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克服拖延?

一段故事一個人生


分析原因

一般都是貪圖新鮮好玩,不願意吃苦,也就是自己的延遲性滿足是比較差的。在瞭解自己的基礎上,加深自己對於改變的動力

瞭解自己

每個人的性格和成長經歷都不一樣,正確認識和看待自己的過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不要自暴自棄,按照自己的節奏不斷進步是最好的

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其實市面上改善拖延症的方法非常多,隨便網上一搜一大把,但是隻有我充分了解自己,才能對應到哪些方法更適合我,效果更明顯。

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會導致不同的工作結果,如果想要戒掉拖延症,就要提高自律能力,正確規劃自己的時間。強迫自己制定每日、每週、每月、每年計劃並

制定計劃

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通過對未來一段時間工作、事項的梳理,進而製作工作計劃、學習計劃,分重要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緊急四類進行排序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身體健康


千曉教育段麗曉


拖延,就是把辦事的時間延長,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把事辦完。在如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下,效率越來越被重視。為了防止拖延時間,可以在手機上制定一個日程表,把每天固定要做的事和臨時接到的新任務統籌安排好。記得我在上小學六年級時學習過一種“統籌方法”。就是如果有兩個或多個事可以同時進行的,應該把這些事安排在同一時間內完成。比如:

想泡壺茶喝。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葉也有了。怎麼辦?

辦法甲: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乙:洗淨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辦法丙: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裡,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哪一種辦法省時間?我們能一眼看出第三種辦法好,前兩種辦法都比較拖延時間。

#杯水微觀#如題,學會統籌安排事務,合理利用時間,可以有效降低 的時間。


杯水斗量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拖延的毛病,這個不良習慣給我們的學習生活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比如它會讓我們非常焦慮、緊張、煩惱易怒、睏倦、甚至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決策力受損等症狀。

既然拖延症有這麼多不良影響,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這個毛病呢?7種方式送給你!



1、找到你拖延的原因,對症下藥。

關於拖延的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5點:潛在的叛逆心理;壓力太大、追求完美;注意力不集中;盲目自信:總覺得時間還早,之後再去做也可以;時間安排不合理

更具體的原因分析,可以參加我的這篇問答。https://www.wukong.com/user/?type=0


2、做好有效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得當,事情的輕重緩急設置的明白,對於任務設置好明確的時間節點,一步步的去跟進,就不會出現最後一刻狂趕項目的情況。


3、列清楚你的任務,並打鉤

將你的任務明確化、具體化,這樣可以時刻的監督提醒自己。當自己完成一項任務時,在紙上勾掉這項內容,這樣會給予自己自信和完成任務的信心和喜悅。


4、尋找專注的環境

我們的注意力很難一直集中,所以在環境上要儘量選擇可以保持專注的環境,比如安靜的咖啡廳、教室等


5、預期和計劃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要實事求是,不可盲目制定

要評估下自己的時間和能力,再去依據實際情況制定計劃。我們在生活裡總是會遇見這樣的情況,自己的計劃總是完成不了,總是累積,總是拖延。這種就是屬於盲目不實際的計劃。


6、要有積極的信念

當自己想偷懶,想拖延的時候,在頭腦中和那個拖延的小人對話,鼓勵他先去做好事情,再去休息,不要逃避


7、設置獎勵機制

研究表明,在完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如果設置明確的獎勵,將會使得當事人有更多的動力和主動性去完成任務。所以給自己設置一些小獎勵吧,比如如果今天能夠寫1000字,那就給自己獎勵一頓小火鍋等。


怎樣,學到了你的拖延症解決辦法嗎?最後一句話送給你:“昨天的拖延,就是今天的悲劇。”所以勇敢地去戰勝拖延吧!你會發現按時/提前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喜悅感!

