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開闊


我一直很慶幸自己生在一個重視知識的家庭。


父親母親都是農民,稍微識得一些字,但據母親自己說,她的外祖家就一直重視讀書這件事,她的母親從一戶地主家嫁到另一戶地主家,從小也是識字的大小姐,可惜後來解放了,本來不錯的地主,就那麼完蛋了,因為地主成分不好,解放後舅舅他們連讀書都成了難題。


我母親因此不得不被送給別人當童養媳,條件是對方保證要送我母親讀書。


我奶奶答應了,可只給讀了一年,就不讓讀了。


母親只好把讀書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那個年代的人們,眼界是純淨的、單一的、或者說,是狹隘的,他們沒見過世面,也很少受外界的干擾,一旦認準了一條真理,就會朝著這個方向勇往直前。


我母親認準的真理就是要送孩子讀書,彼時但凡有點學識的人,都能在縣城謀到一個好職位,平時穿著中山裝或是大蓋帽(公安)下鄉視察,好有官威!


我母親的一位遠房堂兄,似乎是初中文憑,他在縣城稅務局當一名小職員,但這在他們家族及至整個村莊,已是無比榮耀的事,在眾人眼裡,那已是“官”。


我母親每每遇事拿不定主意,必定要去請教他,儘管去一趟縣城需要換上乾淨的衣裳,花上大幾毛錢的車費,相當的麻煩。


在這種心境之下,讀書成材最好能當上官,自然成了母親唯一的理想與追求。所幸最後她也得償所願,她培養的六個孩子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讀書本是件好事,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近幾年風氣有點變了,許多父母十幾年來省吃儉用送孩子讀書,最後竟不如隔壁小學沒畢業的孩子賺錢來的多。


生在物質貧瘠的年代,把物質放在第一位是必然的。


從前,在鄉下人眼裡,當“官”這件事之所高尚無比,是因為它有超越現實生活的一面,譬如每月有工資領,有從農業轉非農業的“皇糧”,還有單位分配的宿舍,等等,這些都是鄉下人努力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優越生活。


但市場經濟最後的結果,就是物質本身價值已不是體現價格的唯一標準,價格的波動,有著其他很多方面的因素諸如供求關係、自然災害、人為因素都是其變動的原因。


所以,讀書由“唯一”通往成功的道路變成“之一”,“讀書無用”這話漸漸從許多送孩子讀書的父母口中說出來。


我母親當然也是其中一員,當她發現她的子女讀完大學出來,工資竟不如隔壁二年級畢業的收入高時,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唸叨著,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送你們去讀書。


又有一段時間,她在我哥哥家帶侄兒,接觸了更多各式各樣的人,那些婦人有的孩子是經商,有的孩子是當官,也有孩子是賣菜,彼此之間形成鮮明的對比,自然,母親思想的包袱更多是的來自物質層面的衝擊。


我現在想來,母親那段時間心理必定受到很大的煎熬,她這輩子靠自己的努力,無論在大家族裡還是在村裡,都算是活出屬一屬二的樣子,她一直是驕傲的,甚至是得意的。


沒想到有朝一日,她突然看到外面有那麼多人超過她,超過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她發現自己竟然無能為力了。


且不說年紀已大,即便再年輕三十年,她也沒能力應付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


她此時看到的東西多了,接觸的信息量大了,知道人並非單一的,眼界也算是開闊。然而,堅持了大半生“讀書才是唯一出路”的信念卻動搖了。


我有時想,古時統治者閉關鎖國,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當百姓知道的少,思想就單純,自然就好控制,人人都覺得自己生活得很是幸福,就像舒淇演的那部《健忘村》,村民沒有煩惱,天天就知道挖寶。


要麼大家生活水平均低下,沒有競爭就沒有傷害;要麼社會發展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物質已不是剛需。


信念這東西,似乎是最底層和最高層才能最單一。


最底層是因為知道的少,心中沒有可比性;最高層是已經達到一個境界,明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或者說已經不在意了一切。


而世間大部分的人,幾乎都在中間部分,一輩子活在混沌當中,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擺在自己面前無數條路,霧濛濛的一片,看不到路的盡頭。


既然最高層不容易達到,那就回歸最底層。


因為,返璞歸真,才是最高層和最底層的同一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