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关前,如果张飞战吕布的时候,关羽没有主动出马,张飞还能再坚持多少回合?

请别对我说no


这个问题的问法,似乎把在虎牢关和吕布一战的张飞,归于落败或者下风的一边了。按说吕布是小说中的第一武将,张飞打不赢或者略输给吕布也是正常,但是《三国演义》里,提到关羽上前助战,也没说张飞落于明显的下风或者即将被击败呀?当然,有朋友会说,根据原版《三国志通俗演义》,张飞的枪法散乱,关羽才上前帮忙的,不过,这里讨论的是《三国演义》。在小说中,吕布仍然是第一武将,张飞是单挑王,二人相斗,很难分出胜负的。实际上,吕布和张飞打了三次,分别是:

第一次: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第五回》

第二次:

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第十四回》

第三次:

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第十六回》

这三次除了张飞醉酒那次,吃了小亏外,其他原文都明确说了,不分胜负收的场。而且,张飞醉酒,吕布也不敢相逼呀。那么假如虎牢关前,张飞和吕布打了五十回合后,关羽没有主动上前,张飞能支撑多久呢?



有三种可能,第一可能是,交手一百回合以上,张飞落败撤退。前文说了,吕布和张飞二人武艺是难分高下的,由于吕布第一将的设定,张飞不可能赢吕布,但是吕布要赢张飞也不太可能,唯一可能出现张飞落败的,就是马匹问题。张飞骑的是属于普通马,吕布可是赤兔马,不说速度,单单耐力就要好很多。那么为什么说要一百回合以上呢?参考许褚战典韦,许褚战马超,马超战张飞,都是差不多一百回合后换马再战,可见寻常马的上限也就在一百多回合左右。因此,即使张飞会落败,那也是一百多回合开外的事了,而且不是武艺不行,是马匹不行。



第二种可能,吕布和张飞大战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还是平手收场。吕布虽然是第一武将,但是纵观他的战绩:

河内名将方悦,不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下;穆说被一合刺于马下;武安国战不十合,被吕布砍断手腕;公孙瓒不数合败走;三英战吕布;《第五回》

吕布数回合击败夏侯惇;《第六回》

许褚战吕布二十回合,随后典韦两夏侯李乐一拥而上,吕布败走;《第十二回》

吕布战袁术部将李丰,三合刺伤其手;《第十七回》

所以,不要说阵斩名将这种高难度的单挑,阵杀二,三流将领,吕布也缺乏这方面的战绩,甚至不如后来张飞来得多。由此可见,吕布的武艺精湛,也不乏机巧,但是缺乏“一击即杀”的果断,这也和他的性格类似。所以,就算张飞和吕布单挑,最后落了下风,也不代表张飞就会落败,再说张飞还有“狮吼功”没有发威。因此,在扣除马匹耐力的情况下,二人大概率还是平局收场,不管多少回合,估计还得进入夜战。



第三种可能,张飞和吕布两败俱伤,特别是张飞是主动对战吕布的,而且一上来就是“三家姓奴”的叫嚣,可见张飞一点不怕吕布,而且吕布后来遇到张飞,连对方醉酒都不相逼,可见吕布心虚了。这里除了吕布后来状态下滑之外,可能还有张飞打法属于不要命,大开大合有关,因此一旦张飞落入下风,危机之时,就会发动“两败俱伤”的技能,估计吕布自己都觉得未必没把握躲得过。若如此,不会撑多久,二人一起受伤被各自的人马救回。


大飞熊骑士


张飞可以坚持一千个回合不败,但是也胜不了吕布。

张飞与吕布大战前,吕布已经刺死了张杨部将穆顺,斩断了孔融部将武安国的手腕,数个回合又击败了公孙瓒,十八路诸侯对于吕布毫无办法。



这个时候张飞出场了,要注意张飞是主动挑战吕布的,张飞在吕布追杀公孙瓒的当下,上前挡住了吕布的方天画戟,救下了公孙瓒,同时单枪匹马与吕布斗起来了,一边打,还一边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可见张飞完全就不怕吕布。

接着张飞与吕布斗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看到张飞无法取胜,才上前帮忙的,并不是张飞落败了,如果是张飞落败,在一边观战的关羽和刘备早就上了,要知道三人可是结拜兄弟,同生共死,如果张飞就这么败了被吕布所杀,三兄弟都会上前找吕布拼命。



