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每月3000元的工资,有的农民不愿干,而城里人愿意干?

三农一姐


在北京月薪2万,买不起房吧?甚至连好房子的房租都付不起。就这种情况,为什么北京市的社会平均工资只有七八千元呢?2018年北京市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7855元,最低工资水平是2200元。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是1.2万元每月,人数更多的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只有6409元每月。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北京市月薪过万的劳动者约占全部劳动者的35.07%。可以说北京市月薪2万元以下的人群至少占全部劳动者的90%。

那些拿着五六千元工资的外地人,根本看不到能够留在北京的希望。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女孩子在北京工作四五年,每月工资四五千元,光租房就得3000以上。每个月还需要家里帮衬,在哪里有什么必要呢?准备回来了。

其实,外来农民工就跟北漂的“大学生”一样。如果挣不到足够的工资,根本就无法在当地生活下去,或者说赶不上他留在老家工作的机会成本。自然就不去干这样的工作了。


暖心人社


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很值得讨论!因为一些社会保护政策的实施对象是低收入群体,如法定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和对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等。但是从——“为什么企业每月3000元的工资,农民工不愿意干,而城里人愿意干?”——这一现象,这一问题中可以看出,有些社会保护政策其实并没有保护到真正需要保护的对象。

为什么企业每月3000元的工资,农民工不愿意干,而城里人愿意干?

在劳动力市场中,对于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会趋向于分布在较高工资层级,而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会趋向于分布在较低工资层级。为什么这样说呢?

通常劳动者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是为了获得工资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在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过程中,工资会给劳动者带来效用(需求的满足),劳动会给劳动者带来负效用(辛苦和受累),只要工资的效用大于劳动的负效用,劳动者便会愿意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工资(商品)的效用价值取决于其边际效用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个面包给一个经常忍饥挨饿的劳动者所带来的效用,比给一个吃饭问题有保障的劳动者所带来的效用要大。一定实际工资的效用会随着劳动者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基础消费量”的提高而减少。直白点说,一定的实际工资给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劳动者所带来的效用会比给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劳动者所带来的效用要小。

对于同样的工资水平,“基础消费量”较高的劳动者,由于带给他的效用相对较小,他所愿意付出的劳动量(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也较少。而“基础消费量”较低的劳动者所愿意付出的劳动量则会相对较多。

在完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对于没有特殊技能的普通劳动者来说,决定其工资水平的只有付出劳动量的多少。工作所需付出的劳动量越多,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工资便越高。反之,便越低。

再假设劳动者之间没有体能方面的差异。在同样的工资水平下,“基础消费量”最低的劳动者所愿意付出劳动量最多,或者说,在付出同样多的劳动量的情况下,“基础消费量”最低的劳动者所能接受的工资水平最低。那么,分布在最高工资层级的劳动者当然是那些“基础消费量”最低的劳动者,因为付出最多的劳动量他们所要求的工资最低,其他劳动者都会被他们挤出最高工资层级。分布在稍低一些的工资层级上的劳动者会是“基础消费量”稍高一些的劳动者。那些“基础消费量”最高的劳动者会分布在最低工资层级上,因为付出同样多的劳动量他们所要求的工资最高,在任何工资层级上他们都会被“基础消费量”较高的劳动者挤出,只有在最低工资层级上才没有人与他们竞争。

因而即使考虑到劳动者有体能方面的差异,“基础消费”不同的劳动者在工资层级上的分布也是: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较低的劳动者会趋向于分布在较高工资层级,而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会趋向于分布在较低工资层级。

农民工的“基础消费量”较低,而城里人的“基础消费”较高。所以农民工一般都从事那些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恶劣但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作,而城里人一般都从事那些工作时间短、劳动强度低、工作轻松但工资水平较低的工作。

那么这样看来,如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或者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从中受益较多的会是那些“基础消费量”较高的劳动者。那些真正最迫切需要提高收入的“基础消费量”较低的劳动者反而享受不到相关的福利。这样相关的一些收入分配政策其效果可能就大打折扣甚至是完全无效的。

