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古人也說“人之初,性本惡”這是為什麼?

清風Love


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惡”,目的只是設一個前提,用以闡述自己的理論。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人之初,性是相同的,孔子本人並未說是善還是惡,性善論是孟子的主張。



孟子的性善論

孔孟二人在終極追求上雖然相同,但在闡述義理上又有所區別。孔子認為人會在後天沾染惡習,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而需要加強學習、引導,以培養高尚的人格,以達到至善的境界;而孟子則認為善是人本來就有的,只是需要不斷加強學習並將這種“良知”發揚光大即可。孟子的這一思想後來被王陽明繼承,於是成就了陽明心學—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荀子的性惡論

荀子和孟子雖然都是儒家思想的傳承人,但荀子卻主張人之初,性本惡。因此,必須要制定嚴苛的律法來遏制人的惡性。於是其兩大弟子韓非和李斯將法家思想推到極致!
實際上人之初,性善和性惡就如天平的兩端,沒有善就沒有惡,沒有惡即無所謂善!世間萬物莫不如此,都是對立的但又統一在一起,沒有真正的善人同樣亦沒有完全的惡人,善惡共存在一起!只有復歸到老子主張的道的境界,才能合二為一。在人類世界裡陰陽相生相剋是永恆的,如果真到了“道”世界,我們又是誰呢?復歸於無極吧!

真正的智者如老子,眼中不講善惡,亦不糾結於對錯,而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從思想的角度,對錯善惡只是角度、站位不同而已,過度的去論證對錯善惡,爭論永無休止,毫無益處。


聖哲同學


您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問題?我覺得古人說的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告訴我們,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懷著一顆善良的心,人們常說小孩子是最天真無邪的,因為小做什麼事情都是以最初的想法認真去做的,但是學習的過程中改變了我們原本的心。

這也就是後面為什麼人們還會說,人之初,性本惡,學習過程中一帆風順還好,遍體鱗傷的話,我們就會學會堅強,學會保護自己,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學會了先傷害別人自己才不會受傷,在這個弱柔強食的社會環境下,改變了我們的初心,讓我們變得虛偽,自私,心胸狹窄,甚至傷害人做一些違反道德原則行為的事情,讓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認識的人,最後,連給自己回頭的餘地都不留。所以我們要好好學做人,不要忘記我們的傳統文化,不要忘記我們最初那顆善良的心,你要記住你做的不管好的事情還是壞的事情最後都還會回到你自己的身邊,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因果循環,好好做好的自己,別讓自己白來這世上一遭……


烤冷麵小潔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古人還說“人之初,性本惡”。

先說“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句,這句話出處緣於孟子“人性本善”(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今山東人)觀點,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是出在《三字經》中。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直接理解其義大概就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又一句“人之初,性本惡”呢,要怎麼理解呢?

首先擺在眼前的問題就是人性是什麼?人性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古今中外,我想對人性的討論都是各自有各自觀點。

而我對這兩句話的理解就是,人生下來之所以他什麼都不懂,所謂不知者無罪,那麼他就是善良的,但又因為什麼都不知而又會、不教、不育那麼發展下去便是惡的,我想這就是這兩句話因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以孰對孰錯無法分辨。

從這兩句話總結,希望所有的家長要做到生而有育、有教,讓人類整體進步。




最文藝企鵝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提出來的,孟子說的是先天,是天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性,就像佛祖說的人人具有佛性是一樣的,都可以成佛。天性是純陽的,具備人類的一切善良之性。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他說的是人的秉性,秉性就讓人們有了千差萬別,有智慧和有愚昧的區別,有善和惡的區別。人發脾氣就是惡的表現,就是動的性,經常我們看到的,爭持,暴跳如雷,生氣發火,虛偽,妒忌,傲慢等都是惡的表現,是自己的內心失去了平衡,造成了苦惱和病痛,還有很多傷害他人,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等,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不管說的本性是善還是惡都沒有錯,角度不一樣,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追求的是天性,迴歸天性,佛家修行修的也是天性,如如不動的佛性。脾氣秉性是很難改變的,不是有一句話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化脾氣秉性迴歸天性的過程就沒那麼容易,不經歷各種磨難是成不了的。



不是李白是太白


想說一下我的觀點,人性本善或是本惡這話體現的是說話的人的心態怎麼樣子了,具體是什麼樣子,看每個人的選擇是哪個,有時候同一個人不同時間的觀點也是不一樣的。

心態還好的時候,面對一些惹人不舒服的事情會努力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為對方辯解,覺得他應該不是故意的或者想是不是我誤會了什麼事!但是心態爆炸的時候就會覺得對方內心十分醜陋,不停想去抱怨別人,貶低別人。