张飞只是没有取胜,打仗是以取胜为目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可以算是刚出道不久,急于立功,不管是单挑还是群殴,只要能打败吕布,杀了吕布,都是立功,谁管是一打一,还是三打一,反正当时刘、关、张三人又不出名,又没有名声,不用顾忌那么多,先打了再说。

吕布虽然是天下第一,可是刚出道的张飞,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而且张飞都是拼命三郎的打法,也就是两败俱伤的打法,吕布要是能捅张飞一画戟,自已同时也要被张飞刺中一矛,吕布难免投鼠忌器,畏手畏脚,张飞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这样子打下去,吕布完全占不到便宜。



这在后来的小沛之战中,也能看出来,张飞在小沛也与吕布打了一仗,当时张飞夺了吕布的一百五十匹好马,吕布来找张飞算帐,张飞亦针锋相对,一点也不怕吕布,两人又打了起来,这次两人战了一百回合,还是不分胜负。

这样算下来,张飞在虎牢关与吕布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小沛与吕布大战一百回合还是不分胜负,就算是张飞与吕布大战一千回合,我看也是不分胜负,道理很简单,吕布虽然天下第一,但无法拿下张飞。



并不是说吕布排名天下第一,就一定能击败张飞,两人单打独斗的话,吕布是无法击败张飞的,已经有了两次的例子,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

1、年龄原因。吕布比张飞大15岁,吕布早已过了颠峰期,而张飞正值壮年,精力充沛,两人的武力由于年龄原因比起来是旗鼓相当,吕布无法击败张飞,同样,张飞也无法击败吕布。



2、勇猛原因。吕布有“三英战吕布”和“曹营六将战吕布”,张飞也是独斗吕布五十回合和一百回合不败的记录,张飞同时还有独斗曹营八员大将,亦是不输吕布。

3、吕布怕死,张飞不怕。张飞屡次与吕布大战,从不畏惧个人生死,凭着勇猛,谁都敢打,但是吕布不同,吕布如果在战斗中发现有危险,就会立即逃走,绝不恋战。



4、张飞耐力好,越战越勇,吕布耐力不如张飞。张飞能与吕布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并且精力旺盛,张飞也曾也与马超大战二百三十个回合,也是不分胜负,并且还挑灯夜战,整个一天从早上打到晚上,这要是普通人,谁受得了,可是张飞可以,反而是越战越勇,时间越长,战的回合数越多,张飞越是不落败。

所以如果张飞与吕布单打独斗的话,吕布是胜不了张飞的,同时张飞也无法击败吕布,维持平手,让他们打下去的话,张飞可以坚持一千个回合。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虎牢关之战时,如果关羽不上去,张飞和吕布至少也是再战五十多合不分胜负。

很多人认为在虎牢关之战时,关羽是因为张飞不是吕布对手才上去帮忙,这个看法并不正确。在《三国演义》里如果真的不敌一般是写明的,比如韩当战张虎时,两人打了二十多合以后,陈主见张虎力怯,于是上前助战。还有曹洪对马超打了四五十合以后力气不加,刀法散乱。

而在张飞对战吕布时,两人打了五十多合以后则是不分胜负,这个很明显此时两人还是势均力敌。

这也可以在吕布夜袭徐州之战得到验证。刘备和纪灵在盱眙对峙时,留守徐州的张飞和曹豹起了冲突,曹豹勾结吕布袭取了徐州。张飞因为酒醉未醒,不敢和吕布力战,而吕布因为知道张飞勇猛,也不敢进逼,被张飞突围而去。

吕布和张飞此前只有在虎牢关打过一次,如果吕布在五十多合就能占到上风,那么此时张飞状态不佳,正是可以杀死对方的好机会,以报多次羞辱之仇,但是吕布选择了退让,显然是对张飞有所忌惮。

而张飞在逃出城以后还敢回来,在城下招呼大家跟自己走,也全然没把吕布放在眼里,显然在虎牢关下两人应该是差距不大,最起码张飞能对吕布构成相当的威胁。

结合后来张飞和吕布在小沛大战一百多合不分胜负看,即使此时的张飞武艺较之前有所提高,在虎牢关下他再打上五十多个回合也没问题。


不沉的经远


张飞虎牢关前,与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不分胜负,不分胜负,不分胜负,不分胜负……。在徐州,与吕布酣战一百余合,也是不分胜负,是不分胜负,不分胜负啊!!!!书中哪儿说张飞露了败象或抵敌不住???老是说关羽夹攻是因为张飞抵不住!张飞战吕布不是为了表演,不分胜负不是需要的结果,夹攻是为了打败吕布!你们是怎么看书的?理解力太差了,还要误导别人!