在一些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在不断增长,但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却很不明显。我国在完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大方妹几


为什么企业每月3000元的工资,农民不愿干,而城里人愿意干?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奇怪,实质一点不奇怪的问题。

说奇怪,是因为在多数人的眼里,农民是比城市居民“低”一头的,好像农民只能做城市人不愿做的事,做城市人省下来的工作。因此,当出现月工资3000元的工作,农民不愿做,城市人却愿意做的现象时,就感到很奇怪,感到很不能接受了,就觉得现在的农民是不是太挑剔了。

不错,今天的农民,确实已经不是二、三十年前的农民,只要有钱挣,就毫不犹豫地接受。今天在如何到城市找工作问题上,很多农民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对工资、对工种、对劳动时间等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因为,他们已经不像二、三十年以前自己的父辈那样,可以不加选择地在城市务工。他们的思路、想法、理念、观念等,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需要有自己的选择。

更重要的,城市人愿意干3000元的工作,是基于他们在城市都有居住的地方、有社会保障、有安逸的家做基础的。农民进城务工,既要租住房子,又必须另起炉灶,还没有社会保险。也就是说,同样的3000元,在进城务工的农民手中,可能只有一半。也就是说,至少要比城市人多上30%以上的工资,才有可能像城市人那样去从事某项工作。否则,是很难吸引到农民进城务工的。

所以,切不要把农民不愿做3000元的工作认为是他们太挑剔,而是他们不能不挑剔,不能不有所选择。而今天的农民,已经到了可以选择在城市,也可以选拔在农村,可以选择从事某项工作,也可以选择不从事某项工作,而不是过去的单项选择。


谭浩俊


这种情况一点亲身经历,去年年底同部门的好几个农民工友都因为工资太低辞职了,今年年初招的都是城里人。有一次和她们聊天,问她们这么低的工资怎么愿意干?她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在家太闲了!

在我们这里,上班时间相对自由,临时请假也方便,加班时间也不是很长。唯一的缺点就是工资太低,这也是留不住农民工友的原因。也正是这些原因,吸引了一些“闲”得发慌的城里人。

其实,我们这里也不算是城里,顶多算是一个工业开发区。当地的“城里人”原本也是农民,只是土地被开发了。

这些“城里人”为什么愿意拿这么低的工资呢?

第一点,她们不靠这点工资养家糊口。和一个大姐聊天知道,她家有一栋房子出租,包括门店和出租房,每月的租金就能收上万元。家里的孩子也成家立业了,丈夫在当地物业公司上班。她出来上班,只是出来挣个零花钱,多点少点无所谓。

第二点,她们上班真的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另一位大姐,她说前几年没出来上班,整天在家里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电视刷手机,整个人都快脱离社会了。现在出来上班,没有生存压力,能和同事们聊聊天,有点事做,还能顺便拿点工资,挺好的。

农民工友就不行了,他们抛家离乡出来上班可不是为了消磨时光,也不是只为了养活自己。在他们背后,还有老人要养,还有小孩要养。一个月3000块,除了房租和日常开销,每个月又能剩下几个钱呢?所以,他们宁愿去干更苦更累的活,每个月多挣些钱,这样也能多存些钱养家。


以上是一点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阅读,期待您的关注。对于上述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吐槽、批评指正和补充、

——END——


一点三农


每月3000元工资,并不高,对于农民来说,吃喝之外,还有房租水电,扣除一下其实所剩无几。

而农民外出打工,不是单纯的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而是后面有一个家庭需要供养,家里老人给点钱,孩子上学要点钱,3000元除掉日常开支,其实所剩无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显然不够的。所以有一些农民,确实不愿意干这种活。他们宁愿做一些散工,驻工地是不用租金的,一个月就省几百元,这样散工赚的实际上不会少于3000元/月。尤其是农忙的时候,还可以回家帮忙什么的。

当然,如果工资比较高,那么累点辛苦一点,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还是愿意的,因为他们外出奔波,就是冲着多赚钱来的。辛苦没关系,关键要有钱。

