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从时间安排上看,课表反映教书时间,可育人的时间在哪里?

从容一点儿


题主要明白,教书育人从来没有割裂开。教书的同时也在育人!育人的同时也在教书。没有哪个教师说,今天只教知识!跟育人没有关系!这恰恰体现了教师的伟大!和不可替代!


我是帅他妈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这里其实谈的是智力非智力因素与知识的获取的问题。这个问题人的认识的不清楚,也就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知识的关系。是什么管理指挥智力因素,是用什么获取知识的,这个问题不清楚。非智力因素是指挥系统,不重视行吗?五官心脑乱了套各自为政心脑口……各干各的行吗?这个乱象还想学知识?答案每时每刻都要狠抓思想教育,思想强大了智力因素才发挥好的作用,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有了知识才能提升智慧!🌴🌴🌴


难得糊涂李学龙


什么教师的问题呀!根本不在老师,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都是家长惯坏的,自己先惯坏再扔给老师,真是可笑小,我直接送给老师一把戒尺,不用忌惮,放开手教孩子,说的再难听我从来都不生气,孩子的老师就是我的老师,你当父母的可以吵孩子,当老师的教书育人为何吵不得。还让人怎么教。所以最开始就是父母的问题,


酒店小王


本人小学三年级之前老师还抓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鼓励同学们互相帮助落后者,强调同学们是一个大集体,思想品德课上老师教学生要做好事学雷锋,三年后忽然间感觉学校环境气氛不一样了,那时候小不明白是何因,只感觉老师只抓优秀和接近优秀的学生了,成绩差的老师很少观注了,品德课也没了,书法课也不见了,也没有老师讲做好事学雷锋了学张海迪了,感觉学习作业多了很多,放学也没有时间和同学们去河边沙滩玩了,童年至此结束,少年也不知快乐了,只知每天学习,晚上放学路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走时吓的飞跑,害怕黑暗中出来个鬼吃了自己。早上天不亮到学校早读,然后再回家吃早饭。那时非常向往初中的学生,认为他们比我们轻松,结果考上初中,离家十多里路,每星期和同学们走着上学回家。而学校更加只管前十五名的同学,唯成绩论进入高峰,初三时班主任问了一个问题,红军与国民党打内战被迫向北转移时走了一年时叫什么说法,全班没有人说出二万五千里长征,本人想出了长征但忘了是万里了还是二万五千里,而其他的人则更差,这就是当时的情况,不讲爱国只讲成绩,不讲育人只讲读书,还好小时候有点爱国做好事的老底子还保留着,否则就会缺少了部分,当然现在教育自己的小孩了,就让老师教书,自己则在课外补教他做人,外监督学习。学校和老师就不要抱太高期望,这已经不是讲奉献精神的时代了,要结合当今社会实情,老师能尽心教书你就烧高香了,还期望育你的孩子,你以为你是谁?当整个社会风气都进步了再说吧呵呵现在不行。


山水之间刘


教师的育人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活动中。就像你这样提问的同学,就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所以国家才提出以德树人。因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以班主任为例。我常说,班主任好不好,你看看他的学生就知道了。就像我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老师整天与学生在一起,所以有那句话叫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要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间学生就长大进不了。

家长又有什么不同,你总在说教,你总在不满足于孩子的进步,你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别看他叛逆,别看他不听话。但你记着,他就是另一个你,多年以后,他仍然会走你的老路,因为你在演绎着他的人生,他在实现着你的愿望。


长春盛世大堂


我儿子是小教,他常跟我说,班风班纪,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集体荣誉感比学习成绩重要,当天气多变时,他常带班里学生利用课间去跑步煅练,对学习好成就优秀不能奖励太多,对成绩差但进步快学生应多给奖励。我不是教师,我也不知道他讲的有无道理。


用户7904096588302


每一门课都蕴含育人的道理,最突出的育人课程就是语文和思想品德,其他像数学能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习惯,做事要抓规律,讲道理,音乐,美术……都有。现在学校在育人这方面的缺陷是:讲理论多,实践活动太少。我80后,小时候学校每年3月讲完环保,热爱家乡德育课后,会组织扫大街,植树活动,讲完尊老爱幼课后,组织过慰问敬老院活动……现在什么校外实践活动都禁止了,原因1是安全问题,2是对成绩要求太高,抓成绩为主,3是老师各种非教学任务太多,扶贫什么的,4是家长碰瓷,无论什么原因让家长不满意,各种闹。这个社会越不尊重教师,教师越小心翼翼,只会追求无过就行,不会追求更深入人心的教育方法,受害是整个社会。


