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怎麼喝才科學?

Zeng-Liping


薏米可以祛溼嗎?

薏米是入脾的,可以健脾除溼。按藥材的性味,中醫裡的祛溼藥,或是辛香溫燥,或是甘淡滲利。辛香溫燥的如陳皮,可以燥溼化痰,這就好比架起火把水烘乾。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溼除得快,壞處就是“火”若大了,很有可能把壺燒乾。

薏米則味甘淡,滲利即利水滲溼,像疏通水道一樣將水排走。一般性屬寒涼,和作為果實、種子及質重的藥物多為沉降藥,沉降則能滲利。薏米性涼而沉降,是常用的利水滲溼藥。正如《本草正》裡說:“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溼利水。”相比燥溼,薏米的特點就是滲溼、安全。最重要的是,溼邪表現各異,應對它們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薏米在祛溼除溼上應用更為廣泛。

薏米怎樣吃才能祛溼?

薏米能降低血脂及血糖,促進新陳代謝,有利尿作用,有效改善水腫現象,而且薏仁熱量比較低,多吃也不怕胖。而且薏米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改善便秘,清除體內堆積毒素。

關於薏米,有兩個點需要注意。薏米的吃法和選材,決定了是否能發揮它的祛溼效果。

選哪種薏米能祛溼?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金沙薏米。金沙薏米因金沙村而得名,是仙遊縣著名的土特產,當地有句兒童都會的民謠:"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早在宋代就已經栽培種植,有上千年的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當年皇帝選擇產自一個小村子的薏米作為朝廷的貢品,金沙薏米產量並不高,真是物以稀為貴啊!

但是從中醫的看法來說,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值越高,而在這麼多的薏米中要數金沙薏米的顆粒最小,並且通過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記載可以發現,此處所指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可見金沙薏米的藥用價值之高。

薏米怎麼吃才能祛溼?

《本草綱目》記載,生薏米味甘,性微寒,想通過吃寒性食物祛溼,只會讓身體“越來越溼”。中藥的泡製方法裡,還有一種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即麩炒薏米。鍋熱後先撒入麥麩,用量為薏米的十分之一,加熱到冒煙時,加入淨薏米,炒至表面呈黃色鼓起時取出,篩去麥麩後放涼,略有香氣。

紅豆薏米粥

1. 將薏米、紅豆以溫水浸泡半日;

2. 用紗布將仙鶴草包好;

3. 大棗去核浸泡;

4. 將薏米、紅豆、仙鶴草、大棗一同放入鍋中;

5. 加水煮成稀粥,最後撒上糖調味即可。


雞扣的拉麵


三款薏米湯巧祛溼

山藥薏米芡實湯

材料:山藥1根(約300克)、薏米50克、芡實40克

做法

薏米和芡實洗淨後,用清水浸泡2小時。將浸泡好的薏米,芡實放入鍋中,倒入1500ml清水,大火煮開後,調成小火煮30分鐘。帶上橡膠手套,將山藥去皮(否則山藥的黏液會讓手部發癢),切成3毫米厚的片,放入鍋中,再繼續煮20分鐘即可。

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豬排骨、薏米、鹽、姜、蔥。

做法

排骨洗淨,入沸水中焯2分鐘去血水,撈出沖涼水瀝乾;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冬瓜不要去皮,洗乾淨,連片一起切塊;姜切成2片。排骨放進煲湯鍋,一次性注入足量水,大火燒開後,去浮沫、下料酒、薑片改小火煮。2小時後,放冬瓜片、薏米再煮40分鐘。放鹽調味,即可。

生熟薏米白果豬肚湯

材料:生、熟(即炒)薏米各15克,白果8個,腐竹皮1張,豬肚500克,生薑3片。

做法:生、熟薏米,白果洗淨;腐竹皮浸開;豬肚洗淨、翻轉,用鹽或生粉搓洗數遍,再衝淨;適量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兩個小時,下鹽調味食用。健脾止瀉、清熱利溼、醒胃。


39健康網


一、薏米的作用及注意事項

1、薏米是薏苡的種仁。藥性講:屬於涼性(微寒)、味甘、無毒,具有健脾、利尿、強筋骨、清熱、鎮咳的作用。

2、從人體吸收的特點來看:屬於比較好消化,易於被人體吸收的特點。

3、營養價值高,在世界是公認的:禾本科之王。

4、注意事項:孕婦、月經期、便秘不宜食用。

二、推薦吃法

1、炒熟碾粉——沖水喝效果比較好,


2、炒熟碾粉——可以泡酒也不錯。比例1:4左右。

3、紅豆薏米水——一般紅豆一把薏米一把煮水兩碗,濃縮一碗,或者倍之,效果比較好,也是家庭平常或者日常的用法,比較方便實惠。

4、磨粉面食——做成各種小食品。

5、平時也可以做成各種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