歡迎關注盧悅!歡迎轉發評論點贊!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

心之助盧悅


眾所周知,拖延是我們實現目標,走向成功的大敵。那麼,如何改掉拖延的毛病呢?可以參考以下的辦法。


  1. 藉助外力監督和約束。當你所處的環境比較寬鬆時,拖延不會有直接嚴重的後果,自控能力比較差的人就容易滋養拖延惡習的生長。因此大家可以藉助外力去逐步改正。有兩種方式:一是到一個有嚴格制度的地方去生活。比如說軍隊,每天的工作、活動安排都有明確的規定,是個可以幫助擺脫拖延毛病的好地方。事實證明,許多有拖延病的人經過服兵役之後,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二是依靠你的親人朋友監督。這需要你下大決心,給自己制定明確的懲罰措施,一旦你有拖延行為,就要受到由你親人朋友實施的懲罰。只要能堅持下去,形成習慣之後,你親人朋友將不會再有因為拖延懲罰你的機會。



  2. 細化你的計劃。有些人之所以會拖延,是因為自己所設立的目標、制定的計劃一時難以實現,一開始覺得偷一下懶,晚點再做也不會影響大局;接著發展到發現時間不夠了,一些看起來不太重要的事都不做了;到了想要做那些比較重要的事的時候,又發現因為前面很多基礎性的工作沒有很好的完成,困難重重,到最後乾脆就放棄了。所以,細化你的計劃是一個有效的辦法。把你的計劃劃分成很多容易實現的部分,並且要給每個小計劃都設定完成的時限,一步步地去完成。



  3. 立即行動。這是客服拖延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只有立即行動,你才能真正擺脫拖延的惡習。把“立即行動”這幾個字寫在你最經常、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不斷地重複,告訴自己,要“立即行動”。


如果對大家有幫助,請點個贊,評論鼓勵一下吧,謝謝!


鎖定遠方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本人十分得瑟的經驗心得,可以完勝拖延症。


這是一個關於游泳的經歷:

如果你去過游泳館,你會發現水溫總是比你期望的要低幾度。這時我總要罵上一句:奸商!就差那麼兩個錢,就捨不得把水燒到讓人舒服的溫度。這時你會怎麼做呢?慢慢適應水溫,一點點的把水往身上撩,一點點下水,但還是涼啊,還是不敢下水,適應了半天結果還是得咬著牙硬著頭皮下水。

我一開始也是這麼做的,後來遊的次數多了,發現這麼做只會延長自己的痛苦。更好的做法是直接往裡跳!你可以先熱一下身,然後不用去試水溫,反正都是涼的,直接往裡跳。你會發現痛苦只是一瞬間,當你游上10米之後就再也感覺不到冷了。你是喜歡痛苦長久一點還是短暫一點呢?

但這還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根本不要去想什麼痛苦,直接開始!事實上我在每次跳水之前都還要猶豫很久,心裡想著水會有多冷,跳入水中會有多痛苦。直到完全掌握了這個方法,那就是面帶微笑像個傻子一樣,根本不去想水是冷的還是熱的,直接跳入水中,然後就可以盡情玩耍了。

假如你打算做某件事,例如戒菸、戒酒、創業、掙錢、開始一段戀情、或者下水游泳,可總是遲遲不肯開始,那麼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開始,

只要這件事是對的!根本不要去想你會遇到什麼什麼樣的困難,遇到困難就解決困難;也不要去想你會有多麼難受和痛苦,這隻會讓你的痛苦延長或者永遠失去一個好機會。


你為什麼還沒開始?其實就差那個微笑的表情和不假思索的一跳啦!拖延毀一切,想太多最後就什麼也做不成。請直接開始,直接開始,直接開始!


八戒快樂戒癮


怎麼克服拖延?

(一)

拖延這個表現為行為性的狀態,在很多情境中到底是不是拖延,是很難界定的。一般來說,如果當這個人無論什麼事情都有拖延的情況,我們才能認定為有拖延的行為習慣。

比如說吃飯,明明肚子很餓,早上拖到晚上,餓的實在是受不了了才吃。上廁所,憋到憋不住了才去廁所。上班就經常遲到,下班就經常不走。如果經常有這樣的情況,我們說有拖延的習慣。

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會有拖延的問題的。

(二)

所謂拖延通常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才存在的,我們用三個情境來解釋。

比如:

