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有效的背诵唐诗宋词?

小小赵的老妈


碎片化时间合理利用!

1.你唱我和,接送孩子路上,诗词接龙,欢声笑语中你一句我一句,比死记硬背效率高多了!

2.每天晚上睡前记忆一首古诗词,此时记忆力最佳,第二天早上起来再记一次,具有很高的效率。经常学英语的人,应该都知道,有一种“睡眠记忆法”,就是在临睡前记单词!

3.学以致用,学完古诗词后,每天很应景的用上几句,孩子就会知道,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记忆,原来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描述风景!


园丁清浅妈咪


对于如何让孩子有效背诵唐诗,我来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我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孩子爱上唐诗背诵的。


1.示范法

我们家是个四岁的孩子,所以我每天选一首简单地五言唐诗,因为朗朗上口,孩子的接受度也高。

凡是孩子会背的唐诗,我也要求自己同步背下来,而且每天我都会见缝插针的主动将诗背诵好几遍,孩子听得多了自然也就记下来了。

每当孩子问我为什么背诗呢?我都会告诉她,我是喜欢这首诗,才想把它背下来,而不是把背诗当成孩子必须完成的一项作业,因为那样强制性的背诗,孩子能感觉出来并抵触。

就这样在日常生活的贯穿中,是懂非懂的孩子在我的带动下,背了很多首朗朗上口的唐诗。

2.示弱法

每当孩子有背不下来的时候,我就假装自己也背不下来,接着跟孩子说,“孩子,你的记忆力比我好,你能不能先背下来,然后听我哪里背的不正确,帮我指出来,我才好改正进步。”

待到孩子背下来后,我再假装自己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背下来,然后,我会及时夸奖孩子的记忆力好,还很热心的主动帮助后进的妈妈改正不足。

所以,父母适当的示弱,请孩子来帮忙,并表扬他,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更加用心的去背诵唐诗。

3.游戏法

周末的时候,我会把孩子爱吃的水果和零食拿出来一部分,然后一家三口开始比赛背诗,谁先背出来诗,谁就能吃掉一个好吃的。

这个游戏对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一到周末,孩子就嚷嚷着要进行唐诗背诵比赛。

我和她爸也会适当放水,这样做,是为了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在比赛中,既能明白输赢是常事,胜负心不用太强,也能让我借此查缺补漏出孩子哪些诗背的熟练,哪些诗背的不熟,下次我就能有针对性的加强巩固孩子的薄弱之处。

4.兴趣法

周末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玩的时候,孩子看见有很多大白鹅在水里游,很是喜欢。

我就趁机背诵唐诗《咏鹅》,结合当下的情景,让孩子明白她日常所背的唐诗,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物,明白了唐诗意义的孩子就会更加热爱背诵。

在国学经典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父母也都更加重视孩子唐诗宋词的学习,但父母如果把它变成一项任务,孩子就会有抵触心理,自然不会有效配合老师和父母的背诵要求,若父母能正确引导、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那么唐诗宋词的背诵也就事半功倍了。

愿我的建议能帮到你。

END

我是浅水小蟹,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努力进阶成为更好的自己和辣妈。


浅水小蟹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大宝12岁,喜欢看书,背诵唐诗孩子一直很喜欢。二宝5岁,能背50首左右。二宝从两岁半开始,就经常给他听唐诗,后来听的多了,不经意间孩子就会背很多首了。

我家两娃爱唐诗

大宝12岁了,应该是小时候听多了故事,所以一直很喜欢看书,也喜欢唐诗。二宝背唐诗也很牛。大概从二宝两岁半起,我就买了唐诗带音的挂历,不管孩子在玩什么,我都会按响给孩子听。后来二宝经常自己按。大概半个月左右,二宝就会背了《游子吟》。当时兴奋的我抱着二宝又亲又爱,和孩子开心坏了。唐诗宋词本来就朗朗上口,孩子听多了就很容易会背。

后来,我把孩子背唐诗的视频发朋友圈和抖音,很多朋友点赞,我就经常给孩子分享并告诉他自己有多棒。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读唐诗,还很配合我朋友圈打卡的任务。

二宝爱上唐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天晚上,我都会陪他亲子阅读,有时候是唐诗,有时候是故事,还经常和孩子互动。其实孩子很喜欢父母的陪伴,还有唐诗和故事的。

如何让孩子有效的背诵唐诗宋词?

