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第一批企倒闭,你怎么看?

北极一只熊2020


倒闭很正常,我厂16年就倒闭了,记住最苦的永远是工人,高层干部早就为自己找好后路了。


随风而安94401481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也是各大行业的生存规律,关于这个问题下面说说我个人看法。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其实很多小微企业出现倒闭,并非是今年才开始的,真正就是从2018年开始,很多小微企业都是没有业务,没有钱赚,导致很多企业都是硬扛着,抗了一两年之后自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倒闭的现象,而2020年初小微企业出现集中倒闭现象。

电动车行业

截止当前电动车行业,在2020年就已经新增加了20多家倒闭的企业,倒闭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由于成本增加,利润降低,竞争加大,导致企业债务加重,无法继续经营而被迫倒闭。

如上图,这是电动车行业新增的倒闭企业,其中包括国威电动车,木兰电动车,雄鹰电动车,金林电动车,爱柯电动车,五圣电动车等等小微企业。

2020年才刚刚过去2个月时间,可像而知电动车行业就已经出现20家倒闭的,这里又将会出现多少失业人员呢?如果再度加上其他各行各业出现倒闭的话,2020年很多行业将会出现重新洗礼。

现在各大行业竞价性都是非常大的,完全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制。

比如一家企业,也许今年非常赚钱,但是明年就这家公司就出现亏损,甚至倒闭了。原因是因为其他企业一家超越了这家企业,市场的份额都被另外一家企业给占据了,很自然原地踏步的企业就会被淘汰。

还有一种企业的生存法制就是,大吃小,小吃了,也就是博资金,博实力,只要有资金,只要有实力的企业才能生存到最后,生存到最后的企业才是最大的赢家。

任何行业,任何市场都是这样的,类似一个人,同样的一个人,有手脚,有头脑,有些人能赚钱过上财富自由的日子,而有些人就连生存都是成问题。同样的人,结局就是不一样,有些人适应了市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但是这个人在成功赚钱的道理条件之下,必须要把很多人踩下去,只有他能站在山顶,其他的人都是被他淘汰了。

企业也是如此的,只要你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把竞争对手踩下去,只有这样你才能继续经营,市场的钱才是给你赚的,如果被其他企业淘汰了,肯定会慢慢的走向倒闭。

以上就是我个人关于2020年面对第一批企倒闭的看法,一定要明白“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生存规律,不管是做人还是运营企业,都必须遵从这个规律,只有你强大了,你把竞争对手淘汰了,你就是最大的赢家。


老金财经


此次疫情对于服务性行业、旅游行业、商场零售业、餐饮业以及酒店等行业的打击可谓是致命性的,春节期间本来是上述行业的黄金时间,但是受此次疫情的影响,不仅仅一分没赚,反而倒赔进去了房租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等等,以电影行业为例,2019年春节七天的票房达到近60亿元,但是2020年春节档的票房尚不足200万元。不少裸奔的企业,已经纷纷开始裁员,甚至破产倒闭了。

如何看待?

如果说,疫情持续了三个月甚至半年之久,然后企业开始出现破产倒闭,我一点都不惊讶,但是一家企业仅仅不到1个月(从1月23日封城算起,目前才半个月左右),就已经开始裁员或者倒闭了,那么这类企业其实不管是不是疫情因为,基本都走不了太远?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企业一点抗风险能力都没有,甚至可以说,这个企业创始人或者经营者从来就没有过危机意识。经营企业,本身就是一件高风险的事情,居安思危是每个成功创业者所应该考虑的一大事件,但是从目前来看K歌之王、兄弟连教育这些创始人,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如果说形势良好,企业发展顺风顺水,这些企业可能会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企业就是万劫不复。

总结

任何的企业,都有未虑胜先虑败,这样的话,才可以这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足,如果企业永远只是盲目扩张,不考虑风险因素,不留足兜底手段,那么终有一天会轰然倒下。


鲤行者


胡兄观点:居安思危,现金流就是生命线,学学史玉柱。

一、我们现金流也快断了

网上曾经有这样说法:企业只有2个月的现金流了。可能有些人撇撇嘴,不大相信,但是胡兄相信。


因为胡兄的公司目前账上的资金,确确实实只能够坚持两个月。租金和人员工资是固定的。去年年底,物业就已经通知,2020年租金涨价了,从十万/年,涨到12万/年。同时,由于咨询行业是个高智力行业,人员工资才是最大的开资,每个月的薪资都是如流水般花掉了。


二、我们的应对之策

当然,我们属于典型的轻资产行业。虽然,人力薪资是一笔大开销,但总归是和项目挂钩的,只要有项目,那么,钱总归会回来的。


这场席卷全国的疫情,尤其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制造业影响深远,开工是个大难题;当然,咨询行业也受影响,但自认为,对我们影响不大;


