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傳導”和“骨傳導”

有了中耳“變壓器”,起到阻抗匹配作用,使聲波能夠順利地、幾乎無損耗地傳入內耳。又因為圓窗膜的緩衝作用,保證鐙骨底板在卵圓窗上自由振動。讓我們再深入瞭解一下聲波在中耳、內耳的實際傳導過程。外界聲波(空氣振動)送入外耳道後,不停地敲擊著鼓膜,使鼓膜也產生振動,它的振動頻率一般與聲音頻率一致,但其振動模式則因聲頻不同而異。早在1941年,貝克賽就發現鼓膜並非像活塞一樣在整個表面有同樣振幅的振動,而是靠近鼓膜下緣的一小片區域振幅最大,到了鼓膜上半部振幅減低到1/15左右。1970年信道夫採用激光全部攝影技術進一步研究了鼓膜的振動模式,證明鼓膜振幅只有(7~14)×10-5釐米,

而且鼓膜的振動不是均一的,而是分成幾個小區,各自以幾乎獨立的模式而振動。鼓膜振動通過聽骨鏈傳到卵圓窗,本來寂靜無聲的內耳迷路就被驚動了起來。迷路外淋巴液的液體波動又傳給內淋巴液。位於內、外淋巴液之間的基底膜以及在它上面的毛細胞也隨著振動起來。我們已經知道,毛細胞的靜纖毛是穿過網狀層並嵌入蓋膜之中的,蓋膜是個既有黏滯性(含膠狀基質)又有一定彈性(含有許多斜行纖維)的結構。但總的來講,蓋膜的黏滯性比較大,傾向於緩慢運動,對快速運動阻力比較大。

相比之下,基底膜富於彈性。因此在液波傳過程中,基底膜和蓋膜的運動在時間上有先後差別。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由於在液波運動過程中,基底膜在近蝸軸一側,以骨螺旋板處的附著點為運動軸呈上下往復運動,這樣便使夾持於蓋膜與網狀層之間的靜纖毛受到了力的牽扯,發生機械變形而彎曲,這就是纖毛的剪式運動。當毛細胞的纖毛受到振動而變形彎曲時將發生一系列電、化學等生理過程,最終產生神經衝動或神經興奮,

經由聽覺神經逐級傳向大腦而產生聽覺。由上可見,聲波從外耳、中耳傳導到內耳淋巴液以基底膜,只是振動形式的變化,即由空氣振動變為中耳結構的固體振動,再轉化為內耳淋巴液的液體振動,這一系列屬於物理的機械波動傳導和能量傳遞過程。所以我們把外耳、中耳以至包括內耳淋巴液、基底膜在內,都算作傳聲裝置。而毛細胞及其所分佈的神經末梢、前庭蝸神經直到大腦皮質算作感音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