想让孩子做一件事,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喜欢上唐诗。而且开始不要着急让孩子去背诵。多给孩子创造环境,让孩子多听多读,效果很好。如果你刻意让孩子去背诵,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效果反而不好。

和孩子一起早读:一日之际在于晨。和孩子早起,每天坚持早读,养成好习惯。这样更利于孩子背唐诗宋词。

和孩子订目标赢奖励:身边的很多兴趣班,都是用积分和玩具吸引孩子的兴趣,虽然这样做会让孩子为目标而学习,但是等孩子实现目标后,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让孩子读唐诗录视频:二宝背唐诗很是配合我录视频,很多朋友点赞,小家伙更有信心去学习。人都喜欢听到表扬和鼓励,或者引导孩子找平台参加唐诗学习录音打卡,很多小伙伴一起学习,更加有气氛和兴趣。

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王书霞,阳光爱学习的全职宝妈,如有别字,请多多包容。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别人的经验也只能供我们参考。 育儿是一项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们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码字不易,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努力像阳光,温暖每个人;传递正能量,关爱每个孩子。

书霞育儿说


1.诵读诗词需要对韵律有感觉


从儿歌开始找韵律。很多妈妈从孩子刚能说完整的话就开始读诗词,实际上是不可取的,孩子对古诗词涉及的词汇很生疏,对诗词不知不解,只是鹦鹉学舌般地去说,记忆的难度大,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儿歌接近生活又朗朗上口,孩子很容易接受,适宜培养孩子的韵律感。

坚持到孩子三岁半左右,就基本有了对韵律的感觉。

2.诵读诗词前要对诗词进行筛选。

记得我五年级时因为听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便吵着爸爸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背了没十首就丧失了背下去的兴趣,这一页页的都是长+难。


所以当儿子开始背诗时,我选择了简单易懂的诗词,以五言开始,从生活接触的事和物开始;再七言,以后再背一些稍长的如《游子吟》《长歌行》等。现在还清晰地记着,儿子诵读第一首诗的情景——

我和儿子在村里的小河边玩,正巧看见几只白鹅在水里嬉戏,它们伸长脖子叫,轻松的划水,潜水,追逐……儿子兴奋地大叫:鹅!鹅!使劲地拽我的衣服,“看呀,它在嘎嘎叫,瓜子划水好有趣……”这时,想起了《咏鹅》,便说了出来,他表示跟着我一起念,三遍之后便能背出来了。这是触景生“诵”吧。

以后,我带他出去时会找适宜的地方诵适合的诗,比如《梅花》《元日》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诗都能找到适合的场景的,这时,我们可试着画出来,此画此景同样能调出诗意。比如《池上》。


3.拟定诵读时间表,对时间,数量有明确控制。

诵读诗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重在坚持,轻易不要改变计划,即使真的有一天漏读,第二天也要补回来,“逼”孩子坚持下去。

诵读诗词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提升孩子的内在素养,使孩子成为像董卿一样的气质美女。


努丽


试过一小时让孩子理解并背诵3~5首古诗的奶爸说说立竿见影的原理、方法和举例。

一、原理

唐诗宋词朗朗上口、节奏感强,低龄孩子耳朵灵(语言敏感期),只要经常听,孩子记和背诵没多大问题。难点在引发孩子对古诗文的持续兴趣,初步理解诗意,发展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甚至语言表达、肢体语言能力!

