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梳理混亂的智慧之學,人類曾經的最高智慧,終將涅槃歸來

哲學,是人類在解決了生存難題後,為了梳理人間的知行混亂(源於人的感性)、應對個人迷茫、實現生存之餘的額外價值和意義,所形成的學問。這是人類的第一次覺醒和自我昇華

。哲學在人類的認知體系中誕生後,一度作為人類的最高智慧被追求了兩千多年,科學也曾經只是哲學的一部分,只是今天的哲學儼然有些落魄,已經變成了小眾學科。

哲學,之所以在古代能夠如此普及,不是因為古人先天高尚,也不是其悟性比我們強,而是因為哲學,於先行者來說,解決了其內心的困苦;於追隨者來說,學習哲學則是與其生存或人生晉升渠道綁定在一起,這是哲學時代的生存特性。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書可不是什麼數理化政史地,而是充滿了哲思的聖賢書。

哲學,梳理混亂的智慧之學,人類曾經的最高智慧,終將涅槃歸來

從古今人性的互通來說,古代普通人學習哲學的目的,和今天普通人學習科學的目的是一樣的,更多是為了生存;學習過程中的那種厭煩的心,也是一樣的。每個時代能稱得上聖賢的不多,庸俗和迂腐之人還是佔了大多數。那些先賢們和如今科學領域的泰斗、大師級人物,有些類似。不同之處在於,科學取締了哲學為古人提供的生存價值,並從哲學中獨立出來,而哲學所保留的梳理內心混亂,解決內心困苦的作用,如解答自我的“我是誰,從哪來,到哪去”、個人在人類中的定位,人類在宇宙中的定位等,還在等待合適的人、合適的機會,再次與人類的追求綁定在一起。

哲學,梳理混亂的智慧之學,人類曾經的最高智慧,終將涅槃歸來

人類的主體人群從來都是很現實的,事實上,任何個人在本質上也都是基於現實在追求自我的價值。當科學對生存最有用,最能形成競爭力量,那就優先學習科學、發展科學;當哲學已不再是第一需求,就要往後排。至於科學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問題,等沒有了生存之憂了,自然就會想著去解決了。從人類誕生,生存就一直是活著的第一需求,這是人的本能,何需避諱呢?為了生存而拼搏是天職,解決了生存之後,卻由於感性混亂而滋生種種社會問題,則是世界各種亂象的根源。儘管哲學看似遠離了日常生活,但身處於科學時代的我們,將很快地解決生存問題,並且不會停留在對生存文明的滿足中,會向著全文化文明轉型,這也是人類集體的唯一出路,誰又能逆此天道而不亡呢?在這個過程中,哲學會復生,以融合了當代特性的全新內容。如果你想探索人生價值,去問哲學準保沒錯。

哲學,梳理混亂的智慧之學,人類曾經的最高智慧,終將涅槃歸來

正所謂飽暖思淫慾,人類一旦富足,曾經共同的生存願望就碎了。沒有了共同去向,自然就會亂象叢生。此時,哲學對人類上上下下各個階層的梳理價值才能體現。古人不會跨越時代來追求科學,我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優先學習對象,去付出額外的精力追求哲學,除非哲學帶給人們的比現在擁有的更有誘惑力。無需責問現在的人在信仰上不如先賢們。混亂起,英雄生,這是新思想體系問世前的一個必然過程。相比那些無病呻吟,只會埋怨世界和社會的人,總還是有個別人在踏踏實實的梳理著人類的認知、痛苦、種種悲鳴,想要讓世界能美好起來。上篇中,我們說過,在“科學時代”,人人已經被科學撕成了碎片,自然會有哲學的用武之地。根本不需要強求什麼,哲學註定會在新時代的人類亂象中重生,以梳理每個人知行上的混亂,內心的不平和,人生方向的迷茫等,使之可以擁抱身為人才能享有的完整幸福。而對於未來的人類,哲學無疑會成為現代人的一生三段學習中的第二段。

哲學,梳理混亂的智慧之學,人類曾經的最高智慧,終將涅槃歸來

三學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階段,沒有經歷過哲學的人,註定是不可能完整的。這有什麼好辯駁的呢?對三學的學習,有什麼好排斥的呢?從科學中學會一技之長;從哲學中,尋求自我在人類乃至宇宙中的定位;從神學中,學會應對未知,掌握開創的力量。我們曾經一起開心的學習科學,如今為何不能一起快樂的學習哲學,讓自己擁有人生方向呢?以後再一起開心的開創未知。我們到底為什麼停下成長與學習了呢?曾經我們無憂無慮的生存,只用承擔對科學的學習,或許是父母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所以,如今的我們是不堪重負而停下了嗎?

未來哲學的模樣

哲學的本質是尋找到人在人類中的位置,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是對人間混亂、世間混亂、宇宙認知混亂的梳理,是介於人類的已知(進化為現代科學)和未知(保留在神學範疇中)之間,對混沌的調和,是個人特性與人類共性的平衡。

傳統的哲學,是人位於天地之間,力求天人合一,廢人道而從天道的哲學;傳統的哲學,本質是人類的感性受到理性的束縛,不論男女,心中的感性力量都被禁錮了,只是相對來說,女人受到的打壓更明顯,為社會做貢獻的方式被限制,感性力量的價值不被認可,地位也是持續走低,越來越缺乏好形象。隨著女性地位的回升,感性的迴歸。哲學所關注的對象必然有所調整,未來的哲學將依然由梳理能力較強的男性提出,但其價值深度卻需要感性較高的女性來評定,需要由女性能接受的程度、廣度來表徵。

未來的哲學,需要在放開感性的前提下,重新梳理感性,為感性寫入理性的力量,以支撐人類的感性世界。未來的哲學,需要重構人類的理性思想世界,重構對待女人的視角、方法、心態。

未來的哲學,於整個人類而言,將繼續承擔梳理人內心混亂,人間意識混亂,個人特性與人類共性的平衡,人類在宇宙中的重新肯定,已知和未知之間的混亂梳理等一系列責任的基礎上,添加人類的感性和理性的平衡,追求“感理合一”、科學、哲學、神學等“三學一體”;追求人類擁有“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父親/母親、丈夫/妻子”等四位一體的個體共性,需要為此賦予新的內涵;追求“個人的永生心靈、愛情的三愛一體、家國發展的家魂、夢想與現實結合下的分步事業”這四個人生維度與人生方向的聯動。

哲學於個人而言,而成為三段人生的第二段。第一段是從科學中學習認知的能力;第二段是從哲學中學習梳理混亂的能力;第三段是從神學中學習開創未知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