教海拾遗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你实际上把当下学校里的最大的弊端给指出来了,就是重文化课学习,而轻德育。但是你这个问题时,显然又提偏了,拿课程表来强调育人时间,自然是体现不出来,因为育人是融合在课程里面或随机教育里。

学校有思品课,这就是德育存在的体现啊,只是思品课一直不是主课。

若问现在中小学教育中育人时间从哪里来,其实大部分都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来体现的。学校有专门配发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还有专职教师,设置专门的课程。只是思品课在小学阶段一直不是主课,也恰是没成为主课,才使思品课成了鸡肋。到了初中以后,思品课仍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这才使学校德育工作被排在主课以外。而目前这种现状,实际上带来很多问题,如学校德育需要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力争做到相互补充,但是目前来看,根本做不到。

育人工作并不单纯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使命,育人还需要随机教育做补充。

题主仅从课程表中去找育人时间,这种着眼点就是错误的,除了思品课外,育人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随机教育,因时、因事、因人而定。如老师在教育违反纪律学生时,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教育,也可以在班上进行主题教育。再拿校园欺凌现象来讲,班主任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老师加以引导。类似的随机教育有很多,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都可以视情况而定。

真正育人的主要场所应该在学生家庭里,由父母承担育人的主要责任。

当我们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很多薄弱环节时,除了着急外,可能真没办法改变现状,因为以分数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没办法去拿分数去衡量与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这才导致思品课成不了主课。那么育人工作主要责任人在哪呢?答案就是在每个学生的家庭里,其父母是第一教育责任人。可以说,懂家庭教育或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基本上可以很好地完成育人的使命,但如果家长不懂那恰好相反,会让一个孩子呈现教育缺失状态,如此说来,有很多问题孩子恰是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德育又不能个性化,才会不断出现问题的。

结束语:正如题主所讲的困惑,其实在学校里如果真正本着对学生德育负责的态度,是能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正面管教的,如心理危机干预,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违纪后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观,以及好的习惯。但这些并不是学校育人的全部责任,最多也不过占到四成,而六成以上则由家庭教育来完成育人的责任。


寒石冷月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说两点。

其一,提问者说从课程表上只看到了时间安排,看不出育人,其实是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教书就是为了育人。课堂上老师依据教材,一言一行都在向学生诠释书中蕴含的思想和道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一方面,课本上有许多育人的间接材料,可以让学生从中感悟和启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结合实际教育学生。


其二,除上课教书育人之外,老师在学校里无时无刻都在教育学生。比如,一个学生在校园里踢足球,一不小心踢到某个学生的身上。老师会教育他向人家道歉,如果对方有伤要配合治疗;一个学生借了另一个学生的钱不还,老师要教育他(她)信守承诺的道理;一个学生老是被别的学生欺负,一天几次到老师那里诉苦,老师教育他(她)要勇敢,学会自我保护;一个学生专说别学生爸妈的名字,故意惹人生气,老师教育他自己也有爸妈,要换位思考……总之,学生在学校里日常学习、生活、成长,虽然遇到的问题都是细碎小事,但五花八门,奇奇怪怪,各种各样,老师都要教育解决,这在课程表上是看不到的。


俗话说看戏的人,不懂者看热闹,懂者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到任何一个单位,只看见院里一个板面写着当天的日程安排,你能说明白一切了么?显然不对的。所以,老师职责是教育人,渗透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点点滴滴,不是一个课程表就能说明白的。


弓长说事儿


从容一点儿,你还是语文一级教师呢,提这样的问题不怕被人笑掉大牙。试问你一下,语文课讲到屈原的时候,你是不是把屈原的爱国情怀、报国之志跟课文内容割裂开来讲,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怎么给学生解析?

什么是管教管导?你没搞清楚既负责传授知识又负责引导学生做人。教师授课应寓情、寓理、寓德、寓“道”于教,不是干巴巴在说教课文吧?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如果要在课表上体现,当然首推“政治”课,如“公民课”、“法律常识课”等,直接的功能课是班会,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每周一节,此外还有各种教育活动,如升旗、校会、讲座、文体艺术节,之外有广播、板报、专题展览等等,大量的育人教育并不见于课表吧。

拿出某一天的课表说,你的育人教育在哪里,引得诸多外行狂喷教育,这是你一个“一级教师”的本意吗?这个一级是怎么评上的?

没有提问的水平,回家抱孩子去吧!我经常说,行内的不一定是内行,好像就指题主一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