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何為人之初,何為性本善?

貪睡小狗


一、性善的由來

孟子說:“水的確無所謂向東流向西流,但是,也無所謂向上流向下流嗎?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人性沒有不善良的,水沒有不向低處流的。當然,如果水受拍打而飛濺起來,能使它高過額頭;加壓迫使它倒行,能使它流上山崗。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形勢迫使它如此的。人的可以迫使他做壞事,本性的改變也像這樣。”

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孟子的雄辯風範。隨口接過論敵的論據而加以發揮,以水為喻就以水為喻。就好比我們格鬥時說,你用刀咱們就用刀,你用槍咱們就用槍。欲擒故縱,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平?”一語殺入穴道,只需要輕輕一轉,其論證便堅不可移,使讀者讀來,不得不束手就擒。於是,我們便都是性善論者了。

只不過,當我們放下書本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邪惡時,的確又會發出疑問:人性真如孟老夫子所描述的那般善良,那般純潔得一塵不染嗎?這種時候,我們即便不會成為荀子“性惡論”的信徒,多半也會同意告子的觀點了罷:“人性之無分於善不時, 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三字經》又提出 人之初,性本善的觀點和荀子的人性本惡論,荀子的無所謂善惡論一直爭論至今。

二、性善的內容

儒家是一個完整的哲學系統,以人性論為其核心,上承天命觀,下啟倫理學與各種應用哲學。《中庸》開宗明義肯定這一系統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此中理解之關鍵在於11、何謂人性?

關於“何謂人性”一問題,古今各家各派言人人殊,難求共識。儒家的看法呢?論者常以“性善”或“人性本善”答之:這若不是用詞不當,就是欠缺考慮,不然竟是不負責任了。任何哲學理論皆須兼顧三條件:基於經驗觀察,合乎理性反省,指示理想途徑。而“人性本善”豈能漠視人類與個人的罪行惡跡,豈能合理說明人在面對善惡時之掙扎,又豈能昭示人群行善避惡之必要與人生幸福之所依?

因此,儒家(指古典儒家,主要包括《論語》、《孟子》、《荀子》、《易傳》、《中庸》五書)對於人性的看法是“人性向善論”。以下依次說明:何謂人性向善?其正確性,亦即符合儒家原典的程度,如何?以及就其適用性而言,能否對實際人生產生啟發作用,甚至對現代化發生一定的助力?

2、人性向善

談到人性,立即面臨一個明顯的詭辯,就是:一方面人有共同的本性,另一方面這個本性又難以掌握,因為它顯示為一種趨向。以下略作說明。

我們對於人類以外的天下萬物,都可以問:“它是什麼?”因為萬物不論是具有物質,具有生命,或具有意識,如礦物、植物或動物,都有明確的“本質”,可以讓人清楚理解。唯獨對於人,不能詢問:“人是什麼”因為人的意識達到反省階段,展現自我意識,可以以自我為中心,從事自由的選擇。人的選擇構成了人的內涵,因此若由先天界定“人是什麼”並無多大意義。如果詢問:“人是什麼?”就等於在隱然中假定人與萬物無異,是某種具有固定不移的本質的東西。這樣問,完全忽略了人的特性正在於人的自由,可以選擇“成為”這樣或那樣的人。換言之,我們只能對人詢問:“人能夠成為什麼?”

其次,人性在於“能夠成為”的動態變化中,亦即在於自由選擇的能力中,但是這種自由選擇不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的。人的自由不是盲目任意、為所欲為的,而是以“良知”之“安不安”與“忍不忍”作為引線的。那麼,什麼是“良知”?良知不能離開人的行動來孤立地加以理解。你不行動則已,你一行動則良知隨之表現或強或弱、或明或暗的反應。人的行動中,有部分與良知無關,如出自生物本能的需要之滿足,餓了要吃,困了要睡;我們無法從這一類行動看出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但是,除此之外的行動,則大多生於自由抉擇,結果則或是符合良知或是背離良知。我們經常在判斷別人,也在判斷自己;我們常為某些人的行為覺得遺憾,也常為自己的行為覺得後悔。我們當然也有歡欣快樂的時候,但是真正的滿足往往並非得之於外,而是得之於內的。

因此,“人能夠成為什麼?”對這個問題的省思已經告訴我們:人性是一種趨向,是開放的、動態的,是等待被實現的潛能。趨向什麼呢?趨向於“善”。前面說過,人性的趨向受到良知指示,現在又說人性是趨向於善;那麼,良知與善有何關係?它們若是同一,則無異於說人性本善,並且難脫循環無動於衷,這時謂其“非人”可也,把他們排斥於人類之外,而保障了“人”的界說之普遍有效。

