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一位没有知音的田园诗人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咏贫士》其六


携一壶老酒,倚躺在杂草亭台之中,你们称我为高杰隐士,可谁又知道我心中的一番愁苦。就连古代的仲蔚举世少有知音,但终究有一位刘龚赏识他的行为,而我陶渊明,这一生的作为都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家人劝我当官迫于生活压力,朋友劝我当官廉于我之能力,就连身边的老伯劝我当官说以后能畅想未来,可是这些皆不是我想要,我想要的只是官场清廉,有一位懂我之知音。


陶渊明:一位没有知音的田园诗人


1、

陶渊明,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出生在东晋时代,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但有书的陪伴也活的逍遥自在。他这一生最想做的便是像外祖孟嘉那样的隐士之才,二则是像曾祖陶侃那样的务实之派。

然而在东晋这个大染缸里,他虽祖上有作为臣将的曾祖却也被真正的门阀世家看之不起,就连曾祖以冠与“溪狗”的称号,那时玄风易盛,像陶渊明这种逍遥写实派便是另类中的另类。

东晋时代,知识气很薄,重门第,玄学家鄙视才干家,他们《老子》、《周易》等少数的书籍便大谈玄理,与其说他们谈玄论道,自谤高明,不如说当时的名士只在乎利益、名士之争。

就连当时的名士王恭都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做名士”,另一位当时名士殷仲文更是“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

这些却和陶渊明完全不同,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真正继承了汉魏文学的精髓。在东晋那样的大环境下,陶渊明的这一生势必看起来与他们个个不入。

陶渊明:一位没有知音的田园诗人


2、

少年生活清苦但丰富,青年结婚未久生活压力骤然增大,就是这样二十九岁的陶渊明出仕了,首次担任的便是江州祭酒,然而好景不长,陶渊明因为不堪俗吏便自动辞职。之后州府接连招他为主簿官,他觉得比之祭酒还要麻烦便没有应邀。

直到陶渊明三十四岁时担任桓玄幕僚,这一做便是三年之久,然而桓玄觊觎帝位,陶渊明早已察觉,借母亲去世便转身离开,好在离开及时,桓玄最后目的败落也没有追究到陶渊明身上,或许也是因为这一经历,导致后来刘裕找他做幕僚是,陶渊明不得不答应,和做桓玄幕僚时一样,刘裕因为日益膨胀的野心已有篡位之心,陶渊明同样做的痛苦非常。

沉浮仕场十三载,皆不是陶渊明理想之所。然而一是家庭经济所迫,而则是青年时的陶渊明仍对仕场抱有远大的理想,可是事以愿为,这些官场之事皆是违背了陶渊明的自身愿望,他受儒家思想,知道忠君孝礼,他追随自己外公与曾祖,自求逍遥高杰,务实才干,然而他所经历的官场之事皆是与之相反,昏暗与篡位简直像是一场家常便饭。

陶渊明曾写过一篇《感士不遇赋》便是深诉自己官场一直没有进身的机会,门阀世家常常霸占其上层,官场昏暗无道,陶渊明宏伟的理想也在这样一步一步蚕食而光,知道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去,一道《归去来兮辞》响彻古今。

陶渊明:一位没有知音的田园诗人


3、

辞职回家后的陶渊明已经打好隐匿在家的决定,过上真正的农耕生活,正如《归田园居》中的诗,每天早上夕阳未升,他便夕露沾身躬耕在田间,每每晚霞当空,他便把酒当歌,回忆少年时代,这十三年沉浮仕场仿佛一场梦,他以真正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便不再回想,把他们都埋在人生角落。

归于田园的陶渊明,本就过着还算闲适的生活,然而一场大火吧陶渊明所在的田园居彻底焚烧,使得陶渊明本身在精神以及经济上遭受严重的损失以及打击,在此后,陶渊明的后半生几乎在贫富交战的心理状态中抒发意志。

在田园居毁后几年,陶渊明搬到属于他南村的院子里,与田园居所在地理位置不同,南村向来是各位隐士的聚集地,陶渊明与他们的交往多了,名声也变大了。当时朝廷征他为著作佐朗,陶渊明却不愿,一是当时已经彻底舍去官道追求田园隐匿生活,二则是因为陶渊明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寒门学士,他对于刘裕的做法保持着自己的坚持。

陶渊明的很多诗写得大多是田园诗,而其中一首《述酒》便是暗喻对刘裕做法的愤慨,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又以毒酒杀害已经情愿禅位的司马德文。刘裕的赶尽杀绝之行彻底激怒了陶渊明,他坚持隐匿理念,之前对于刘裕不抱有好感,但都没有写于诗中,而这次的陶渊明怒了,但却什么都做不了,就连这首诗都写的晦涩难懂。

陶渊明:一位没有知音的田园诗人


直到生命的尽头,陶渊明都在与贫困打交道,这一生他创造了无数的田园幻想,也成为后背仕遇不顺,感受田园的理想之楷模,他的一生坚持“固穷守节”的行为准则,或许那时候的他不被人看好,没有任何人理解,可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怀,穿越了几百年,几千年来带领我们的路,我们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