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之否定規律”是辯證法的靈魂

長期以來,我們對辯證法都存在一些誤解。國內的學者除了能夠很好地詮釋“量變質變規律”之外,對辯證法的另外兩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誤解。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對原著的把握程度不夠,採用固有的認知水平來解釋西方哲學中的概念,無論是翻譯者還是閱讀者,都存在這樣的、或那樣的認識上的偏差。

對於“否定之否定規律”的把握比較突出的問題是兩方面,一是對其本身的理解程度不夠;二是對其在辯證法中的地位認識不夠。黑格爾說:“否定性是自身的否定關係的單純之點,是一切活動——生命的和精神的自身運動——內在的源泉,是辯證法的靈魂。”自列寧將對立統一規律看成辯證法的核心之後,蘇聯教材和國內課本均沿用此觀點。以至於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對立統一規律”要比“否定之否定規律”更為重要,其實按照辯證法自己的觀點來闡述,要用普遍聯繫的觀點來看事物,因此三大基本規律要互相聯繫起來理解,而不是形而上學地割裂開來。在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三大規律也是同等重要的,並沒有一個尤其重要的核心。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辯證法的靈魂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理解對立統一規律的基礎,通常情況下中國人採取的是用陰陽學說或者是矛盾論的思維來理解對立統一規律,而問題在於陰陽概念是缺乏哲學定義的,在很多情況下連自身的道理和邏輯都表述不清楚;矛盾論重點研究的是矛盾的特徵,而不是矛盾的本質。只有從否定之否定規律出發,才能理解對立是事物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對立。肯定方面具有維持其存在的作用,否定方面則具有破壞其存在的作用,二者融於一身,自始至終地互相鬥爭。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相互否定,構成了事物變化的根本動力,肯定方面否定了否定方面使得新事物得以產生,否定方面否定了肯定方面使得舊事物得以滅亡。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理解質量互變的基礎,質量是區別事物的規定性,質變是一種事物的根本屬性發生的變化,量變是同一種質的事物在數量上的變化。當事物的量變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候,就會引起質變,形成一個脫胎於舊質,又從根本屬性上不同與舊質的新事物。任何事物都是由可定方面的要素和否定方面的要素共同構成的,當肯定方面的要素在量上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就會引發“質”的飛躍,舊的否定因素在鬥爭中被徹底否定,從而形成新的否定要素和肯定要素,隨著構成事物基本要素的質變,事物在宏觀角度完成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發展過程。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辯證法的靈魂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具體的例子來理解否定之否定規律的內涵,大蒜在第一個肯定階段表現為可以食用的蒜,其肯定方面為蒜瓣,否定方面為蒜瓣中的胚胎。胚胎要想發芽成長必然是要以消耗蒜瓣中的養料為前提條件的,形成維持大蒜存在和破壞大蒜存在的兩個方面。第二個階段中隨著否定方面對肯定方面的否定,胚胎生長成蒜芽,隨著蒜瓣養料的消失殆盡,逐漸生長稱為新的蒜苗,這是從舊事物的否定方面中發展而來的新的肯定方面,從蒜苗到莖葉的成長這是新事物肯定自己的發展過程。第三個階段在蒜苗中同時存在了將要長成新蒜的肯定方面,和繼續維持蒜苗這一舊事物的否定方面,隨著環境季節的變化,莖葉逐漸枯黃,否定方面再一次被肯定方面所否定,從而形成了新的肯定,長成了一簇新蒜。

“否定之否定規律”是辯證法的靈魂

從量變質量變規律來說,經歷了蒜—蒜苗—新蒜這個生長過程;從否定之否定規律來說,經歷了肯定—否定—肯定這個過程;從對立統一規律來說,經歷了蒜和胚胎—蒜苗和蒜頭—新蒜和新胚胎這個過程。從具體的發展歷程來說,胚胎否定了舊蒜,蒜苗否定了胚胎,新蒜否定了蒜苗。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因素,起到決定作用;而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客觀條件,起到影響和制約的作用。舊蒜能不能長成新蒜,這是由於蒜自己是質量決定的,而究竟有沒有長成新蒜同時還要受限於客觀環境。新事物、舊事物之所以能夠被互相取代,是由於物質新中存舊,舊中孕新的屬性決定的,而不是一個事物取代了另外一個事物,這裡寓意的是“自己否定自己”的根本邏輯,如果還覺得不直觀,可以通過解刨大蒜,觀察大蒜的生長過程來具體理解發展的哲學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