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古人也說“人之初,性本惡”這是為什麼?

清風Love


《三字經》的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主張性善論,他認為人性可以為善,人為不善,不是人自身材質的問題,而是受到周圍不良環境的影響。經過後天好好的教育,皆能成才。

縱觀歷史,儒家孔孟之道佔據著主導思想地位,被歷代的統治者所推崇,因為儒家思想迎合了君主的需求,有利於統治者的統治。儒家推行的人性本善,要求臣民人心向善,維護了社會的穩定,所以統治者不遺餘力的支持儒家觀點。

荀子提出“人之初,性本惡”觀點,荀子認為“好惡、喜怒、哀樂,夫是之謂天情”,食色喜怒等人的天性無論君子還是小人都是不能抹滅的。之所以有所區別,則在於後天的所學、所行和所為才能區別開來。

我認為人性本惡,之所以社會能夠相對和諧穩定的發展,完全取決於法律制度的制約以及社會上對善的行為的宣傳。我們試著反正一下,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和制裁的威懾,現實社會中,面對利益和誘惑人的思維和動機一定是自私,貪婪的,人類無法迴避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自私與貪婪,會刻意隱藏自己的惡而去展露自己的善,人性本惡我們無法迴避。


張寧讀書


您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我覺得古人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人們常說小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因為小做什麼事情都是以最初的想法認真去做的,但是學習的過程中改變了我們原本的心。

這也就是後面為什麼人們還會說,人之初,性本惡,學習過程中一帆風順還好,遍體鱗傷的話,我們就會學會堅強,學會保護自己,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學會了先傷害別人自己才不會受傷,在這個弱柔強食的社會環境下,改變了我們的初心,讓我們變得虛偽,自私,心胸狹窄,甚至傷害人做一些違反道德原則行為的事情,讓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最後,連給自己回頭的餘地都不留。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做人,不要忘記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要忘記我們最初那顆善良的心,你要記住你做的不管好的事情還是壞的事情最後都還會回到你自己的身邊,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因果循環,好好做好的自己,別讓自己白來這世上一遭……


烤冷麵小潔


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惡”,目的只是設一個前提,用以闡述自己的理論。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性是相同的,孔子本人並未說是善還是惡,性善論是孟子的主張。

孟子的性善論

孔孟二人在終極追求上雖然相同,但在闡述義理上又有所區別。孔子認為人會在後天沾染惡習,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需要加強學習、引導,以培養高尚的人格,以達到至善的境界;而孟子則認為善是人本來就有的,只是需要不斷加強學習並將這種“良知”發揚光大即可。孟子的這一思想後來被王陽明繼承,於是成就了陽明心學—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和孟子雖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傳承人,但荀子卻主張人之初,性本惡。因此,必須要制定嚴苛的律法來遏制人的惡性。於是其兩大弟子韓非和李斯將法家思想推到極致!
實際上人之初,性善和性惡就如天平的兩端,沒有善就沒有惡,沒有惡即無所謂善!世間萬物莫不如此,都是對立的但又統一在一起,沒有真正的善人同樣亦沒有完全的惡人,善惡共存在一起!只有復歸到老子主張的道的境界,才能合二為一。在人類世界裡陰陽相生相剋是永恆的,如果真到了“道”世界,我們又是誰呢?復歸於無極吧!

真正的智者如老子,眼中不講善惡,亦不糾結於對錯,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從思想的角度,對錯善惡只是角度、站位不同而已,過度的去論證對錯善惡,爭論永無休止,毫無益處。


聖哲同學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古人還說“人之初,性本惡”。

先說“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這句話出處緣於孟子“人性本善”(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今山東人)觀點,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是出在《三字經》中。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直接理解其義大概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又一句“人之初,性本惡”呢,要怎麼理解呢?