通常家长们觉得古诗宋词离我们时代久远,能理解,枯燥无味。

其实不是这样的。掌握相关方法,每首古诗都满满的画面感,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将古诗的画面感和故事挖掘展示出来,孩子就很喜欢。

孩子喜欢了,就学得快记得牢。孩子有超乎我们想象的学习能力(看看孩子无师自通玩手机)

二、具体方法及步骤

1、故事导入

每首古诗都是一个故事。如果你觉得没什么故事,那是因为没真正理解这首诗。(那也没关系, 会逐步分享小学生必背古诗的学习案例,关注一下)

2、展示古诗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的讲解(古诗的整体感很强,用现代语言来逐句逐字翻译解析,会变味了,通过下面这步骤让孩子初步理解诗意很容易)

让孩子跟读一到二次即可,也不要急着让孩子背诵。

3、画古诗



别担心不会画或画得不好看,孩子自己涂鸦自己看得懂就行。

4、鼓励孩子看图再复述一次故事

可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哦。

5、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

像《寻隐者不遇》可分别扮演诗人与童子对话。

一些描述景为主的诗可拟人化。

这样还或发展孩子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中国人讲话沟通时只有嘴巴在动,显得呆滞没感染力,是内敛的中国文化让人缺少这方面的训练。

看似步骤多,其实大人熟练了,孩子适应了,基本二十分钟内就完成了。

三、具体例子

1、故事导入

诗人李白住在城里,他很喜欢喝酒、游山玩水交朋友。

有一次,他乡下的朋友汪伦写信给李白,说:我们这里桃花谭边的桃花开了,我自己酿的酒也香了,养的猪和鸡也长肥了……你要不要来我这里玩啊?

李白听了,很高兴,就坐船过河到乡下汪伦家去了。

到汪伦家,他俩边喝酒边聊天,边赏桃花……玩得可开心了。

这一天,李白要回城了,他觉得汪伦对朋友很热情,如果知道自己回城,一定要送很多当地土特产什么的,还要送很远……

为了不麻烦朋友,李白一大早就悄悄溜出汪伦家,自己走到江边,坐上渡船,正想离开……

忽然听到岸边传来歌声脚步声,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几个乡亲挑着装当地特产,边唱着歌边赶来码头送行呢。

李白很感动,心想:那千尺深的桃花潭水也比不上汪伦对朋友的情谊深厚啊!

2、跟读一次遍

3、画古诗

小明同学听了故事,读了一遍《赠汪伦》,并画下了张图。 从图中可看出他已直观理解古诗诗意了,如画出李白找朋友和离开朋友回家的两条足迹(虚线),画了汪伦挑着礼物、边舞边唱来到江边送他。

4、孩子边看画边讲述一次故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e07d000006d433bd6a89\

速强画说儿童教育


首先注意理解性的记忆,理解了,才记得快记得牢。

不懂诗词内容,死记硬背最不好效果最差。

理解记忆可以先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及诗词体裁,再分析标题,理解词句,在此基础上综合把握整体,把握诗词主题和结构,然后又从整体到局部,重点分析欣赏关涉全诗主旨、结构、写作特点的句子,如有些诗词的总起句、总结句、转折句、过渡句、画龙点睛句、名句等。由句的分析欣赏再细化到词,理解用词造句的语言艺术,再分析

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这样全方位透彻理解的诗词会牢记一生。

另外,诗词创作要用形象思维,诗词的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根据诗句发挥想象力,展开想象,把握诗歌所描绘的事物形象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怎样生动形象描写,怎样直接间接抒情,不仅对背诵有帮助,对于写作也有帮助。

一个个画面装在脑子里,写作的特点装在脑子里,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想忘记也不易忘记。

以上理解分析欣赏,可根据不同年龄,制定达到的层次。

眼下还有一个学习怎样理解、背诵诗词的好机会,那就是看诗词大会。

另外,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记忆技巧,如联想法、故事法、编码法等。

总之,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尽量把记忆的内容转换成图像装在脑子里,而要正确转换,透彻理解是基础。


大悔忆智冰


如何让孩子有效的背诵唐诗宋词?

刚好我自己最近也在给孩子进行唐诗启蒙,谈谈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经验。

为什么要用古诗词来滋养孩子?

相比较常见的儿歌,我个人更喜欢给孩子教唐诗,并不是为了孩子一定能理解什么,而是感受古诗词的平仄押韵以及韵律感。儿童时期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阅读和背诵的东西会刻进大脑,内化成伴随一生的智慧。

如何学习古诗词?