无为子41341478


虎牢关前,张飞战吕布时,如果关羽没有主动出马,那张飞还能坚持多少回合?



哈哈,那就太不够意思了,关羽还能称作义贯千秋吗?虽然罗贯中先生是大师,但后面的华容道、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出五关、斩六将等等,甚至连张飞之死、刘备伐吴都得另构思、重设计,不说绞尽脑汁的构思,光那个研墨蘸汁,极难把握的挥毫艰辛,想想都不寒而栗,损失多大啊,不把罗先生整爬下?



那次吕布最先跟公孙瓒交手,几个回合后,公孙瓒败逃,张飞出于一种自然本能,丈八蛇矛一挺,架住刺向公孙瓒的画戟。按照三国演义描述,张飞、吕布战过五十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了,把马一拍,挥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上前助战。这里写关羽主动助战,以及刘备挥双股剑参战,其中都隐含了兄弟情义,因为张飞的武艺,关羽心中有数,能打五十合还没分出输赢,说明对手很牛逼。同样,关羽、张飞的武力,刘备也一清二楚。



如果张飞、吕布战过五十合,胜负未分之际,关羽像普通人一样,仍然傻看热闹,说明关羽平时不关注张飞,那时候的武艺,就是立身之本,是发展、进步、立功、创业的基础,关羽对张飞不闻不问,估计关羽自己的武艺,也强不到哪里去,这是对人物刻画的影响。就事论事的话,张飞再坚持至少二三十合,不是啥大问题。因为,张飞后来还有战吕布一百合,不分胜负的记录。



其实这很正常,吕布的年龄,比刘备、关羽要大十岁左右,出道自然也早一些,人的成长需要过程,而且,吕布的环境要好于刘备、关羽、张飞,经见的世面、历练的场合,都比刘关张优越。在一定的时期内,吕布能力强过关羽、张飞是很自然正常的。但是,岁月流逝,日月更替,人才迭现,英雄辈出,那个第一被替换,被突破,也是必然的、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再强再猛也不例外。



比如,自视甚高、从不服人的关羽,一开始瞧不起庞德,但一场百十合大战,打不赢对方后,不得不低下高傲头颅、自嘲地说“庞德真吾敌手矣”。就拿最牛的吕布来说,除三国演义中,吕布被部下宋宪、魏续,乘睡着时绑缚,献给曹操外,史料中还有一种说法 : 在最后时刻,吕布很丧气地要求部下,把自己杀掉、或者绑起来去投曹操,但部下不忍心,拒不执行,吕布无法,只好自动走下城楼,任曹军把自己抓获。



这说明,白门楼就是上帝给吕布设定的归命楼,不仅仅军事上一败涂地,也是武力威猛走到尽头。无可奈何花落去,强大早已属他人。曾经的雄霸一方,已成昨日黄花,三国第一猛将,就此让出位置,不论吕布,还是粉丝,都没法挽留,只有留下感叹和遗憾。(631)


流誉后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在民间最津津乐道的一个桥段。这个情节充分说明了吕布是如何被称为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即使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关羽、张飞这种万人敌,和大哥刘备一起依然不能拿下吕布。可见温侯武艺之高。但是之后吕布也和三英之中的张飞有过几次交手,那几次温侯的表现可就没有虎牢关前如此神勇了。因为张飞和吕布的武艺实际上也没差太多。

那么当时虎牢关前为什么会是三英战吕布呢?是因为张飞先上去与吕布交手,之后关羽担心三弟支撑不住才上前去支援张飞,再之后的刘备亦然。那么,如果当时关羽不上去支援,张飞能在吕布手底下撑多久呢?以下依据演义内容做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来情景再现一下。