所以,說出來“人之初,性本善”這話的人一定是內心有光的吧!但是並沒有說“人之初,性本惡”這話不好的意思,因為並沒有瞭解過說這話的人的人生歷程和思想方面。

不過之前看《淮南子》的時候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是:“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慾也”,化用《禮記·樂記》裡邊的句子【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慾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不同的人翻譯不同,①人生下來沒有慾望,這是上天賦予的本性,因為後來接觸了物質之後,身體裡的慾望就開始蠢蠢欲動,這是天性裡的慾望在推動,外界事物對人的影響使人有好惡的分別,如果不能學會去自省的話,天性就會逐漸喪失。②人生下來就是安靜的,就是人的天性;受了外物感化而後有活動,他是天性的外部表現;外物到來而精神上有了反應,這是智慧的活動;智慧與外物互相接觸,而好憎之情便產生了。好憎形成顯露出來,而智慧被外物所誘惑,不能返回到人的本性上去,那麼天性便要衰滅了。

後面好像有一些些偏了,但是還是有道理的?﹏?


Amomoni


有意思的話題,不請自來[呲牙]

性善論出自孟子,性惡論出自荀子。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對錯,這是古人對人性的哲學範疇理解,至聖先師們就是這麼屌!

屌在哪裡?

性善論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就是說人在出生時都是善的,沒有惡的導向,但成長過程中會因為各種因素而產生惡的導向,這時候就需要教育進行善的引導而讓其保持本性。性善論強調了道德引導。。。

性惡論認為人天生就含有惡的價值導向,這時候就需要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進行善的引導來壓制他的惡性。同樣強調了道德引導。。。

至聖先師們認為不論是善是惡其實都是可以靠後期教育來導向正確的三觀。所以不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相較現代的人性複雜論、矛盾綜合體論都可以說技高一籌。。

現代在探討人性是什麼樣的,而先賢們直接忽略,管你是什麼性子都可以靠教育引導來改變(孔子的有教無類其實也是同樣思想),成長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多麼豁達的道德觀啊。。

[擦汗][擦汗][擦汗]這些東西別太過深入探究,不然越研究越覺得自己無知。。


一馬青塵0612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是古人對人性,在小的時候,未曾涉及利益糾葛,人的初年幼小時期,說明人初年幼小的時期人性是“善良”的。也就是古人指的是“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時期的人性是“善的”。把古人對人在初年幼小特定時期的“善”,歸納到人性的根本,說明古人對人性根本存在的“善惡相對的兩面”,只說了人的本性“善”的一面,並且是“初”的特定條件下的“善”,潛藏:若人至“夕相遠”善會向對立面轉化。

可是古人也說:“人之初,性本惡”,這是為什麼?

關於人之初性本惡這個問題,問為什麼?其實也不復雜,關鍵在於認識。比如:把“人之初性本惡”,理解為:在人初年幼小的時期,做出了惡毒之事,顯然是不對的,不符合初年幼小孩子的思想特徵,明顯是錯誤的理解。那麼!怎麼理解才正確?那就必須本著探究人的善惡根本,抱著這樣的思想去理解“人之初性本惡”,並且實際認為理解:人的本性在初年幼小的時候,本性實質是存在惡的一面的。理由很簡單,萬事都是相對存在的(人的善惡本性也一樣),而不能絕對存在,因為絕對是單一方面,不具備相對比較,不能說明問題。

針對本題,“人之初性本惡”,是對人性善惡的根本,探本求真為意圖,而不是認為在“人之初”作了什麼惡事。總之!“人之初性本惡”出於探本求真的意圖,是正確的。

通過以上對“性本善”與“性本惡”的分別解釋,說明人的本性是“善惡兩面”相對統一於:一個人一身的,這應該是人性:“本性善惡兩面”的實質存在。至於人性的善惡形成的指導思想,是歸根於一個人,對世界的認識,產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決定的,最終決定一個人善與不善。


A小雅29


這個問題是近代吃飽撐得人,書讀得少,瞎琢磨,沒有民政文化自信,與西方宗族哲學對比出來的。話題太大了,粗略聊,詳細看我發佈的各專家名家文章。

儒家歷史沒有善惡論,孟子四心說非常有說服力,並非性善論;荀子性惡論非常有名,實際沒有性惡說。

孔子是“仁”,孟子是“義”,荀子是“禮”宋儒後“智”“信”才完善三綱五常。

孔子在春秋時候,天下是“禮崩樂壞”整理“周禮”等古籍,提倡大家學習遵守,現在提倡“傳統文化”相應一樣道理,避免和諧掠過。

孟子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都是參照周禮而來,理工科參照物就明白,不明白解釋很費勁的[呲牙]。違背古“周禮”就是負面性惡了,故此沒有說性善論。理工科理解,不要煽動性忽悠理解。

荀子性惡論,純屬於文化太低啦。朱熹是宋朝民間教師,民辦老師都不算。現在都是算識字人理解。“人之性惡其善偽也!”人本性惡是動物本性,人區別於動物,需要後天學習,學習“禮”才能成為人。“偽”古字是為字下面加一個心,是作為,是成為,變為的意思理解,強調“學習”重要性。漢字文字多次變革簡化,普及識字率,故此沒有文化惹不起都是瞎說!避免和諧,漢字簡化史飄過。