首先家长要以共同学习的姿态与孩子一起熟读、背诵,能背多少是多少,不要把学习古诗词看成一项任务,尤其在小年龄段,养成习惯和激发学习兴趣才是重中之重。

我会在睡前的亲子阅读当中,给孩子读几首唐诗,有时候也会在一起玩的时候,说几句,天气变换或者外出看到的东西,也会联想几句诗句在孩子跟前碎碎念。

其次,3岁之前,不需要解释其意思,把读诗词当作唱歌,体会其韵律就可以了;等孩子过了5岁,可以简单解释一些影响理解的词。少讲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相信这一点。

最后,背诵顺序可以是唐诗、宋词、元曲等,《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背一背。之前有朋友建议我从《弟子规》和《三字经》开始启蒙,但是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很多价值观我个人不是很认可,而且孩子也对这些没有兴趣,于是就从简单的唐诗开始。

如何有效背诵?

01 联想法。

我一般用的办法是分季节和分地域的方法,季节更替每个人都身处其中,每年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的活动,具体哪些诗词,这里不再赘述,可以买一些这类的书籍可以参考。

02 填词法。

家长说一句,孩子跟着下一句,或者家长说一句诗词的前几个字,孩子补充。

03 化整为零法。

对于一些长诗,可以化整为零,一段一段背诵,最终连起来。

04 说唱法。

网络上也有一些资源,将古诗词配上动画和音乐节奏,用说唱的方法念出来,但是对于这个方法,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样会将古诗词变成快板儿,不管什么内容都是一个味道念出来,缺乏意境美,也降低了阅读感受。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为主,其他的方法为辅。

写在最后。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积累,不要急于求成。


乔治和妈咪


如何让孩子有效地背诵唐诗宋词?

这个问题很好,因为学习要讲究效率,背诵更是如此。

杜甫是背诵的典范,除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之外,他还有“群书万卷常暗诵”的惊世骇俗之举。

“群书万卷常暗诵”,究竟是怎么个“诵”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揣摩,我归纳为一点,要想有效地背诵,就必先做到——

开列背诵清单,

坚持按单背诵!

譬如一百篇清单,二百篇清单,三百篇清单……一千篇清单等等。

然后按照清单,不断增加内容,日积月累,由少而多,最后达到较高的境界。

如果没有背诵清单,背诵者就会陷入迷茫,因为不知道该背什么。或者今天背了这几篇,明天又背那几篇,后天又背另外几篇……这样看起来背得很多,实际上却走火入魔——掉进了学习的误区。

这是因为——

开荒,是为了耕种;背诵,是为了运用。

可你背得啃啃巴巴,压根儿没法运用;就等于开荒,这块地还没开好,又去开垦那块地。结果,前面开着,后面荒着,到头来一无所有,后悔莫及啊!!

因此,奉劝年轻的学子,要想有效地背诵,就请参考傻老师的经验——

开列背诵清单,

坚持按单背诵!



傻吃闷睡871


用“画图法”记忆古诗。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古诗只要会背诵,理解其诗意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要想学会古诗,还要体会作者的感情。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那就可以采用“画图法”来学习。

事实证明,古诗里结合巧妙的配图,不仅能使诗句转换成生动的形象画面,还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艺术氛围,加深对古诗的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假期里我家圆圆背古诗《寻隐者不遇》,老师要求他们熟读成诵,背会这首诗。圆圆最烦背古诗了,感觉枯燥乏味。

我和圆圆说是你没掌握方法,古诗都是押韵的,很容易记住。我让圆圆翻到《寻隐者不遇》,我告诉圆圆如果把这首古诗做成背景画一幅画,古诗就很容易记住。

我们一起来拿出纸和彩笔,在书桌上铺开。我先和圆圆进行了场景分析,我说:“这首古诗是什么朝代?”圆圆说:“唐代。”我接着引导说:“那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把人物的衣服画成古装。”