城里人愿意拿3000元工资,是因为只是单纯的找一个工作。而不是为了赚钱。

城里人有自己的住房,不管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不管是好房子还是破房子,都有房子。而且城里老人有退休金,一般人都有自己投资渠道,也就是城里人有多种收入来源。那么有一份工作就可以维持自己生活,所以就随便上班去了。

还有一些城里人,上班单纯是找个事儿做,让自己不无聊。要知道,城里人有时候不仅只有一套房子,有的房子多了去,还有的有商铺,这些收入够他们过好日子了,上班就是不让自己闲下来而已。


波士财经


很高和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笔者觉得这个很好理解。

以我所在城市苏州为例;我们公司有几个人就是苏州本地人;虽然我们的工资比他们的工资收入高些;但是他们不用缴纳房租;父母有的都还有退休金;家里的房子赶上拆迁了一下子好几套房子出来了

上次一起吃饭人家就说我们现在每个月到这到哪的收房租一个月仅房租就能收4000-5000千;像他们这样的基本上在家躺着都能是数钱的,再加上他们现在的工资基本上一个月轻轻松松的上万而且又不用缴纳房租和房贷。

像笔者我要自己租房虽然每个月的工资表面上看比那些本地的同事要高一些;但是每个月房租1100

一天三顿饭再精打细算也要25块这样,一个月也得700块这样;还好我不抽烟喝酒;假如我在抽个小烟喝点小酒;平常在买买衣服;如果按一个月3000块的工资标准;那么笔者我基本上是收支平衡了;一年到头钱包空空。这还是在身体健康父母孩子都不要负担的情况下;

这要上有老下有小的人;一个月3000活着都难。

对比下来很明显了一个月3000的工资城里人会愿意干;因为他们不要支付房租(有的甚至收租都比收入高),父母都有固定的退休金,孩子他们能帮忙带着,对于他们来说出来工作可能就是挣点生活费打发打发时间。

而对于农民工不是他们不愿意干;而是他们干不起这个;主要原因有,固定的房屋租金;老家的父母孩子都需要自己每个月给一定的生活费,这些支出有的要占他们当月收入的一大半;这还不包括自己的日常支出人情来往。

上述是笔者的个人见解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包涵。


Mrs吴子


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后来又在城市工作,对这种现象还是很有感触的。

农民家底薄,之所以要进城打工,就是为了多攒点钱。一般出门在外打工,身后是背负的是全家人的负担。本身自己在城里也没有房子,打工还要租房,3000元工资,房租和生活费用下来,还能剩多少钱?每个月还要寄钱回老家去给老人和孩子作生活费,所以不是农民不愿干,而是负担太重,拿这个工资还不如在家务农。

而城里人就不一样了,城里人有房子住,爹妈要么是做生意有钱的,要么也是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自己工资低点可以啃老。就像十多年前,我当时在某单位上班的时候,单位上有个同事,家里条件很好,但是他在单位每个月工资就2000元,难道他觉得2000元足够吗?

根本不是的,他衣服裤子都名牌,随便买双运动鞋都要用掉半个月工资,隔三岔五的还要请朋友到KTV,每次消费都是1000元以上,显然这个工资根本不够他的零用钱,他上班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每天开着私家车,到单位上混混时间,到点了就约上朋友嗨皮去了。

所以,3000元工资农民为什么不愿干?不是瞧不上,而是真的不够。很多城里人为什么愿意干,不是觉得多了,而只是为了有个工作而已。


财经宋建文


每月3000元工资,农民不愿干,城里人反愿意干,这也是事实,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农民是两栖者,城里人是单栖的。3000元工资,农民若嫌少不干了,可以回家搞种植养殖,而城里人没有田地没有山林没有水面,所以无出路无法养活自己,硬着头皮也要干,不然喝西北风去!