虎牢关下,旌旗猎猎,十八路诸侯兵强马壮,看起来别有一番威风。而一员猛将是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逼的一群当世豪杰束手无策。而我们的张三爷嫉恶如仇,眼看着这三姓家奴鼻子都要上天了,顿时按耐不住拨马便战。


双方状态

好,就是这个时刻,我们分析一下双方的状态。张飞本身是一个正义感很强、嫉恶如仇的人,而且特别看不起吕布这种不仁不义的三姓家奴。吕布呢,虽然反复无常,但他是一个真小人,是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做法感到一丝羞愧。此时他刚被董卓收服,要钱有钱、有马有马,可谓春风得意、志得意满。出于对自己无双武艺的极度自信,他与张飞一样是战意滔天。战斗意志,满分。

双方状态那就更不用说了,张飞一直在养精蓄锐,而吕布虽然是先前与方悦、武安国、公孙瓒打了一小会但是状态仍是体力充沛。但是装备上吕布优于张飞,主要是马快。


所以综上,此刻双方的状态都是属于极佳的。下面我们看看原文来分析一下。

原文描述《三国志通俗演演义》第五回: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 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这里能明显看出来,关羽来上前支援的时候,张飞并没有显露颓势。与之前的那些将领不同,张飞上前与吕布连斗五十回合是势均力敌的,双方都无法快速拿下对方,战局是呈现僵持状态。那么,关羽不来支援,张飞还能支撑几个回合呢?我们看看之后张飞和吕布正八经的交手情况。


其余交战《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张飞挺枪出马曰:“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布骂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

虽然虎牢关以后吕布与张飞又有三次交手,但是只有这一次是双方状态差不多并且很正式的交手。吕布夜袭张飞那次,张飞醉了。水淹下邳那次,吕布太慌张。所以这次在沛县,张飞抢了吕布的马,吕布怒气冲冲的来找张飞要马时,双方都是有高昂的战意,状态也是差不多的。


从这我们可以发现,张飞和吕布在虎牢关是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在沛县则是一百多回合依然不见胜负。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知道,在虎牢关即使关羽不去支援张飞,他也至少能在吕布手底下支撑到一百回合。



最后,那么一百回合也只是不见胜负,多少回合张飞能支撑不住呢?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虎牢关时双方都没有场外干扰,都是巅峰期。张飞与吕布叮叮当当的打到了一百多回合,双方依然战意不退,这时候就要拼体力和战斗技巧了。虎牢关大战那年,张飞是二十多岁,而吕布已经接近不惑之年了。所以体力上张飞是略占优势的,再撑一百回合不是问题,一百回合后才会显出颓势。


但是吕布年近中年,比张飞多活了那十多年不是白长的,再加上吕布本身武艺就高于张飞,战斗技巧肯定占优。所以张飞的体力能支撑的一百回合与吕布的优势的战斗技巧相抵,差不多六十回合张飞就会显露颓势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了。一旦显露颓势,败退是很快的,六十回合折个中基本上再来三十回合张飞就坚持不住了。

所以综上所述,虎牢关前如果关羽不来支援估计张飞还能再打一百四十多回合。

你是如何看待张飞战吕布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张飞的武艺并不比吕布差,之所以虎牢关前拿不下吕布,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武力值是一个曲线,是波动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武力值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年龄、状态、心情、身体情况,甚至吃没吃饱,天气怎样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发挥,这就像有些顶尖的运动员也不能保证每次比赛都拿金牌是一个道理。


张飞和吕布的第一次交手,是在虎牢关前。当时的情况怎样?

咱们看书上怎么说: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 燕人张飞在此!”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

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张飞和吕布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这时关二爷怕三弟有什么闪失,上来助战,使得张飞和吕布的单挑到此结束。

这个时期的张飞,还属于初出茅庐的状况,还没有和任何名将有过交手记录。

虽然张飞的性格是谁也不怕,但毕竟临敌经验不足,虽然血气方刚,但在细节的处理和技巧上,火候还嫩,基本上是凭借本身的武艺和好斗的本能在和吕布作战。


而此时的吕布早已名满天下,谁不知道吕温侯的本事?