然后,我们先确定地点在哪里。“松下问童子”:说明有一棵老松树,周围也是枝繁叶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说明有一座山围绕着这片老树,并且高耸入云,无雾缭绕。接下来是人物。“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说明作者贾岛在向隐士的徒弟打听他的师父去哪里了,画面中应该有两个人。

不一会,圆圆一边读,一边画,很快一副《寻隐者不遇》的画就出炉了,圆圆高兴地跳了起来。没过几分钟,圆圆背的滚瓜烂熟。

长期的用画图法学习知识有利于发展孩子的空间和立体观念,为将来学习深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巧妙配合画图方法可以活跃孩子的身心,加深孩子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主动感悟、背诵古诗文。

而且,用图画将诗文进行形象解读,有助于欣赏经典古诗文句,进行意境创造,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对古诗文化的审美感,深入体会到古诗蕴涵着中国古老的文化有着极美的内涵。同时,孩子把心中的感情用画画体现出来,它也是美的,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既理解了古诗的内涵,又提高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何乐而不为?


其实在这段疫情“闭关”的非常时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孩子学习力的机会,因为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抢跑”,明白学习中不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而是应该以培养习惯和积累方法为重。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孩子会更优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掌握了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才会事半功倍,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自信心,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状态。


正如爱因斯坦总结的关于成功的一个公式:W=X+Y+Z(成功=刻苦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费话),因此,让你的孩子不用羡慕那些成绩优异者,学会这些正确的学习方法,他同样可以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加油吧!


沙漏说


一,跟着四季更替,学习四季不同自然风光诗词。

家里有学生的家长,如果你看过孩子的语文课本,就会发现,春季课本,课本的第一单元就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文章,并且十有八九有一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词。

如果是秋季学期,语文课本的第一单元就是描写秋季景色经典散文,也会配一两首描绘秋天景色的古诗词,还要求学生能背诵下来。

聪明的家长就会发现一个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古诗词的办法,四季更替,学习当季古诗词,效果较好。

理由是,当季的自然景物可以见其形,观其色,闻其气,触其身,思其神,学生在自然界中的所看所闻,所感所思,结合古诗词的学习,很容易学会古诗词,效果明显。

比如学习《咏柳》这首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是剪刀。

老师或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发芽的垂柳,远看,一棵棵翠色欲流的垂柳从头到脚就一个颜色——碧绿,此时此刻可以让学生联想,这棵棵树像什么?它们的绿色衣服是谁给它们穿上去的?

然后再让孩子读《咏柳》这首诗,孩子对古诗的古今意思都会轻易地了然于胸,记忆起来就变得异常轻松,效果较理想。

二,给孩子学习适合年龄段的诗词,孩子理解起来容易,背诵效果好。

小学阶段及以前的孩子,活泼有趣,天真无邪,是古今孩子的共性。共性相通,理解起来没有阻力,背诵就很轻松。所以小孩子学习这样的古诗词,效果较理想。

比如学习《小儿垂钓》这首诗,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只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影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的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写出孩子的形象“蓬头”,乱蓬蓬的头发。

坐姿“侧坐”,侧着身子坐在青苔上。

坐的环境“草影身”,坐在草丛中。

路人借问他路怎么走,他怕惊动了鱼遥遥地招手,不出声。

结合图画,诗的意思很轻松的就理解了。垂钓小儿憨态可掬的形象呼之欲出,突出孩子的情趣。古诗,韵律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其自身的魅力吸引着孩子全心全意的去学习,效果不好都不行。

古诗词中,写儿童的诗词很多,这要看家长怎么选择,选择适合孩子学习的效果就会很好。

三,古诗词往往都是亦诗亦画,图画与诗词结合起来,学习古诗更容易。

比如学习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首诗图画感强,人物形象神态鲜明,给人可感可触的感觉。读诗的时候结合图画,亲近之感油然而生,背诵起来不但轻松,心情还很愉快。

背诵古诗效果好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托物言志诗,“物”与“志”结合起来学培养孩子的心智和志气;写景寄情诗,“境”“情”共学,培养孩子的情操……

结语

要想让孩子背诵古诗效果好,一要了解孩子,二要明白诗词含义,不能信手掂来随便就命令孩子死记硬背,那样效果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