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近日趙本山和範偉再次合體主演電視劇《劉老根3》上映,十幾年後兩人的再次合作,被很多網友們視為“有生之年”系列。的確兩人無論是春晚上的舞臺小品,還是熒幕上的東北“鄉土”劇,都為觀眾們留下了太多的經典。而範偉獨特的表演特點和藝術造詣,使得趙本山很多身邊的徒弟,多年的沉澱之後仍然難望其項背。不僅如此,在多年的沉澱之後,再次回看範偉多年前在趙本山小品中充當“綠葉”的角色,也多少有喧賓奪主之感。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同是土生土長遼寧人的範偉和趙本山在相識之前,他們有著迥然不同的人生經歷。相對而言,趙本山的舞臺表演,更多的是憑藉著一種天然的靈性,是他多年在舞臺上,在觀眾堆裡摸爬滾打的經驗。而作為相聲演員出身的範偉,更講求表演的系統性,他的包袱除了能夠臨場抓住觀眾,還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讓觀眾久久不能釋懷。而正是兩人在舞臺上一緊一慢,一動一靜,一個靈動,一個遲鈍的配合,使得他們的表演相得益彰,笑料十足的同時,還能夠讓觀眾若有所感。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兩人無論是年齡、名氣、影響力,範偉都應該尊稱趙本山一句大哥。也的確是趙本山的慧眼識人發掘了範偉,當時範偉雖然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相聲演員,但是他在事業上顯然不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而此時的趙本山,因為登上春晚的舞臺,已經成為了舉國聞名的笑星。也正是和趙本山搭檔的幾年,範偉的事業也迎來了飛速發展期。雖然當時範偉只是趙本山身邊的,一個不太起眼的“綠葉”。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當時的趙本山在舞臺上是絕對的主角,而範偉經常飾演一些襯托類的角色。在當時的認知環境裡,觀眾們很難想象範偉日後會取得如此的事業成就。而另觀眾更沒有想到的是,範偉的事業騰飛,竟然是在離開趙本山之後。的確範偉最初的名氣和事業,都與趙本山的提攜息息相關,畢竟當時趙本山是東北喜劇屆的代表人物,一代宗師。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趙本山之所以會取得如此成就,源於他對生活和喜劇的獨特理解,早年的困難經歷,讓趙本山看透了生活辛酸的同時,也讓他更加痴心於舞臺。趙本山一次在和郭德綱聊天時,曾說過,他最喜歡的表演場景是小劇場。也正是這樣的表演環境,形成了趙本山獨特的表演風格。在舞臺上,趙本山總是能夠舉重若輕,恰到好處的和觀眾席形成強烈的互動,而這種互動又被他的詼諧幽默,處理的潛移默化不著痕跡。趙本山用極其生活化的表演,拉近了舞臺和觀眾的距離,也正是這個特點,看趙本山的小品很少有違和感,他所帶給觀眾的笑聲,是自然的。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但是和範偉相比,趙本山的表演又顯得太過喧囂,太過招搖,太過於表現在形式之外。兩人不同的表演特點,讓他們在舞臺上經常能夠擦出獨特的“笑果”。雖然在多年的合作中,趙本山基本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但是很多經典的場景中,也得益於範偉潤物細無聲地發揮。兩人雖然都屬於那種自然派表演,但是相對而言,範偉更接近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感,而趙本山則更容易找到觀眾的笑點。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為什麼範偉和趙本山合作多年,始終沒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呢?這其中主要的緣由還是兩人嫻熟的合作關係,經過多年的磨合,兩人已經在他們共同組成的表演體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這也是雖然合作多年,範偉始終沒有實現自我超越的主要原因。所以無論是熒幕合作,還是舞臺小品,範偉都一直在恰到好處的扮演好自己的“綠葉”角色,而趙本山也在一段時間裡,習慣了範偉的節奏。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但是隨著自我的成長,範偉在2005年和趙本山最後一次登上春晚舞臺之後,漸漸淡出了趙本山的合作團隊。在此之後,趙本山開始大力扶持自己的徒弟,形成了以“東北F4”為核心的表演團隊,不僅如此,在幾年之後,趙本山也退出了春晚的舞臺,漸漸淡出了觀眾的視線。