孩子寫作業,家長會感覺到孩子在拖延。

工人在工作,領導會感覺到工人在磨洋工。

自己明明必須要做的事情,卻又有一種以拖待變的期待。

1.孩子寫作業拖延,通常是行為上沒有目標的引領,情緒上缺少正向支撐,形成拖延的現象。

孩子在寫作業,本來內容就很枯燥,行為是重複性的,容易疲勞。沒有目標的引領,就會因為心理疲勞而慢慢磨。如果有小朋友等著他寫完字去玩,那麼他寫作業的效率就會提高。

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額外佈置作業,咱們說本來做作業就枯燥,易疲勞,老師佈置的寫完了,家長還要加量,又沒有任何益處,孩子就容易拖延。

也有的家長習慣在孩子做作業時嘮嘮叨叨,給孩子建立了一個負向的情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裡,孩子容易拖延。

2.工人在工作時是受價值引領的,孩子的價值很簡單,感覺開心就行。成年人的價值需求較為多樣化,大部分的工人的價值是有價回報。也有一些人的價值是個人的成長。工人為什麼會磨洋工?利益的分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用任正非的話來說,本來沒有人才,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了。

3.自己明明必須要做的事情,又忍不住要拖延,期待發生更符合自己預期的變化。這個是受個人目標與個人能力的影響的。當我們有了一個目標,如果僅憑自己的能力組織整合資源來達成的話,而這個目標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那麼拖延的可能性會比較小。

如果這個目標與他人相關,而自己又沒有能力整合他人的資源,那麼就可能產生拖延,企圖以拖待變。

(三)

準確的說,從人的成長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是積極正向的。

當我們在某些情境中產生了拖延的現象,需要怎麼樣去應對呢?

1.明確自己在每一件事情中的目標與價值取向。只有自己的目標是清晰的,我們才能知道自己要不要去到那個目標。只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是清楚的,我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到那個目標。也只有我們的目標與價值是清楚的,我們才知道用怎麼樣的行為方式去。

2.完成一件事情後,及時的進行總結以完結這件事情,避免沉浸在對過去事件的主觀影響上。

3.對事件一定要有時間節點的安排,使自己按照既定的時間節點來進行。

以上希望可以幫到您!


博睿迪


如果能解決拖延症問題?首先拖延者先得承認並沒有什麼先天缺陷或者惡靈附體,才導致自己「不能」做事,相反,只不過是難以忍受做這件事的痛苦而已,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是選擇忍受還是不忍受了。

如果打定主意,選擇去忍受這種痛苦呢?

那後面的工作並不難,隨便選擇一種戰拖技巧,下決心執行它。戰拖會、番茄法、GTD,還有各種豐富的時間管理技巧,任何一種方法都不乏成功的先例。只看你有多大的決心去承擔它們背後的痛苦而已。

如果面臨的痛苦超出了個人的承受極限,也不妨嘗試心理諮詢。諮詢師會輔導你做很多情感層面的工作,幫你更好地容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果是認知行為治療師(比如我),還會陪你制訂具體的工作計劃,在完成實際任務的過程中進行暴露體驗和觀察,這些方法我用過多次,確實是有效的。

心理治療中還有一些技術可以加強這一效果,比如設置合理的強化和懲罰,自我監管,認知重構,等等。因為並不是要做心理治療的技術討論,這裡也不展開了。

但我最後還是要說:一切方法都取決於你是否真正下定了決心。對於心意堅決之人,再普通的方法也可以是有效的;而對於那些貌似很想改變,實際對於忍受痛苦還心存猶豫的人(很大一部分拖延者屬於這種),再好的方法最後也逃不過淺嘗輒止,輕易否定的結局。對於這類人群,我覺得通過心理諮詢去澄清自己的內在動機,還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研修所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段胡適先生的留學筆記: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 你怎麼能如此墮落! 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 子日: 吾日三 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看到著名學者、思想家兼詩人的胡適也會為自己的拖延懊悔不已,在忍俊不禁的同時你可能會想:原來名人犯起拖延症來和我們普通人是一樣的,看來拖延症真的是不治之症了。也許你經常因為自己的拖延而飽受痛苦與自責,但是如果你認為拖延症是不治之症的話,那說明你並不瞭解拖延症。而《拖延心理學》這本書,只看它的名字你就會得到這樣一條信息:拖延和心理有關。而這條信息也正式是《拖延心理學》 這本書所要傳達的。

