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根據什麼提出“人之初,性本善”?與當時的血緣社會有關?

蘇廣龍


“人之初,性本善。”是儒家經典啟蒙教材《三字經》的開篇第一句。《三字經》相傳為南宋儒家學者編寫用以教育本族子弟的,經後人不斷完善,流傳至今。它內容豐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婦孺皆知。

對人性問題的探討,自古以來從未間斷,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性論也是先秦儒家學說的核心內容之一,就算是儒家學派內部,也沒有達成共識。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除了說差不多,也沒說別的,可以自由發揮。孟子認為“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告子章句上》)。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董仲舒認為“人性有三品”,即聖人之性、中民之性、鬥宵之性。還有一位叫告子的(有人說他不是儒家學派),多次和孟子討論人性問題,他的觀點是:“人性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孟子·告子上》)。但儒家學派的正統思想還是性善論。

性,心生也。據《說文解字》:性,人之陽氣,性善者也。儒家經典《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即性是與生俱來的,天賦的。人性確實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出、聽不到的。不同的人,站的角度不同、閱歷不同、領悟不同,理解也就會不一樣。

除了肉體,天賦於人的還有本能和人性,本能就是人作為動物屬性的生之稟賦,如吃喝拉撒、畏懼驚恐、戀母與護犢等。人性則是不同於本能的,是動物所不具備的,更高一級的心之稟賦。所以,性,是心生的。《孟子·離婁下》:“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意思是人和禽獸的差別只有一點點,“幾希”指的就是人性,庶民拋掉了,君子保存了下來。孟子還認為: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這四心人皆有之,把人性與仁禮義智聯繫起來,認為性善是仁義禮智的基礎。那麼他憑什麼得出人性善的呢?可以從現實和歷史兩個層面來分析。

從現實層面來看,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自己的經歷體會。孟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和母親相依為命。孟母對孟子的教育非常嚴格,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環境,曾多次搬家,擇鄰而居。所以,孟子成長的環境是很純淨的,被激發出的天性也很善良美好,西漢史學家劉向在《列女傳·卷一·母儀》中說:“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二是觀察小孩子的天性,根據小孩子的“愛其親”、“敬其兄”發現了人性的善。他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孟子·盡心》)。

從歷史層面來看,也有兩個方面:一是他自己的祖師爺孔子。在孟子時代孔子就已經是儒家學派的聖人,是人格完美和道德高尚的典範,是孟子心目中古今聖賢的楷模。如果不是生來性善,是不可能達到的。二是依據古代聖王堯舜。《禮記·中庸》:“仲尼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堯舜是儒家學派古代聖王的典範,他們品德高尚,光明磊落,創造了九族和睦、四夷鹹服的太平盛世。他們還是非常孝順的帝王。特別是舜,“父頑、母囂、象(舜弟)傲”,還幾次想合夥殺了舜,舜都能堅守孝道,非常不容易。所以,若不是性至善,是做不到的。

孟子認為人性善是具有普遍性的,是所有的人都天生就有的,也是可以保存、顯示和發揮的,所以極具教化意義。“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滕文公上》)。“堯舜,性者也。”(《盡心下》)。孟子認為,堯舜是人的本性展示得最完美的人。他極力推崇堯舜,但並不認為堯舜是高不可攀的,堯舜是可以學習、效法的,並說“人皆可以為堯舜”。

堯舜是人性善的典範,而堯是黃帝的玄孫,舜是黃帝的八世孫,堯舜是父系血親,舜還是堯的女婿,那麼人性善跟血緣社會有沒有關係呢?我認為是沒有的。首先,在黃帝手上就已經統一了華夏部落,堯舜時期已經到了原始社會的晚期,由血緣關係形成的氏族社會逐漸瓦解。 堯禪讓帝位給舜是當時四方諸侯推薦,舜禪讓帝位給禹,是選賢任能的結果,並不是根據血緣關係。而且他們的仁義禮智是對全天下的,並不侷限於血緣關係內部。





畫月成眉


首先,應該確定——或者重新思考一下——我們一向從老師那裡聽來的“解釋”是不是正確。儘管這種解釋,已經被“摁”進“字典”,而成為權威與共識。

因為,被“共識”的東西,未必就是“真理”。

如果我們認識世界,不能突破這些所謂的“權威”認定與“共識”,世界將變得不再可愛。

“人從一生下來,本性都是善的”,本性基本上很接近,只是個體的習慣很不一樣”——這大概率的是我們形成的共識吧?