所以一个在巅峰,一个尚青涩,这是张飞在虎牢关拿不下吕布的原因。

第二次张飞和吕布过招,双方都没有用上全力,只不过意思意思。

这是因为吕布袭击徐州,于道义有亏,虽然吕布本身就不怎么讲道义,但毕竟之前是刘备在危难之中收留的吕布,吕布多少也有感激之情。

而趁刘备不在偷袭徐州,总会有点心理阴影。

书中描写这次战斗也很简单:“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

张飞酒醉,吕布也怕张飞拼命,所以两人没有怎么过招。

这说明经过虎牢关一战,张飞给吕布留下了心理阴影,在吕布心中,张飞是一个和自己能力至少相差不大的将领。


第三次打斗,是张飞抢了吕布的战马,两人相斗一百多回合不分胜负。

这一次双方都是憋足了劲要分个高下的,是两人体力、斗志均在巅峰时的一战,双方打平,说明张飞和吕布基本上没有什么差距,谁也胜不了谁。

现在回到问题本身,虎牢关如果关羽不帮忙,张飞能坚持多久?

我个人感觉,在虎牢关,张飞还不是吕布的对手。这个时候的张飞,对敌的经验太少,这是致命的弱点。

而吕布当时正值巅峰,关羽之所以上前帮忙,一定是做为行家的关二爷看到张飞力有不逮,至少有了吃力的迹象。

一般情况下,二爷很少主动去帮三爷对敌的,这样做太丢份了。


所以二爷帮忙,必须是有原因的。

但是书中写二爷上前的时候,没有说三爷的枪法已乱或者大汗淋漓之类的话,也没说其他诸侯看出了什么。

说明只有二爷这种大行家才能看出来,这种吃力应该还是初始阶段,凭张飞的力量、武艺和决心,再战个一百回合,还是可以的,但一百回合后,随着体力的下降,经验的不足,最终还是要败的。

歪眼小史工作室


刚日读史


\t我始终认为,罗贯中对刘备集团是高级黑。比如这场三英战吕布,那本身就是把关羽张飞这两位猛将给黑的不成人形。那个年代斗将,哪有三个打一个的呢?我认为张飞单挑吕布,是不成问题的。<strong>

\t吕布被公认为三国第一猛将,这一点我十分质疑。

因为我完全看不到吕布有多少著名的战绩,在演义中,吕布唯一出彩的地方,可能就是三英战吕布这一场大战。后来他杀掉董卓,连李傕郭汜都打不过,弃城而走,四处流浪。

到了徐州也挡不住曹操的猛攻,随后便被杀掉了,所以吕布的战斗能力,光靠罗老先生的吹捧,实在是有些单薄。在演义中,丁原因为有吕布在身旁保护,所以压根就不惧怕董卓。这种情况现实吗?

当时丁原在董卓的地盘上,身边只有吕布一人,难道他不怕刀斧手群起而攻之吗?在吕布投靠了董卓以后,董卓更是夸赞自己有了吕布,那夺取天下就太容易了。这也是一种侧面描写,为什么罗先生不写一点吕布的实际战例呢?因为没有。

\t张飞是万人敌,这是历史上公认的事实。

张飞的战绩那说起来可就太多了,从一文不名地跟着刘备开始,张飞就屡建奇功。尤其是当阳长坂坡上,张飞带着几十个人,居然挡住了曹操的十多万大军,这是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的。在刘备攻打雒城吃紧的时候,张飞跟诸葛亮分兵入川,攻城拔寨,义释严颜,实在是粗中有细的一员猛将。

\t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瓚,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三国演义》

在巴西大战中,曹魏大将张郃前来与张飞酣战,被张飞击败,这都是事实存在的事情。所以张飞是刘备身边非常勇猛的战将,号称万人敌。至于吕布,我认为他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手下的那些将领都十分牛,比如说张辽臧霸这些都是当时的名将。吕布的整个集团军力比较牛,从而成就了吕布战斗力的美名。

\t谈到《三国演义》张飞曾经跟吕布有过两次交手的机会。

  1. \t第一次张飞在虎牢关之下,与吕布酣战。当时的吕布刚刚战败辽东太守公孙瓒,张飞便快马追赶而来,很可惜的是,张飞和吕布这一次只打了五十个回合,就被关羽给搅和了。所以这次张飞和吕布之间并没有分出胜负。
  2. \t第二次是在吕布已经攻占了徐州以后,刘备集团的人员投靠了曹操,大军前来攻打吕布。吕布不得已之下,只能回到小沛。在小沛城下,张飞先是斗败了高顺,高顺也是猛将。后来吕布亲自出马,跟张飞刚刚打起来,关羽又来掺和了,导致这一战连打了多少回合都不清楚。
\t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三国演义》