首先擺在眼前的問題就是人性是什麼?人性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古今中外,我想對人性的討論都是各自有各自觀點。

而我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就是,人生下來之所以他什麼都不懂,所謂不知者無罪,那麼他就是善良的,但又因為什麼都不知而又會、不教、不育那麼發展下去便是惡的,我想這就是這兩句話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孰對孰錯無法分辨。

從這兩句話總結,希望所有的家長要做到生而有育、有教,讓人類整體進步。




最文藝企鵝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提出來的,孟子說的是先天,是天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就像佛祖說的人人具有佛性是一樣的,都可以成佛。天性是純陽的,具備人類的一切善良之性。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他說的是人的秉性,秉性就讓人們有了千差萬別,有智慧和有愚昧的區別,有善和惡的區別。人發脾氣就是惡的表現,就是動的性,經常我們看到的,爭持,暴跳如雷,生氣發火,虛偽,妒忌,傲慢等都是惡的表現,是自己的內心失去了平衡,造成了苦惱和病痛,還有很多傷害他人,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等,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不管說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都沒有錯,角度不一樣,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天性,迴歸天性,佛家修行修的也是天性,如如不動的佛性。脾氣秉性是很難改變的,不是有一句話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化脾氣秉性迴歸天性的過程就沒那麼容易,不經歷各種磨難是成不了的。



不是李白是太白


有意思的話題,不請自來[呲牙]

性善論出自孟子,性惡論出自荀子。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對錯,這是古人對人性的哲學範疇理解,至聖先師們就是這麼屌!

屌在哪裡?

性善論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就是說人在出生時都是善的,沒有惡的導向,但成長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產生惡的導向,這時候就需要教育進行善的引導而讓其保持本性。性善論強調了道德引導。。。

性惡論認為人天生就含有惡的價值導向,這時候就需要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進行善的引導來壓制他的惡性。同樣強調了道德引導。。。

至聖先師們認為不論是善是惡其實都是可以靠後期教育來導向正確的三觀。所以不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相較現代的人性複雜論、矛盾綜合體論都可以說技高一籌。。

現代在探討人性是什麼樣的,而先賢們直接忽略,管你是什麼性子都可以靠教育引導來改變(孔子的有教無類其實也是同樣思想),成長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多麼豁達的道德觀啊。。

[擦汗][擦汗][擦汗]這些東西別太過深入探究,不然越研究越覺得自己無知。。


一馬青塵0612


想說一下我的觀點,人性本善或是本惡這話體現的是說話的人的心態怎麼樣子了,具體是什麼樣子,看每個人的選擇是哪個,有時候同一個人不同時間的觀點也是不一樣的。

心態還好的時候,面對一些惹人不舒服的事情會努力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為對方辯解,覺得他應該不是故意的或者想是不是我誤會了什麼事!但是心態爆炸的時候就會覺得對方內心十分醜陋,不停想去抱怨別人,貶低別人。

所以,說出來“人之初,性本善”這話的人一定是內心有光的吧!但是並沒有說“人之初,性本惡”這話不好的意思,因為並沒有瞭解過說這話的人的人生歷程和思想方面。

不過之前看《淮南子》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是:“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慾也”,化用《禮記·樂記》裡邊的句子【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不同的人翻譯不同,①人生下來沒有慾望,這是上天賦予的本性,因為後來接觸了物質之後,身體裡的慾望就開始蠢蠢欲動,這是天性裡的慾望在推動,外界事物對人的影響使人有好惡的分別,如果不能學會去自省的話,天性就會逐漸喪失。②人生下來就是安靜的,就是人的天性;受了外物感化而後有活動,他是天性的外部表現;外物到來而精神上有了反應,這是智慧的活動;智慧與外物互相接觸,而好憎之情便產生了。好憎形成顯露出來,而智慧被外物所誘惑,不能返回到人的本性上去,那麼天性便要衰滅了。

後面好像有一些些偏了,但是還是有道理的?﹏?


Amomoni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是古人對人性,在小的時候,未曾涉及利益糾葛,人的初年幼小時期,說明人初年幼小的時期人性是“善良”的。也就是古人指的是“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時期的人性是“善的”。把古人對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時期的“善”,歸納到人性的根本,說明古人對人性根本存在的“善惡相對的兩面”,只說了人的本性“善”的一面,並且是“初”的特定條件下的“善”,潛藏:若人至“夕相遠”善會向對立面轉化。

可是古人也說:“人之初,性本惡”,這是為什麼?

