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的人需要學點哲學

活著的人需要學點哲學


關於哲學其實我也學了好久,從初中的政治開始,到高中、大學,以及工作之後的晉級考試,都沒離開哲學,一直再背誦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了的世界觀,或者說,是人們世界觀的理論體系。恩格斯曾指出:“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因此,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是任何哲學體系都不能迴避的問題,都必須按照各自的方式作出自己的回答。而且,任何哲學體系的建立,對於哲學其他問題的解決與展開,也都要以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為起點和中心。我誠實交代,我學了這麼久哲學,還是對哲學的命題一頭霧水。
英國卡爾•波普爾是哲學家,《20世紀的教訓》是他寫的,裡面收集了他的演講和訪談錄,這本書能夠被王凌霄翻譯出版,我覺得算是一個奇蹟。你可能會覺得一本書的出版怎麼能夠稱為奇蹟呢?要知道在中國出書,書的內容是要經過審核的,就如一些電影作品一樣,是有限制的,不是什麼都能隨隨便便出版發行,而這本書的作者談了政治,談了哲學,談這些還沒什麼,關鍵是他還談論了共產主義,按理說這也沒什麼啊?但是你讀了書就清楚我為何會長大嘴巴,說這麼多囉嗦的話了。因為他的一些言論有悖於我們所學的哲學,因此,我覺得這本書能夠出版發行,說明中國真是進步了。不過,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解讀這本書,關於哲學的思想,很多人都在潛心研究,就連作者也說,他一開始也是信仰共產主義的,他也主張這個世界應該是和平的,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都應該是仁義禮智信的,但是這個過程太過遙遠,甚至漫長,誰能看到也是未知的,但它畢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哲學家是做什麼的?哲學家就是通過潛心研究,將這個過程儘量縮短,他們還要指出,為何社會要向這個方向發展,而現存的階級必然滅亡的理由,也就是說從老祖宗那時就一直在探究未來世界,但是歷經諸世紀,我們才看到了現在的成果。
卡爾•波普爾1902年7月2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個猶太裔中產階級家庭,畢業於維也納大學。10歲時就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和達爾文進化論,17歲時曾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工作過。波普爾是批判理性主義的創始人。他認為經驗觀察必須以一定理論為指導,但理論本身又是可變的,因此應對之採取批判的態度。在他看來,科學的增長是通過猜想和反駁發展的,理論不能被證實,只能被證偽,因而其理論又被稱為證偽主義。50年代後,他的研究重點轉向本體論,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著有《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科學發現的邏輯》等。
他是當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他原籍奧地利,父母都是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為逃避納粹迫害移居英國,入了英國籍。波普研究的範圍比較廣,涉及科學方法論、科學哲學、社會哲學、邏輯學等。雖然他在活著的時候,在歐洲很被推崇,但是其它國家人,甚至連現在的英國人,或許也對他的大名不是那麼熟悉了,他的一些觀點,也早已不被後來者認可,但是世界還是無法抹殺他所帶給人的一些哲思,這就是現在中國的包容性,因為包容才會讓我們看到各種不同的觀點,然後才會對自己的哲學觀進行調整、改造。

卡爾•波普爾是資本主義社會中反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哲思者,即便他現在離開了,但是我們還是能夠通過他的著作來解析他的思想,只要沒到達共產主義社會之前,任何一個社會都存在著不同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也需要締造者,哲學家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如果人們不想這個世界充滿動盪和災難,那就要有些追求。我對哲學有一種恐懼感,但是不得不說,人不能離開哲學,因為你要有點思想,要有點追求,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