作者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諮詢師,致力於研究拖延25年,長年在電視節目與訪談中公開探討自己對拖延的研究,並提供與之相關的心理服務。有趣的是,儘管兩位專家在此領域深耕幾十年,他們也曾深受拖延的困擾,甚至編造出家中人去世的謊言——就像大多數人曾經做過的那樣,甚至在完成本書的過程中也拖延過,這是作者在《拖延心理學》中所承認的。親自在拖延中掙扎過,又研究了拖延這麼多年,兩位作者的專業程度就不言而喻了。

《拖延心理學》通過收集的大量案例,從認知心理學、精神分析學和神經生物學等方面解釋了拖延行為形成的原因,並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其實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只要能瞭解拖延表面下掩蓋的心理癥結,就能更好地瞭解自己拖延的原因,進而改善自己的拖延狀況,從而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拖延心理學》首先向我們展示了造成拖延的兩大原因:存在認知錯誤以及對時間的誤解。 首先是認知上的錯誤。拖延者普遍存在四種認知錯誤,即恐懼失敗、恐懼成功、恐懼支配以及恐懼親密或疏遠的關係。

害怕失敗的人的心裡存在一個等式: 自我價值感=能力=表現。對追求完美的他們來說, 如果一件事最後呈現的結果沒有達到他們想象中的樣子,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這時他們把“糟糕”的表現,不由自主地代進那個一看就經不起推敲的等式中去,他們要面對的是自己不夠完美,是自己能力有問題,是自己變成了失敗者。這是完美主義者所不能接受的。為了避免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深入探究,他們便會採取拖延的方式來對待一些事情。因為有了拖延,“表現不再等同於能力,因為期間缺少完整的努力。”他們會用拖延來安慰自己:如果我早點行動,時間就會多一些,我就會做的更好。

害怕失敗的心理你可以接受,那麼害怕成功則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了。誰不向往成功,誰不渴望成功呢?怎麼會去恐懼成功呢?對這一類的拖延者而言,甚至連他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問題。事實上,在他們心中,面對成功首先要面對的是一系列的內心衝突。比如,一旦我成功了,身邊的人會增加對我的期待,那麼我的壓力也會增加。就像一個跳高運動員,付出了極大的努力,訓練了很久,當他終於打破記錄後,別人又把橫杆升高了。而拖延讓自己免於承受更大的壓力。再比如,有人認為自己不配成功。這種認知很大程度上源於家庭的影響。經常抱怨你不夠聰明的父母,或者非常優秀的兄弟姐妹,都可能造成拖延者內心的自卑。當他們將要走向成功時,這與他們對自己的認知發生了衝突。於是他們選擇拖延來維持自己很差的認知。

有些拖延者極其反感生活中出現的規則,這些強制性遵守的規則讓他們深受被控制的苦惱。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掌握自己的生活,以此增加內心增加的安全感。而有一些規則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要遵守的,比如,上級安排的任務我們要及時完成。而這一類的拖延者反感規則,規則讓他們感受到到拘束。遵守意味著“屈服”,意味著失掉尊嚴。在他們心中也有一個等式:自我價值感=能力(具有獨立性,反對受控制)=表現(通過拖延,我說了算)。因為有了拖延,拖延者得以捍衛自我價值感和尊嚴。

人的社會性決定了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體。而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對親密或疏遠關係的恐懼,也會造成拖延症的拖延。恐懼疏遠的人需要與他人聯繫在一起,才會感到更有安全感。一旦讓他們獨自完成一件事情,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焦慮,認為自己不可能成功地單獨行動,於是他們會退縮。而拖延,就是他們用來保護自己的最好工具。恐懼親密關係的人,害怕太近的關係會使自己心力交瘁。如果對方認為“我們”關係很近,那麼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侵犯“我”的利益了。或者對方好像永不滿足,要求越來越多,“我”感到很不舒服。當意識到這種情況將要發生時,不喜歡親密關係的人往往就會拿起拖延的武器,以期能夠推遲甚至阻止這種情況出現。不管是恐懼親密還是恐懼疏遠,拖延都保護拖延者的心理舒適區不會遭到動搖。