三、性善範圍

下面首先談人性本善的範疇,然後圍繞人類智能深度解說人性本善的正確性。適用範疇“人性善惡”是指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裡面首先明確“人性本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和狼、人和蚊子之間無法談善惡的問題,否則就是一個悖論,比如人善待蚊子,就傷害自己的朋友和周圍其他人,這不能叫“善”。“善”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維護同類或者同類整體的利益。

其次明確“人性本善”是指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同國家或者社會的人之間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是有爭議的。比如當兩個國家打仗的時候,這兩個國家的老百姓相互接觸就很危險,當國家層面是一種比較友好的交流的狀態,老百姓之間的交流才會相對安全一些,因為這時,我們就無法直接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會受到不同國家利益的制約,這時同樣有可能會出現悖論,善待自己敵對國家的人,有更大的風險對自己的國家造成傷害,從而傷害到自己國家的人甚至傷害到自己。

四、性善應用

1、人的本能

人具有避免傷害和追求卓越的本能。人性是指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在人的一生中極其穩定的本能,無法違背,人們一旦違背這個本能就是對自己的嚴重傷害。人性本善,因為人總會迴避傷害,而當人們傷害別人時就容易傷害到自己。在面對多個選擇時一定會選擇一個對自己最好的選擇,人總會追求卓越,這種追求,止於至善,因為人會本能避免傷害,所以極力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傷害必然是人的追求,這就是人性本善的邏輯。

2、社會智能

人與人之間相互接納形成社會,人還具有違背社會和改變社會的能力。善是一種接納的力量,惡是一種排斥的力量。人類社會的形成本身就說明人性本善,因為人只有相互善待才會凝聚成為社會,否則人會不斷離開社會,社會規模因為人性本善而不斷擴大,如果人性中有惡的一面,社會規模就無法擴大。

人相互接納的力量比地球上其他任何動物都要強烈。比如,螞蟻社會性很強,內部團結,但是螞蟻無法和不同蟻窩的螞蟻相容,而人則會撫養來自其他種族的孩子;人在看到同類受到攻擊、或者面臨絕境的時候,會主動救助,即便這個人來自不同的種族,我們都會有這樣的衝動,但是動物在這方面主要表現在母獸和未成年的幼崽之間。

社會對於人的意義在於:個人在社會中能比個人在自然界中更加強大、得到更多保護、並使自己的生命得到繁衍。雖然人首先必須保護自己,但是社會性應該是社會性動物與生俱來的本能,一隻螞蟻離開自己的社會會很快死亡,而人是可以離開社會的,只要有食物、只要能迴避危險,這個人就能一直生存下去,只不過他/她會不斷去尋找其他的可以接納他/她的人類,所以人有暫時違背社會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使人具備讓社會為自己服務的能力,如果認為人應該為社會服務,那人就處於一種被矇蔽的狀態,忽略了自己本身暫時脫離社會的能力,從而失去改善社會環境、駕馭社會的能力。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社會很自然的為人服務,當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出現問題時,人更應該極力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本能的維持“社會為人服務”的狀態。

3、人類智能

人有使用工具和創造工具的能力,這樣的能力使人們能在短期內主動避免很多其他動物無法避免的傷害,而不是長期消極適應或者通過基因進化來避免周圍環境的傷害。人類智能是人性本善的基石,如果沒有人類智能,人就無法在短期內解決許多問題,從而無法避免環境對自己的傷害,如果無法避免(社會)環境對自己的傷害,人就有可能極力保護自己、傷害(社會)環境,顯示出自己違背社會的能力,但是人一定會同時極力改善社會環境、避免環境對自己造成傷害,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離開社會,就會面臨來自自然界的威脅和傷害。

4、善的本質

善本質上是一種“知”和“不知”的狀態,這個結論建立在“知識無止境”這個論斷的基礎上,當人們非常瞭解一個事物的作用,就會非常愛護這個事物,當人們認為這個事物沒有用、或者說暫時不知道這個事物有什麼用,就會直接將它放置一邊,我們不知道這個事物有什麼用,並不意味著這個事物永遠對我們沒有用,人們對待其他人的態度也是同理的,我們知道這個人能做什麼,我們就會很自然的感到熟悉和親近,否則我們會保持戒備狀態,如果一個有能力獨立生存的人卻好吃懶做,我們就會感到無法理解,很自然的出現敵對的狀態。