關於人之初性本惡這個問題,問為什麼?其實也不復雜,關鍵在於認識。比如:把“人之初性本惡”,理解為:在人初年幼小的時期,做出了惡毒之事,顯然是不對的,不符合初年幼小孩子的思想特徵,明顯是錯誤的理解。那麼!怎麼理解才正確?那就必須本著探究人的善惡根本,抱著這樣的思想去理解“人之初性本惡”,並且實際認為理解:人的本性在初年幼小的時候,本性實質是存在惡的一面的。理由很簡單,萬事都是相對存在的(人的善惡本性也一樣),而不能絕對存在,因為絕對是單一方面,不具備相對比較,不能說明問題。

針對本題,“人之初性本惡”,是對人性善惡的根本,探本求真為意圖,而不是認為在“人之初”作了什麼惡事。總之!“人之初性本惡”出於探本求真的意圖,是正確的。

通過以上對“性本善”與“性本惡”的分別解釋,說明人的本性是“善惡兩面”相對統一於:一個人一身的,這應該是人性:“本性善惡兩面”的實質存在。至於人性的善惡形成的指導思想,是歸根於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產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決定的,最終決定一個人善與不善。


A小雅29


這個問題是近代吃飽撐得人,書讀得少,瞎琢磨,沒有民政文化自信,與西方宗族哲學對比出來的。話題太大了,粗略聊,詳細看我發佈的各專家名家文章。

儒家歷史沒有善惡論,孟子四心說非常有說服力,並非性善論;荀子性惡論非常有名,實際沒有性惡說。

孔子是“仁”,孟子是“義”,荀子是“禮”宋儒後“智”“信”才完善三綱五常。

孔子在春秋時候,天下是“禮崩樂壞”整理“周禮”等古籍,提倡大家學習遵守,現在提倡“傳統文化”相應一樣道理,避免和諧掠過。

孟子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都是參照周禮而來,理工科參照物就明白,不明白解釋很費勁的[呲牙]。違背古“周禮”就是負面性惡了,故此沒有說性善論。理工科理解,不要煽動性忽悠理解。

荀子性惡論,純屬於文化太低啦。朱熹是宋朝民間教師,民辦老師都不算。現在都是算識字人理解。“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人本性惡是動物本性,人區別於動物,需要後天學習,學習“禮”才能成為人。“偽”古字是為字下面加一個心,是作為,是成為,變為的意思理解,強調“學習”重要性。漢字文字多次變革簡化,普及識字率,故此沒有文化惹不起都是瞎說!避免和諧,漢字簡化史飄過。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鄙人一介酸酸酸書生一個,見笑啦。


尋荀文化


思想家孟子的觀點“人之初,性本善”是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因為人天生就有四種“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正是因為這四種心讓人在開始沒有被社會的影響下表現出善的本原。

思想家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惡”是說人的本性是醜惡的,如果不加以禮的教化就會展現“惡”的本來面目。荀子認為,人類就是個自私自利爭奪資源的動物,人類為了生存的本能,會互相爭鬥,要是順著人的慾望走下去,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要制定禮儀法治來規範人的行為,不讓人的慾望氾濫,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後天的學習教育,人還是可以為善的。

孟子勉勵人們,人心本善人可以為善,但一定要注意後天的養成,千萬不要讓善性丟掉了;荀子告誡人們,人性本惡但也可以向善,關鍵是用禮和理來節制慾望而不至於太放縱,也可以為善。一個主張道德修養要向內求索發明本心;一個主張加強社會的道德教化和禮制約束。他們的社會理想都是一樣的,都是勸人向善之說。

不過到後來的漢代的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說,把人性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鬥宵之性”三等。他認為人性中天生具有”善質“,這個”善質“不同於孟軻講的人性本善,而是認為在人的”質“中,有性有情,有仁有貪,性雖然能夠生出善,但是卻不能直接稱作善,就像禾苗能夠生出稻米,卻不能稱作為稻米一樣。也就是說,在人性中的善質在沒有被發覺之前,只能稱其為有善質,但是不能稱其為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