除了存在心理認知上的誤解,拖延者的另一大問題是對時間的誤解。如果拖延著內心裡的時間與鐘錶上的時間不符,你就會聽到類似“不是還有明天一天的時間嘛,著什麼急呀”的說辭。 可以看出,拖延者內心中的“一天”要比鐘錶上的“一天”更多,所以他們不著急。這種情況下,拖延者自己獨立完成一件事情還可以忍受,如果是與他人共事,這無疑會給他人帶來困擾,而拖延者本身也將承受更多的壓力。事實上,拖延者的主觀時間與鐘錶時間相差太多的話,這也與心理有關。

清楚了拖延的根源後,再對症下藥就比較容易了。《拖延心理學》也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但是在實施這些方案前,你還需要注意幾條原則,這幾條原則在幫助你克服拖延時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改變是一個過程。

改變要經歷“關注問題—準備解決—採取行動”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不要為自己沒有立即採取行動而氣餒,每經歷一個階段都是一次不小的進步,這也是一種成長心態。

內心抵抗時詢問自己:

是什麼讓我感到特別不舒服?我是否正在面對某些我過去一直不想面對的事?當你認清自己內心牴觸的根源時,你的理智會迴歸,你就會自動對自己的抵制心理 採取反擊了。

接下來是真正的解決方案:

武器:制定明確的目標與可行的計劃。

不明確的目標舉例:我明天要把今天沒做完的事情做完。 明確的目標:今天我沒有寫工作報告,明天我要把它寫完。不可行的計劃舉例:我打算下午用兩小時自學完40頁數學教材。可行的計劃:我下午要用兩個小時自學完20頁的數學教材。要注意,明確性與可行性是兼備的,並不是只具其一即可。

方法A:學會判斷時間。

做計劃可以很好幫助拖延症慢慢接受客觀時間。《拖延心理學》裡介紹了“非計劃”的計劃方式。“非計劃”用來寫下你今後一週必須要做的事情,在那些你預料可能有其他事情發生的時間段,只做好標記即可。將安排好的事情與日常事務(如購物、打掃房間等)還有娛樂活動等都寫進去。注意一點,不要將你有很大可能會拖延的事寫下來!比如你應該寫一篇論文或者要把工作總結寫完,這樣你應該達成的目標不要寫下來!等你列完一週的“非計劃”後,對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去實現你的目標,你就心中有數了。當你在實現你的目標時,每工作半個小時就在表上塗掉半個格子,用來記錄你的實際完成情況。這會幫你把注意力放在已經做了多少上,會給你帶來成功的經驗。並且一週結束時,如果你只花了一個小時在目標上,你就沒有辦法欺騙自己。而如果你花了五個小時的話,你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成果。

方法B:學會接受與拒絕。

當你因為羞於開口尋找幫助而開始拖延時,你就需要開始反思自己了。依靠別人的幫助並不意味著自己的失敗,世界上沒有人只憑自己就能做好所有的事。 所以去找到支持你、有能力幫助你的人,去尋求他們的幫助。同時也要接受挑戰。當自己面對新的挑戰而想退縮時,思考新的挑戰是否能讓自己增長知識?是否有助於自己的發展?我們同樣也要學會拒絕拖後腿的事情。當你打開電腦工作時,你真的必須要清理你的書桌嗎? 同事請你做一件事情時,你真的每次都要答應嗎?是否幫助他的過程讓你感到煩亂,甚至自己的工作進度也受到了影響呢?要學會對一些無法幫助自己前進的事情說“不”。

方法C:讓運動開啟積極性。

運動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還可以引起人的積極情緒,也有利於大腦的成長,這是科學所能證實的。你可以加入一些音樂與舞蹈來調劑運動,也可以與朋友結成夥伴一起運動,來緩解運動中的無聊。剛開始運動的時候也要一點點的進行,不能操之過急,超負荷的運動量不會起到任何有意義的幫助。《拖延心理學》還給出了運動大腦的方法。不管是身體運動還是大腦運動,這些都對我們克服拖延有積極的意義。

拖延症並不是不治之症,解決拖延的過程也不併不艱難,相反,拖延症很容易解決。而解決拖延的過程,實際上是瞭解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只有你正視自己內心的問題,並試著接受自己,你才能與自己成為朋友,才能在學習與工作生活中發揮更多的積極性。正因為我通過了解拖延進而瞭解了自己,才能在拖拖拉拉看完《拖延心理學》的前半部分後,毅然決定改變自己,迅速讀完下半部分,並及時寫下這些文字。拖延症,一點也不可怕。