按照本文對人性本善的適用範疇的界定,人性本善是社會內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強、社會閱歷越豐富、越瞭解一個人,那我們一定會與他的關係更加親密友善。人們為了自己親密的朋友或者親人,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當人們認為自己知道了正確的解決社會問題的道路或者方法、認為一條出路能改善人們的生活境遇的時候,人們同樣願意為了這個“知”的狀態犧牲自己的生命。“士為知己者死”這句話具有相當的普遍性,而人們為了陌生人付出自己的生命相對來說比較可貴。

人能夠撫育並且善待一個來自不同種族的孩子,能拯救不同種族的人,這說明不同的種族有相互善待、相互融合的能力,但是由於來自不同種族的人相互之間缺乏交流,所以不同的種族的人常常不能相互善待,這是缺乏信任的結果,換句話說,我們不知道那些來自不同種族的人是否會為了自己的社會或者為了自己而做出破壞、搶劫和殺戮的行為

五、現代研究

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已經是一個爭論了上千年的話題。但最近,科學家幫助人們找到最終答案。據美聯社3日報道,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裡的衣服夾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擔心,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18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

科學家意外的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德國一家人類進化研究所致力於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心理學研究員每天在一群剛剛會爬的嬰兒面前作簡單的動作,比如用夾子掛毛巾,把書壘成堆。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員會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最簡單的任務。比如把夾子掉了,或把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24個嬰兒在幾秒鐘之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根據研究錄像,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手腳並用地爬過來,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看起來急切的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願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為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精神,助人而不圖回報。

嬰兒表現出利他主義的心理證明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3月2日,負責該項研究的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進化研究所的研究員沃內克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人類利他主義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內克說,這項研究通過觀察人腦複雜的發育過程,揭示出人類「利他主義和合作精神」是如何產生。





解答文化問題


語義上很簡單,就是人的本質和初心是善良的。

性善論和性惡論都是主觀主義的、片面的觀點。《三字經》作為蒙學教材,用性善論教育孩子,可令他們懷著對人世間的美好預期成長,也無可厚非。但是,如何把教育系統化,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告訴孩子人性也“惡”,讓他們具有面對人性惡的一面也不崩潰的心理素質,在青春逆反期不走極端,是個大課題。


go明奇


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我們用佛法的真實義來觀照的話,那就是從根本上去詮釋宇宙人生的真相了!那麼怎麼來認識這個真相呢?我們就從【妄為色空及與聞見。】這句經文,來揭曉我們的真心本性。

先來看這個「妄」字,這個妄不是世間法的那個妄,世間法的這個妄啊?是虛妄的意思,是假的意思。而這裡的這個「妄」是什麼意思啊?這裡的妄是帶有因緣藉助、依靠之意。這句經文的意思~我們最初的這個淨圓真心,這個真人啊,是由於當初的一念不覺,啊一念妄動,致使呢由真起妄, 隨後呢便是“無明不覺有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啊。具體說來~無明不覺,而有第一個無明,叫業相無明,有了一 ,不愁二三四,馬上跟上來,就是轉相無明,有了轉相無明,對著業相無明打妄想,也就現出現相無明。這三細在佛法裡,一般地說為根本無明。這個根本無明由於出現了現相以後,虛空之境已經形成,是依靠這種境界叫境界為緣,再現「六粗」是指:智相,相續相,執取相,名字相,起業相,業系苦相。九相無明而生起,虛空世界,山河大地,天人鬼畜,十法界,森羅萬相,千變萬化,由此而有。我們又從五蘊的角度來把它歸納: 我們這個肉團身就是五蘊假和合,嚴格地來講,沒有哪一法不是五蘊假和合。有情無情是方便說,有情即無情,無情即有情,任何一法它都經過了這五陰之元。所以呢才產生了這些萬相雜塵的景象,以及那能見能聞的這些意識心、妄想心等等。大家要明白我們的這個真心本來面目啊,是隨著這一念無明,這第一念的生相無明的出現,一念的妄動,你就有了動了,啊有了動的這個因緣合和,才有的這個妄;因此這個妄呢?是帶有因緣藉助依靠之意,這些世界的萬法萬物,都是因為有這個因緣合和啊才隨緣顯現出來的,才顯現為這個色空,這裡的「色」觀照為世間的萬法;這裡的「空」呢?可以觀照為虛空。色空就已經說盡了萬法萬相了。後面的這個「聞見」呢?是指啊你所起的種種的分別妄想的這種意識心。

