤裸裸地威胁,见效非常快,从那之后教育孩子的时候,四个老人没一个敢站孩子那边,相反还劝孩子抓紧认错。但这种方式我并不提倡,这种建立在伤害上的让对方妥协,真不是个好事。

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一定前提下:

首先,我家四个老人还是比较开明的类型,不是什么老顽固;

其次,平时和四个老人的关系都非常好,尤其是岳父母,相处得多也清楚我对事不对人的性子;

最后,则是我事后给他们证明了,我可以不打不骂教好孩子,而且教育方式也确切有效;


在后来学习了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之后,发现其实平和的解决方式有很多,只要针对老人的需求就可以了。

其实溺爱孩子是不对的这一点老人心里清楚得很,有一句话是:老人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阅历比我们丰富的老人,又如何会不知道其中的危害。

让老人无视这些危害,继续溺爱孙辈的是老人心中的心理缺失。老人之所以会溺爱孙辈的4个心理动机:

1. 恐惧死亡,视孩子为生命的延续

处理关键词:养生

2. 弥补年轻时对子女的亏欠

处理关键词:责任厘清

3. 对生活不满,视孩子为另一个自我

处理关键词:找出不满之处予以满足

4. 缺乏存在感,孩子的依赖让他们自觉有价值体现

处理关键词:尊重以及寻找老年人群体

根据不同的动机,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注意关键词可以找出很多解决方式。例如养生:给老人购买养生书籍、养生食谱,带老人参加一些医院举办的养生讲座...


淅爸育儿记


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遇到过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带孩子。

但是,做为双职工的夫妻俩,确实没时间来照顾孩子,往往都是让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给带着,这就给老人们惯着孩子提供了机会。

惯孩子有两种表现型式:包办型的和纵容型的。包办型的老人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的老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大、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出现老人惯孩子的现象,年轻的父母千万不要指责老人不会带孩子,要肯定老人的辛苦,感谢他们的付出。和老人多沟通,多培养感情,然后再与他们聊一聊惯着孩子的诸多不利影响和危害。并提出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和老人一起执行。

作为父母应该理解老人的出发点,不要一味指责他们惯孩子,应该引导他们多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明确爱和溺爱的界限。

老人也应该让年轻父母主导孩子的教育权,不要插手过多,包办一切;带孩子时也要让孩子多一些自由,多一些尝试,多一些规则。

所以,只有老、少齐心、协力才能做好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工作。


王中王组合


凡事无法两全。

我的孩子是我妈妈帮着带的,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妈就会甩一句 那你别找我带,你自己领回家,愿怎么带怎么带。

我竟哑口无言。

其实唯一最好的解决方法 就是你自己带孩子, 但是你又做不到。

老人牺牲自己自由快活的晚年,帮助带孩子,还要被束手束脚,受到管束。多多换位思考下。

要老人帮忙,却对他们指指点点,指望他们短时内改观几十年的老想法,是不太现实的。

育儿方面,我们有时候会把问题夸大,特别是关乎 孩子方面的事。 别忘了,我们是孩子最爱的人!依靠母亲的最亲近优势,给孩子最大的影响。自己是有原则的妈妈,我觉得孩子成长路上可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可能会走些弯路,但大体是无妨的。谁家没几个猪队友?

在老人做得不对的时候,你每次就和孩子指出,不去驳老人,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就相当于顺便给老人灌输正确的思想了。

尽量圆滑点,可以试试先体谅老人的心情,不开口就去指责。理解他们是爱孩子,告诉他们怎么是更好的做法。

老人也是想为孩子好。只是他们方法不对,持之以恒的影响,有原则的坚持。不争吵,去做 !

我家男人和你男人差不多。首先他就没有什么正确的教育观,没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没有去说服的动力。可以多给男人看看这方面文章,潜移默化的影响吧。不为别的,孩子爸爸还是要有正确的教育观的!

而且男性大多是钢铁直男,让他们去说老人,敢说的基本过于直白,杀伤力都太大!老人哪会生自己儿子的气啊,最后还是觉得儿媳妇不好。我妈朋友是孩子奶奶,被儿子批评娇惯她家孩子,带娃方式不对,给孩子爷爷气的直接甩手不干了。

最后,还是希望你放宽心些!我们努力做个好妈妈,孩子就不会太差。改变不了别人,就先改变自己,用好教育和沟通的方式方法,不要有敌对之心,感恩拥有,一家人和和气气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哇哦玩具


孩子爱跟着爷爷奶奶。说明孩子喜欢爷爷奶奶,当然爷爷奶奶也会尽量满足孩子的愿望。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会觉得舒服。谁不愿意和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呢?别说孩子了,大人也是如此。

我认为,只要不是过度的溺爱。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想想你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爷爷奶奶的宠爱,影响了你长大后的生活了吗?

望子成龙的观念自古就有。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现在又加上一顿忽悠什么别输在起跑线上。从怀孕就开始什么胎教听音乐。还不到一岁的就能去参加什么亲子教育班。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无非是经济条件好了?一些找个噱头忽悠你兜里的钱。还说什么教育观念不一样。现在社会的进步还不是原来的人,一代一代的的在推动啊。看看孙家栋,欧阳自远等等一些大科学家。小时候也没有强调什么起跑线教育。他们今天的成就也是世界瞩目的。

所以不要轻易的把孩子的未来跟爷爷奶奶的宠爱联系到一起。

当然了,如果你觉得老人的做法欠妥。可以心平气和的和老人沟通。不要动不动就把一些错误行为归结到老人身上。

再就是你也可以想办法自己带孩子。但要注意父母是孩子的老师。身教胜于言教。不要你在那里玩手机,训斥着,让孩子关在屋里写作业。这样根本收不到你预期的效果。


陋室听禅


俗话说,隔辈亲,一般都是这样

小孩最好是不要“隔代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

爷爷奶奶带孙子只会是宠爱加溺爱,不能科学地教养小孩,到了七八岁时,父母根本无法管教孩子。

首先要统一思想,说服爷爷奶奶,不行的话就只能是自己带,辛苦一点。



时尚假发


回答这个问题怎么办,我觉得问题还是出在沟通交流上。

爷爷奶奶爱孙子孙女本没错,溺爱孩子惯着孩子真不妥。天下的老人都差不多吧,隔辈亲说的也是老人亲我们的下一代这个事。

与长辈交流沟通是做父母的必须课程,没有交流沟通老人也不会知道父母怎么想的,老年人溺爱孩子也是不知不觉的事情。

我们有什么好的见解好的想法关于对孩子的培养,或者说让孩子继承好的家风传统,这都需要作为父母的和爷爷奶奶去请教,尝尝抱着请教的心里或许事情就能化解说不定还能给老年人一些做法上的启迪开悟。

总体而言,与人相处别说最亲近的父母就算亲戚朋友同事陌生人,也需要开动智慧的大脑了解交流,事在人为的经典语句也刚好能展现你说什么都没有用的含糊逻辑的。

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说是有技巧的,适当的场合心情愉悦的时候是可以沟通交流的。合适的时间是可以由浅入深的沟通的,只有沟通交流上掌握了技巧,才会得到老人家的信任,经常的沟通才会取得主导者地位价值,说什么都有用的时候也就不言而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