所以说在演义中,张飞是跟吕布交过手的,而且不止一次。每一次都是张飞主动寻求挑战,可见张飞并不惧怕吕布,而且甚至认为跟吕布对决是一种享受。这说明张飞的武力绝不在吕布之下,否则张飞肯定不会这么多次主动单挑吕布。



\t从张飞的其他战绩来看,吕布未必就是他的对手。

\t张飞在50个回合都没有跟吕布分出胜负,可见实力相当强。后来在与袁术手下大将纪灵决战的时候,只用了不到10个回合就杀掉了纪灵。在博望坡大战的时候,只用了1个回合便杀掉了曹操手下大将夏侯德。在帮助赵云救阿斗的时候,1个回合杀掉了东吴大将周善。

\t在与西凉猛将马超对战的时候,连续一天一夜300个回合都不分胜负。汉中大战中30个回合击败了曹魏大将张郃。2个回合击败了当时喝醉了的曹操侍卫长许褚。

张飞在演义中的战绩实在是太辉煌了,这不是吕布所能比得上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一个规律,张飞从来没有过败绩,这是他过人之处。吕布在演义中毕竟还败给了三英,可是没有人大败过张飞,最多是跟马超战平手,所以可见张飞实力确实强悍,吕布未必就是他的对手。

\t总结:五十回合以后,关羽若不出手,吕布未必招架得住张飞。

那个时候张飞身强力壮,又是初出茅庐不久,所以战斗精神是非常可观的。再看他那么多辉煌的战绩,可见张飞确实当得起万人敌的称呼。

所以虎牢关跟前,如果关羽不出手的话,那么张飞或许在300个回合以后,能够击败吕布。只不过好像十八路诸侯的档期都比较着急,所以压根就等不及看张飞的表演。

三英战吕布实在是太丢人的一场大战,直接拉低了关羽和张飞的战斗力,这是罗贯中老先生高级黑刘备集团的重要证据。


江湖小晓生



虎牢关前,如果张飞战吕布的时候,关羽没有主动出马?这样的话,张飞战败是肯定的,而且从关羽的表现来看,张飞必定坚持不了多久。个人认为!顶多在三十合之内,张飞就会被吕布击败。

接下来,分析一下,三英战吕布的整体局势……

且看原文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神威,酣战吕布。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参考,“演义”罗本

虎牢关前,张飞率先出马单挑吕布,吕布见张飞来势汹汹,弃却公孙瓒,便来迎战张飞。一番酣战之后,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枪法散乱,吕布却越添精神。也就是说,张飞单挑吕布,虽然还未分出胜负,但从打斗的表现来看,张飞已经稍有劣势了。

紧接着……

张飞性起,大喊一声。云长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又战到三十合。两员将战不倒吕布。——参考,“演义”罗本

张飞性起,大喊一声。关云长马上舞刀助阵。为什么关羽选在此时助阵呢?很显然!张飞我们都比较清楚,大嗓门,喜欢以“狮吼功”杀人,曾在长坂桥上,三番怒吼,便可隔江轻取夏侯霸(毛本为夏侯杰)的性命。在打斗的时候,张飞一旦使出了他的“狮吼功”,则意味着他已经全力以赴了。关羽在一旁观望,见三弟全力以赴的情况下,不但拿不到优势,反而是枪法渐显散乱。所以关羽才选在此时出阵!

当关羽加入战斗之后,两边丁字儿般厮杀,又战了三十合,两大顶级高手居然没讨到任何便宜。

此举竟激起了一旁观望的刘玄德……

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我不下手,更待何时!”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参考,“演义”罗本

这边有一个细节,在刘备骤马出阵的时候,罗老爷子安排了这段“心理描写”。而在关羽出阵的时候则没有。也就是说,当关羽、张飞双战吕布的时候,刘备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而张飞单挑吕布的时候,关羽甚至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赶紧舞刀拔马夹攻吕布。这边就侧面反映了,张飞独战吕布的时候,实际情况已经非常糟糕了。



所以!如果关羽不出手的话,张飞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三十合之内必定玩完。


爱尚文史


张飞会杀了吕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