其次,农民占有低端技术的优势,比如泥瓦匠装潢铺地板这些工作,每日工资少则200元,多则四五百元,也就是说月工资至少6000元,给3000元肯定无人干。而城市人对这种低端技术活由于高傲的城市性格决定他们不会去学习低端技术。

第三,农民3000元不干,因为不在乎交纳养老金,他们拒绝交纳养老金那是无后顾之忧。首先有一份田,有田就有一口饭吃。其次国家对不交纳养老金的农民用国库钱滋养着,比如五保户每月给600元养老金,有子女的农民每月每人150元养老金。而城市人如果不干3000元工资话儿,就没有单位交的那一部分养老金,结果老了没有社保性质的养老金,又没有田地山林湖泊,虽然有城乡居民一样的150元国库拨的养老金,但在城市能养老吗?所以城里人3000元工资的工作也肯干目的是为了一份养老金。


东楚龙野虎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这点上,我们深有体会,我老公是在工厂上班,我是以前在上班。现在还没有,我们也是出生在农村,因为我们这儿是一个小乡镇,然后老家房子被拆迁了,虽然在镇上买了一套房子,但是以前的赔偿金少,买房子钱根本就不够,而且我们又是车款,房款要还,因为是低压贷款。像我们这样如果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根本就不够,家中还有小孩,所以工资低了不会做。我们也算是农民工吧。

还有就是现在的农民工家里负担太重,如果是有儿子大了要安家,像那些没有拆迁的,儿子安家要在城里买房,如果没有高收入,怎能在城里买房?现在房价又高,所以工资低了,农民工不愿意。还有就是现在工厂都不包吃不包住,有的虽然要包,但是发了工资也要扣除,这样子不划算啦。

不像城里人,如果负担不重或是没有压力的,能够挣上3000块,还是不错。但是也不能否定所有城里人都这样,因为城里人有高要求,追求高目标。再者就是城里人如是不用还房贷款的那种,能够给家里增加收入,因为住在城里房,每月的水,电,气等这些费用,能够挣3000块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所以说农民工不愿意做,城里人愿意做。原因就是农民工负担太重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谢谢大家赏脸


川妹子秀秀


对于这个问题,我看了不少回答,有些看似很有道理,不过我并不是很认同,因为他们的回答太绝对化了!一上来就城里人怎么怎么样,农村人怎么怎么样,这样的划分一来并不准确,二来太题目化了。

就我本人来说,我是农村户口,不过我父母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来到城里工作,我们一家都因此搬到了城里,他们的工资并不高,至今我父母的工资都还维持在两三千的样子,就这还比在农村挣得多!

我之前的工作一个月工资也就两千多三千的样子,那时候我一年还能存一万多块,我也觉得还行。可是情况随着我结婚,一下子就变了,因为装修房子和结婚几乎就是前后脚的事,所以结婚后经济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

婚后我和老婆到省城去上班,找了几份工作,工资都是三四千的样子,根本就不够用,最后没办法,只好跟着亲戚去做装修,日子总算好过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了很多干装修和土建的工人,其中有很多都是农民工。

但是也有不少是城里人,甚至还有一些是大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工地上工资有三四千,有五六千也有一两万的,工资越高一般意味着工作越脏越累也越危险。我们这边干装修活的,挣得多有时候能一天一千多,少的时候两三百。

来干这个的很多其实都是迫不得已,有的是家里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有的是欠了一屁股债,要想办法还债,还有的就是因为工资高又不愿去工厂上班,所以被亲戚朋友拉过来的!

这个行业为什么工资比较高,其实就是因为比较脏累,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干,愿意干的人少,又真的需要人去干这个活,所以工资才能高。每个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其实和你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没什么关系。现如今其实城乡差距是在逐渐缩小的,农村和城市居民的差别几乎是没有了!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只与这几方面有关,一是需求,二是能力和承受力,三是机遇。

有的人没有很高的需求,所以工资低也愿意去。有的人有比较高的需求,但是他的能力和承受力不允许,所以也只有选一些工资低,相对要求不是太高的工作。还有的人有较高的需求,也有能力和承受力,但是没有好的机遇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最后一种是三者兼有,那就好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