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抗“疫”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有望突破3万亿

最近,各类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债券陆续在市场发行,如上周国开行发行的1年期战疫专题债、北京市政府在2月10日发行的春节后首批地方债受到了市场较多的关注。债市各参与方积极参与抗“疫”战和市场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经济和市场活跃程度,以及韧性、后续态势之强劲。

债市抗“疫”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有望突破3万亿

债市抗“疫” 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有望突破3万亿

春节后首批地方债发行

春节后首批地方债2月10日发行,规模共计692亿元。专家认为,当前疫情不会影响2020年地方债发行主线,预计全年发行量有望达到6万亿元左右。其中,新增专项债额度约3万亿元,预计将有力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助力稳增长。数据显示,春节后第一批地方债由北京市政府在2月10日发行,发行规模共计692亿元。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远超往年进度。截至目前,财政部共提前下达12900亿元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从地方债的特点看,分析认为,2019年地方债运行过程中的诸多新特点在2020年大概率将得到延续。如2019年专项债开始超过一般债成为市场热点,超长期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发行利率下降显著。各地发行额度与经济实力相对匹配,发行期限和利率方面未现明显分化。

专项债、城投债全年投资规模将创新高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了保障防控疫情工作有序开展,保障医疗物资供应,央行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积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其中,1月31日下发通知,专门安排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贷款。

同时,疫情对一季度经济将产生冲击。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以及社会预期,政府调控手段进一步加大。除了医药行业优先保障外,基建、城市建设等能快速拉动经济的领域也将陆续开展,专项债、城投债投资规模也将继续增加。

剑荣资产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城投债有望突破3万亿。专项债、城投债发行可能增加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专项债、城投债不计入财政赤字,是广义财政的重要手段,对市场利率影响较小;第二,基建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城市建设将是重要投资方向,而专项债是基建投资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基建投资自2018年“硬着陆”以来一直较为低迷,为应对经济下行基建投资首当其冲,因此专项债的发行额度也可能会增加。从数据上看,2020年1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约7000多亿,同比2019年1月增加了5600多亿,且重点投向基建、城市建设;第三,疫情对短期经济造成负向影响,未来国家将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度支持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其中主要政策手段之一就是专项债、城投债。2018,2019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预算分别为1.35和2.15万亿。

战“疫”债券批量发行 部分公募筹备“战疫债基”

有关疫情防控的债券正在纷纷问世,据了解,部分公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战疫债基”。2月10日,兴业证券在上交所公开簿记疫情防控公司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30亿元,这是国内首单以证券公司为主体发行的疫情防控公司债券。有分析预计有关该领域的债券发行会越来越多。而部分公募机构正在筹备“战疫债基”,以应对大规模的防疫类债券发行。其中,一些公募机构该类产品的筹备剑指承接国开行发行的“战疫专题债券”。2月6日,国开行发行1年期135亿元的人民币“战疫专题债券”, 发行利率1.65%,所募资金将主要用于国开行向疫情防控提供的应急融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战疫专项债具有政策导向,票面利率较低,该类债基恐怕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据上述产品人士透露,该类产品的客户将主要以银行为主。

多家券商参与战“疫”债券

除了银行外,作为债券市场另一主要参与者的券商最近也纷纷展开行动。如由华金证券、中银国际证券承销的东阳光科技公开发行2020年公司债券(第一期)(疫情防控债)于2月11日在上交所发行,这将是首单在交易所发行的疫情防控债。

此外,近期还有多家券商参与了战“疫”债券的承销,如上周国开行发行的1年期战疫专题债就有东方证券、兴业证券、国海证券等券商参与承销。有债券研究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发行的这类疫情防控债券的利率一般都偏低,不过尽管如此,现在市场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