望長歌


拖延,即把重要的和有時間限制的事情,推到其他時間去做的不好習慣。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對一些即將要做的事有些厭煩、畏難,這種情緒包含著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衝動,讓我們想用一些無關緊要但快樂的事來代替,比如該寫項目報告了卻想上衛生間;該做數學題了卻摸出手機刷屏;該給老丈人打電話拜年了突然想起來肚子有點餓要先吃點東西等等。

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針對大學生拖延的調查顯示,大約77%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其中49%認為自己一直都拖延。拖延症嚴重的情況下會對個體的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個體會感受到強烈的壓力感、負罪感、自責,不斷自我否定和自我貶低,同時可能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進一步的拖延行為。

一旦出現拖延,需要引起足夠重視。改善拖延可以試試以下的一些方法:

積極心理暗示。一些人張口閉口“我有拖延症”,這樣的標籤影響自我評價,還會成為拖延的藉口。人的天性中都有懶惰和對陌生事物恐懼的特性,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拖延,重要的是發現自己想拖延的時候,重複對自己說:“我能立刻開始做!”

克服失敗恐懼立即行動。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逃避壓力、焦慮擔憂失敗、無法完美就會受批評等原因而在任務面前躊躇不前。做事情只有邊做邊修正才會越來越好,原地幻想或者恐懼永遠是零,會帶來更大的恐懼。需要拿出勇氣和魄力立刻行動,從任務容易入手的地方開始一點點突破是個不錯的方法。

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時間。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是影響不大、對時間要求不高的小問題,有些卻是突發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大問題。把所有任務分成急重、重不急、急不重、不急不重四類依次完成,始終把時間用在做最重要、最緊急的事情上。

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科學規劃目標任務。把目標完成的大限時間分成三段,設立近期、中期和遠期目標的時間表,設立各個階段的目標。然後把各階段目標細化成一個一個的任務,每個任務需要設定得可測量可控制,比如你設定的任務是“每天運動”,就不如“每天健走30分鐘”更可測量可控制。

要對自己“無情”一點。不給自己留太多的時間完成任務,逼迫自己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心理專家尼爾.弗瓦爾研究發現,給自己較短時間做事的人總能給自己留些時間放鬆調整,反倒是那些留出充裕時間來做事的人幾乎天天都忙忙碌碌卻效率低下。

尋求專業的幫助。如果以上自我調節拖延的方法不奏效或者實施困難,可以聯繫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來專業輔導解決。


心理專家劉愛民


關於拖延,先給11個動力學方面的解釋,當然了,我給自己20多個解釋也改變不了我自己拖延的這個情況。

1.最高級別的解釋——存在: 所有的拖延在象徵級別都是在拖延死亡。

2.自戀。

3.分離焦慮: 完成一件事相當於永別,激活早年分離創傷。

4.認同:認同早年客體(模仿)。就是學習某個家庭成員的拖延行為。

5.賦予力斷果決或雷厲風行某種“殘忍”的意義。

6.對小劑量自責成癮。

7.力比多化。拖=擼

8.對當年要求我不拖的那些人(爸爸媽媽,學校老師要求我們抓緊寫作業)的對抗。

9.反認同(認同爸爸媽媽的潛意識)(很勤快的父母有很懶惰的孩子)。

10.防成功於未然。

11.把了結一個事物的能力外包給他人。對客體的邀請。意思就是,我對你說我很拖延,請你幫幫我,意思就是我把我自己應付自己拖延的能力外包交給你。

這個提問下的所有答案都是有意義的,不管能不能對你起到幫助,都能讓我們的思維更加全面,少一些死角。

關於克服拖延,個人有三個想法:

1.那些你真正喜歡的事,比如你愛看的電影,你愛打的遊戲,你愛的姑娘,你是不會拖延的。

2.工作中的拖延,如果能在 deadline 之前完成,那麼可以寬容一點。

3.如果你抱著克服拖延的心理去對抗拖延的話,那麼你不會成功的,對抗拖延會消耗你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精力,坦然面對和接受自己的現狀,再圖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