但是離開趙本山的範偉卻用另外一種方式,在大銀幕上實現了迴歸。實際上,在和趙本山合作的過程中,範偉也有過幾次銀幕嘗試,給觀眾印象比較深刻的,有馮小剛的《手機》和《天下無賊》。雖然這兩部作品中範偉出場時間非常有限,但是他在銀幕上恰到好處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範偉的表演節奏掌握得非常好,他的搞笑不需要瞬間的爆發力,他需要的是把一個笑點,緩緩的送達觀眾的內心,然後潛移默化,又出其不意的讓觀眾會心一笑。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在最初離開趙本山的日子裡,很多人認為範偉有點不自量力。就好像很多人認為吳孟達離開周星馳就走投無路一樣,人們總會習慣的低估一個綠葉的價值。而恰恰範偉和吳孟達都具備這樣的價值。到北京發展之後,範偉徹底放棄了舞臺表演,他的事業重心轉向了熒屏和銀幕。通過《老大的幸福》和《雷哥老範》,範偉很好的找到了另外一種表演技巧的感覺。可能也得益於範偉在小品中比較“正常”的表演,使得他在觀眾的心目中,沒有太過符號化、臉譜化。所以當範偉在飾演起來其他的角色是,觀眾們不會產生習慣性的違和感。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這一點在趙本山時代,範偉就已經表現得非常突出了,無論是《馬大帥》中的範德彪還是《劉老根》的藥匣子,亦或是《鄉村愛情》中的王木生。範偉總能駕馭的遊刃有餘,就拿王木生這個角色而言,雖然後來趙本山的徒弟田娃繼續飾演這個角色,但是和範偉比較起來,差距實在太大了。範偉的視野卻不僅限於此,後來範偉將自己的事業重心重點放在了大銀幕上,這對範偉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是最終範偉贏得了觀眾,也贏得了專業電影人的肯定。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奇怪的是,雖然趙本山也曾主演過基本不錯的電影,如《落葉歸根》等,但是他深入大眾的喜劇形象,很容易讓銀幕前的觀眾出戏。這一種情況和趙本山在電視劇中的表現也非常相似,雖然趙本山很認真,很投入的詮釋劇中的角色,但是觀眾們總忘不了他在小品中的表現,總覺得趙本山會突然來一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翻轉。在這一點上,趙本山成也是小品,敗也是小品。

所以在小品舞臺之外,在一段時間裡,範偉對大哥趙本山實現了“彎道超車”。他連續在幾個作品中都有上佳的表現,如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陳凱歌的《道士下山》,範偉在這些並不算出色的商業電影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除此之外,範偉還憑藉《不成問題的問題》,獲得了影帝的頭銜,這不僅是對範偉多年努力的肯定,也是對他表演藝術的肯定。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範偉在表演中也有屬於他自己的氣場,只是這種氣場被範偉掌握的極具戲劇化。正是這種對節奏極致的把握,使得範偉以並不俊俏的面龐,在影視圈佔據了一席之地。這次多年之後範偉和趙本山的再次合作,其實更像是他們在熒屏上的鄉土情懷,也是他們多年分道揚鑣後的,一次“殊途同歸”。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每個人都有自己迴歸的點,比範偉年長5歲的趙本山早在幾年前已經進入了花甲之年,而淡出觀眾視線的一段時間裡,趙本山一直致力於對東北民間藝術的發掘,從某種角度上而言,趙本山也在另外的一個平臺上實現著自己的藝術追求。而這次兩人的再次的合體,也是兩位老朋友用一種方式宣示著他們的友誼和他們共同的故土情懷。

範偉對趙本山的“彎道超車”和“殊途同歸”

趙本山和範偉感情,就好像他們在熒屏中的角色一樣,範德彪和馬大帥,藥匣子和劉老根。雖然是置身於現代的場景中,卻也總少不了那份鄉土的氣息。這就是他們兩人感情的基礎,也是他們的藝術源泉,而如今兩人的殊途同歸,本身就是一段熒屏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