一方面,即便不方便面对面交流,但只要前期访谈和交流都完成了,项目组成员都可以在各自家里完成方案撰写,有事网上联系就可以;另一方面,随着新的项目款回收,及新投资者引进,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居安思危

当然,一方面是行业特殊性,另一方面,幸好在年前有布局——投资者进来。这场疫情告诉我们,天有不测风云,一定得有后手,尤其资金紧张的企业。


前些年,某些上市公司,就是大肆扩张,却没有关注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结果现在过得很凄惨——因为以前从银行左手借,右手还的套路早已玩不转,没有充裕的现金流,公司随时处于倒下的边缘。

欢迎“关注”胡兄财观,获取商业、投资、创业干货!


胡兄财观


以史为鉴,可悌未来。

正向题目所说的那样,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要正确理解第一批企业的倒闭,不妨回顾一下2003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年发生了什么。

2003非典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回顾

非典疫情始发于2002年12月,在2003年1季度的传播开来,2季度疫情进入高峰期,5月前后为最高峰,3季度后疫情基本结束。

SARS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最为明显,且持续时间最长。对二季度的经济走势形成了明显冲击,在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2003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9.1%,较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我们可以看到,即使GDP回落了2个百分点,增速和现在比起来,也高出很多。在经济调整的当口,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此次的冲击,将更为迅猛。

从2003年后几个季度的经济表现来看,在疫情缓解之后,第一、第二产业迅速反弹,但服务业增速的恢复依然较为缓慢。从全年经济增长来看,SARS疫情并未改变中国经济的上升态势,当年GDP同比增长10%,较上年回升0.9个百分点。2003年的SARS疫情对经济及经济结构的影响偏于短期,并未影响到后续年份的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

本轮疫情后经济走势研判

明白了上一轮的经济运行情况,结合本轮的经济调整大的背景,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得出以下意见:

  1. 转型持续进行,疫情只不过是催化剂,加速了产业调整的节奏。
  2. 科创版石头科技发行价超过200元,说明新经济依然是投资者追捧的热点,市场不差钱,差的是投资的好标的。
  3. 劳动力和资本会自发地进行流动,形成新的资源再平衡。
  4. 政府出台的对冲政策,只能延缓需要转型经济的调整时间,但不可能扭转这个基本的格局。

旁解生活与投资


我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自己公司开设至今6年多,也曾经历风风雨雨,这两年一直在深度研究企业经营规律,将一些心得分享出来。

我想说的是,做企业,本来就会遇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困难,只是这次困难相对大一点而已。所以,

我不太认为,新冠疫情是这些企业倒闭的决定因素,顶多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对于其他可能会在这期间倒闭的中小企业也是一样,疫情只是加快了倒闭的节奏而已。

很多百年企业经历过自然灾害、人为打击、金融危机,但仍然屹立不倒,这就能说明原因。

那关键是什么呢? 一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主要体现在:

1、公司是机会型还是价值型?很多公司焦点在追风口、找热点、造模式,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对产品的打磨、对模式的验证等等则漠视,这样的公司基础能牢靠吗?

2、核心竞争力是否有且保持?很多人在做公司时手法过于简单粗暴,有业务就接,接了就想办法应付交付,然后收到钱了事。完全没考虑过要如何在这个社会长久立足。比如制造工厂,甚至没有品质、交期、成本的概念,以前赚钱完全靠中国大环境的红利,红利一吃完,本事也用完了。而且,核心竞争力要保持,还得靠创新文化,这又难倒多少英雄汉!

3、战略选择风格是否稳健?百年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决策稳健但不迂腐。很多时候,决策者被过多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后,会飘起来,导致决策失误。马云说过,阿里巴巴活到现在不是因为自己作对了什么,而是因为竞争对手做错了什么。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觉得有道理,请点赞支持,也欢迎在评论区深度交流。


成在天下


2020年一季度,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影响甚大。比如电影业,2019年的春节档,票房收入高达59.05亿元。而2020年,春节、情人节影片撤档,几乎没有任何的票房收入!

而正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服务类企业,没有营收,不得不宣布关店、裁员,甚至还有破产倒闭的!

2月10日,网上不就有消息称,K歌之王因遭遇财务危机,宣布与全体员工(2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么!这或许并不是个例,很多小微企业,1~2个月没有任何收入,足以造成财务困境,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的!

企业破产不能归咎于突发事件,而且企业本身就面临严重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疫情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确实影响非常之大。但疫情毕竟只是一个突发事件而已,对于企业营收的影响很有限,也就1~2个月。

试想一下,如果1个月没有营收,就得裁员、破产倒闭的话,那么这家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何其之弱。这些只能顺水行舟、无法逆水前行企业,连最基本的风险意识都没有,倒闭本来就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俗话说的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抵御市场中可能的风险,如何确保现金流的安全、顺畅,其实很多情况下,比企业盈利更为重要啊!