其實,這樣解,本就是廢話與謬論!——因為是站在“後天那個自我”的角度上去廢話的。

孔子儒家,是政治哲學思想的發現者與奠基人——而政治哲學面對的是“治者與被治者”——即君王皇帝與百姓民眾。不是社會學層面上空洞的浮表的扯淡。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最早自《論語·陽貨》,後被“植”於“獨裁統治者愚弄民眾”的“三字經”中,並按這些獨裁者的“意志而成為“做人處事”經典。

實質上,孔子的本意是這樣的——

百姓大眾最初所接受的治理,

治者的心願本是維護百姓的。

只要治理者以百姓之心為心,

他們就應環繞在大眾的外圍。


卜耐夫哲學


說的是人之初性本善。而後被改變了的人是因為社會環境和個人所獲知識的知悟所至。


乘鳳起


友提的這個問題,是歷史上一直在爭論的問題。要說儒家根據什麼提出“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問題,我想要是真有根據的話,那就是根據本心,根據聖賢人自己善良的天性,依據這種善良的天性,才能認定“人之初,性本善”這一論證。中國有句古語,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人性善者,必定是自己的心性善良;認為人性惡者,必定是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對善良是作了否定的。我想善惡論都是源自於心,這應該是最直接的依據!


用戶74104460556


不是提出,是本性


徐嶽風


人性本根,有善有惡還有非善非惡,形成一個統一體。儒家講人之初性本善,在於鼓勵教化人們,行仁義禮智信忠孝,利已利他利國利社會。人之為人必不可少。法家強調,人之初性本惡,生髮出軍隊法院警察,法制法律法規,這是國家社命的強力保障,更離不了。

世界就這麼奇妙,人性善與惡和了,儒家法家不是對立的,亦是和的!和合統一於國家社會世界的穩定繁榮發展了。


用戶8563907151856


這是很簡單的邏輯推理呀。

善,為成全維護,惡,為損害消耗。人,或者任何具體存在,必然都是從無到有,其形成,必然是善的結果,只有善的成全維護,才能實現從無到有。

本,根本,生物之源。而要生物,必然是善,只能是善。

因為人之初,或任何事物之初,必然是善;因為任何事物之本,必然是善。所以,儒家如實描述了這個事實。


長風浩蕩


儒家關於人性善惡分為孟子的性善派和荀子的性惡派。孟子這派提出,不學而能知,不學而能為,說的是,人出生就有良知良能。比如人見到小朋友在井邊,即使沒有血緣關係也會擔心,這個是不用學習而有的本能。荀子則提出人心唯危,道心唯偽。人本性利己自私,道德是後天學習而得。道德是為了維持社會秩序,從而最大保障每個人的個人利益。儒家講究孝親情懷。人對別人的愛是由家族以內逐漸擴展到社會。人要先愛自己的父母,然後是兄弟姊妹,然後是朋友。推己及人,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的是人的同情心與同理心。人的共情本能。這就是為什麼古時候有孝子忠臣之說,先孝子後賢臣。漢朝有緹縈救父的典故,緹縈是西漢王朝(大約公元前184至公元8年)時代的人。她住在山東。她的毅力和勇氣,不但使父親含冤得直,免受肉刑,而且也使漢文帝深受感動。因而廢除這種殘酷的肉刑。明朝崇禎之所以重用楊嗣昌是因為其父犯了罪,楊上書願意代父受過。古人認為,大大的孝子,才能成為大大的賢臣



一閃22


其(|)一個人的觀點理念是環境造就。

其(2)一個人的傳承本性是生來難改。

儒家思想是為統治者而服務把了。


辛樂湖畔


孟子言性本善,荀子曰性本惡,竊以為性無所謂善與惡,關鍵在後天的教育和影響。

反動的血統論將人分九等,唯心地斷定此九類家庭出身之人本性即惡,是破壞社會的力量,如是觀點和所為,扼殺了多少人才,產生多少悲劇!人之好壞決定於後天,決定於家庭教育,決定家庭教育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決定於自身的努力和拼搏,,書香之家、有德之家必出賢才,違子門第必出盜賊,這都是講後天的影響,而非血統。:

因此性不能分善惡,出身不能分好壞,所謂性善性惡皆無稽之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