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大疫当前,日本得到了中国最充分的表扬,日本人很熟悉的中国外交部女发言人华春莹说,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日本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都给予了中国很多同情、理解和支持。疫情一发生,日本政府就表示将全力协助中国抗击疫情。日本政府和日本许多地方、企业主动向中方捐赠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一些捐赠给武汉的物资包装箱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还从网上看到一些照片,在日本的一些药妆店,可以看到“中国加油”、“武汉加油”的标语。东京晴空塔专门点亮了红色和蓝色,为中国武汉抗击疫情祈愿和加油。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出自诗经,大家应该比较熟悉,用在这里,大致意思是:谁说你没有口罩,我的就是你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中日交流的一段佳话,出自鉴真东渡的故事,当时为邀请鉴真法师东渡传法,日本还特制了一件袈裟,边缘上绣着一首偈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山川在下,异域相隔;风月在上,同天相望。鉴真法师看了非常感动,最终下定决心,历尽千辛万苦,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

1000年前的典故,1000年后贴在救灾物资上。用得非常妥帖,也让人格外感慨。这两个邻国,虽然近代以来恩怨不断,但随着中日关系的回暖,日本已经越来越多回归中国大众的兴趣话题。

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日本?

其实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一直有点微妙。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一直有一股“日本热”,比如中国非常喜欢的小说家东野圭吾、村上春树,都是日本人。而在日本也有“中国热”。

日本的“中国热”那更是历史悠久。我在戴季陶的《日本论》中就看过这样一段描述,说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打出了“脱亚入欧”的旗号,但是每个月日本的杂志上,也会发表好几百篇关于中国的文章。这就是那个时候在日本发生的“中国热”。

但你发现没有,无论是“日本热”还是“中国热”,其实都是把中国和日本分成两个单独的个体来看。两个国家对彼此之间再感兴趣,最多也就是把对方看作自己的邻居、镜像,或者是兄弟。

但是东京大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新锐学者李永晶这本《分身:新日本论》的角度有点不太一样,它提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新观点,它说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和“中国”在一起的,中国在历史中的不断演化,过程中一直都有日本的参与。而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其实比较像一对克隆人,只不过这对克隆人是被放在了不同的平行时空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