所以啊,當你明白了以上這些道理之後呢,有便於你去「善」思維呀!這個“善”呢,大家要注意一下這個‘善’字,世間法的善是指善人善事。而佛法裡講的這個正當名分的「善」,其實是講‘真’啊!只有講到‘真’與佛的知見是一致的,才是真正的善;否則話就不能開智慧,也不能夠悟到自己的那種清淨心和實相法的道理。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如何用好自己的心,來觀照到這個「清淨實相」的法。

這個「清淨實相」的這個“實相”啊,它包含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指「無相之實相」,就是指這個空如來藏,也就是“阿彌陀佛”的這個「阿」;這個空如來藏存在的特點,就是它離開一切的有形有相,千變萬化的這些差別,對待之相,遠離了‘能’、‘所’的這種分別,一塵不染,靈明不昧,啊中間不立一法,啊清淨到這種程度。
\n實相的第二層意思是指「無不相之實相」,就是指這個不空如來藏,啊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妙有,可以觀照為“阿彌陀佛”的「彌陀」;十法界一切的森羅萬象千變萬化的萬法。
\n第三層意思就是「無相無不相之實相」,對照為我們的空不空如來藏,就是“阿彌陀佛”的「阿彌陀」;它實際上是我們的這種妙用啊,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不變隨緣,隨緣不變。

我們再來觀照一下《法華經》序品原文是這樣講的【教諸菩薩,無數億萬。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各於世界,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這裡「照明佛法,開悟眾生」,就是由於眾生在迷惑顛倒中執著於虛妄相,把真正的我忘記了,所以明而不明。 那怎麼來理解虛妄啊?
\n什麼叫虛呀?一切的萬法,無所從來,沒有什麼根源,不是什麼東西生出來的,在十法界當中你查不到它的來處,叫虛。
\n什麼叫妄呀?雖然查不到它的來處,但是呢,它當下現前,你時時刻刻能感受到它存在,這叫妄。
\n虛也可以關照為空如來藏,妄關照為不空如來藏!虛妄放在一起是空不空如來藏。所以,虛妄這兩個字就是一心三藏,就是如來藏妙法!

諸佛出世把這個道理講明白,用智慧來照破我們的迷惑顛倒,叫「照明」。用因緣法、打比喻的法,叫「方便智慧」。所「照明」了的那個智慧是真實智慧。「開悟」二字特別重要。有人講「開悟」就是明白了道理嘛!講得對不對?還沒有講到根本上。明白什麼道理?道理是誰?你本來就是道理,否則不能叫「開」。但在迷惑顛倒之中,佛來幫你開——如果你這裡沒有的話,開了還是沒有。這個「悟」,我們本來就有。佛來告訴我們,「你就是佛啊!」你明白了就開悟了,成佛不從修得,本來就是,但是不修也不得。佛給你一開,你得了,這叫「開悟」。「開悟」的當下就是佛。這叫你明白了「阿彌陀」的當下,你就是分真佛。這叫華開蓮現!

所以說你真正懂得這個‘善’字,那麼你就能領悟到了什麼叫世間法;什麼又叫出世間法。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在不空、在有形有相上執著,他不懂得往裡面看我們真正的本心;聖人之所以是聖人,他放下對有形有相的萬法的執著,而回歸自在「本性」,所以他得解脫。 我們的依報世界無非是正報之心所變現。我們可以觀照做夢的例子。夢中的境界是夢人所變。夢中的千變萬化,只是夢中一人。所以,佛,無非是喚醒眾生的迷惑之夢!

自古以來,成佛的法華,開悟的楞嚴!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n\n阿彌陀佛!


如來藏4



彌陀之子


人之初性本善是偽命題,也可以說是人們的一種希冀。人之初本混沌,是飢餓和不適感引導嬰兒無節制的哭嚎和貪婪的吸吮,這就產生了自私的行為,後來的開蒙教育,引導人們向善,建立公德,而社會現實又逼著人們不得不回到自私。


人之初還可以


初就是本來,性本來就是善。這個答案太多了要看自己悟!人的初人的本來就是善。不得解釋。就是這麼句話。要自己悟,見地等等。這個問題是自己的問題。因為大家都是人,怎麼看待問題就自己看看是不是,不能從別人身上找人住初性本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