总之一句话,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企业兴衰也是一样!只懂得盲目扩张,不考虑风险,没有建立完善的机制,这一类企业,想要走的长远、可并不容易啊!


财经者思


特殊的时刻,企业复工延后,算上春节的假期,很多企业一个月没有开工,一个月没有开工,对大型企业可能没什么,大型企业资金流充沛,熬过一年问题也不大,但是对中小型企业来说,一个月时间还是很长的,中小型企业本来就处于供应链链条上末端,受到上游企业的账期压力,应收收账款压力大,上游企业欠了几个月的账款。

特殊时刻确实是考验企业的现金流,也是优胜劣汰的时候,如果一个企业的资金流都扛不过一个月,就算现在的疫情,这样的企业可能离倒闭也不远了。

所以现在第1批倒闭的企业本身企业大多数是有问题的,一个月没有生产经营企业就倒闭了,这说明企业经营的策略有问题,企业的实力有问题,这样的企业在市场上肯定会被淘汰的,早晚的事情。

从疫情爆发到现在也才只有20天不到,一个企业20天就倒闭了,那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企业本身是不是经营是有问题的,是不是意味着即使没有本次疫情,企业可能也活不过几个月,所以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当前的疫情情况来,要也要从企业本身找问题,为什么有很多企业还是能够在现在的情况下能够依然健康的运营。


互金圈


今年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一年。

如果猪肉还是有的吃,鸡鸭鹅也还是有的吃,过年不用被限制出门在家隔离,这会是一个很愉快的开始。

因为2020我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但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人复工即失业,有些还没有复工就被人事线上通知被裁。

如果是平时,裁了就裁了,至少开春就可以重新找工作,但现在不能。因为被裁了也不能出门,也很难再重新找工作。

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问题就是确保自己活着。

一个企业要运作,要确保活着,在业务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就只能考虑卡死所有现金流,降低成本。

一个企业除了普通的产品成本,就数人力成本最高。产品成本一般都会相对固定,很难可以再进一步节省,所以企业要活下来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节省人力,减少人力支出,这样就势必需要进行裁员。

特别是旅游业,商场零售业,餐饮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员成本。

这是趋势所迫,企业作为盈利主题,只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第一批企业倒下,一般都是现金流吃紧的服务型企业,特别是手上没有实体经营项目的的企业。

一大批失业人员,如果企业能将劳动法进行到底,或许大家还不至于这么难。

难的是,企业也倒了,该支付的劳务报酬不能马上履行结清。

失业人员将何去何从,没有人会知道。或许会转行,或许会开批新的领域。

国家会不会有什么政策扶持?答案是有的。

而且不管是不是这个时候出现的失业,国家一直都有相关的扶持政策。

因为每个地方政府每年都会有人员再就业技能培训与补贴,帮助失业人员返岗。

只不过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这些。

比如深圳政府,每年都会有面向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以下称“两后生”)等青年、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以及劳动预备培训等专项培训。

比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有三个等级:

1.一般职业(工种)的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1000元;

2.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1500元;

3.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补贴标准为2000元。

金额虽然少,但也算是对失业下岗人员的一种政策倾斜支持。

不过无论政策如何扶持,也不可能会面面俱到,并且一两个政策就可以使所有人脱贫或者找到工作,最终还是要靠失业人员自身的努力。


多多说钱


面对第一批企业倒闭,的确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企业本身抗风险的能力太差。

从问题的描述来看,很明显倒闭的企业具有以下这些特征。

1、倒闭企业以初创企业居多。初创企业无现金流入,很多甚至还处于刚刚开业状态,恰逢外部环境突变,且创业型企业对风险的预估也存在不足。

2、倒闭企业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且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成本,据统计第三产业的人力成本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这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革新思路,线上线下结合。

3、不经历磨练,不确定性、甚至黑天鹅事件袭击的企业永远也成不了伟大的企业。换言之,伟大的企业之所以伟大,在于其逆境中迸发出来的生命力,仅仅一个月的停工就导致企业关门,那这样企业即使在没有利空因素的情况下,也不会活太长时间。

4、企业倒闭,会促使更多的企业思考,假设在未来再次遇到同样的事情,企业是否能够安然无恙,是否有危机应对管理。企业是否可以改变早九晚五的模式上班,企业的组织形式,工作协作模式是否能够创新。

5、企业倒闭从侧面反应的中小微企业生存的艰难,同时也反应了创业的风险。

总之,企业导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部不利因素的干扰,外部不利因素仅仅是一哥催化剂作用而已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