[呲牙][呲牙][呲牙][呲牙][呲牙]

鄙人一介酸酸酸書生一個,見笑啦。


尋荀文化


“性善論”和“性惡論”兩種說法都是正確的,又都是片面的。

用佛洛依德的“心理動力論”解釋,“性善”是對應現代心理學中的“超我”層面,而“性惡”是對應現代心理學中的“本我”層面,“超我”與“本我”共同作用於人類表層認知,形成與現實世界聯繫最為緊密的“自我”,所以“性善”和“性惡”都是人類自然屬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性善論的最早較為系統地提出者並非《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而且戰國中期思想家孟子。此論說人生下來就是善良的,日後如果變壞是外界影響的結果。

2.我國的“性惡論”思想,一般而言最早追溯到戰國末期儒家重要思想家“荀子”。此論說人生下來是惡的,不斷學習變化才會變得善良,學習不好改變小的就會成為壞人。

這兩種理論都是一種認為。


最愛影視部


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那麼為什麼荀子又說人之初性本惡,從人本質到底是什麼?

孔子根本沒說過“人之初性本善”這方面的話,荀子也沒直接說過“人之初性本惡”這句話。“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的觀點和概念,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孟子和荀子提出來的。看你提問的用語方式——就顯得你100%的不學無術和幼稚無知,即你像是個90後又像個幾歲十幾歲的中小學生。

現就關於人性和人性的的善與惡,以及人性的本質,做個較為全面和客觀的解答。

一、性善論與孟子

“人性本善”是孟子的觀點,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是出在《三字經》中。如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的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華夏族,今山東人。

他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相傳他是魯國姬姓貴族公子慶父的後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政治上,孟子主張法先王、行仁政;學說上,他推崇孔子,反對楊朱、墨翟。 他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遊歷於齊、宋、滕、魏、魯等諸國,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前後歷時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學說被認為是“迂遠而闊於事情”,而沒有得到實行。最後他退居講學,和他的學生一起,“序《詩》《書》,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與性本善相對的是性本惡。是由荀子提出的。

二、什麼是人性與善惡的觀點

人性是什麼?人性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古今中外,對人性的討論一直都沒有停止過,各種觀點是百家爭鳴,莫衷一是。

關於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在對人性的探索中,都做了不同視角和觀點的思考與解釋。諸子的人性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先秦時期各家的思想和使命追求,都在於想通過對人性的認識,使人有規律、有秩序、有道德、有修養、有理想、有目的的生活,明理省事遵道,去惡存善、改惡為善;保持純善本真,提高倫理道德意識,滋滋進取,完善人生價值,最終實現人生理想,達到人生目的,追求幸福、愉悅、高尚的人生。

1、關於諸子對人性的定義

孔子最早談到了人性“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不過,他沒給人性下什麼定義,也沒有明確回答人性是善是惡,只是強調了人性基本平等和可塑。孔子對人性這個很複雜的問題,他明智之處就是少談、不武斷下結論。正如他的弟子子貢所言:“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告子認為:“生之謂性”;莊子認為:“性者,生之質也”;荀子認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不事而自然謂之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科學,不可事”;韓非子認為“夫智,性也;壽,命也,性命者,非能以學於人也”;孟子認為“人之異於禽獸者”。

先秦諸子所講的“性”、“人性”的基本涵義可以說都是一致的,即“性”一般指人或物天然的、自有的東西、特點、特徵或資質;“人性”是指人具有的天然的、自有的東西、特點、特徵或資質,即指人的天生資質或天賦素質。

2、人性的善惡之論

先秦時期關於人性善惡,眾說紛紜,各執一端,現只把孟子和荀子的觀點論述簡單地說一下。

(1)性善論——主要代表人物孟子

孟子力倡人性善論,人性之所以是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天賦的“善端”,具有先天的道德萌芽,認為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四個善端,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人生固有的,“善端”代表人的善,人心有善端,就表現為人性之善,所以人性是善的

(1) 性惡論——主要代表人物荀子

荀子認為,人生來的本性是惡,人的本性都是好利求欲的,人人都是“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由於人人都有物質慾望追求,是性中自有,不待學而自然的,正是這種物質慾望的追求,決定了人性的惡。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是確認人在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中的主體地位。在道德修養方面,作為前提與起點的,是荀子主張的性惡論。荀子從天人相分的立場出發,否定而人性中先驗的道德根據。在他看來,所謂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是所謂“生之所以然者”。其自然表現為“飢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其實質就是人天然有的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荀子認為人的這種天然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沖突的。他認為人性“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如果“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紛亂理而歸於暴”。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這裡的情性觀與早期儒家《性自命出》一派的思想有關。然而性自命出以“情”為天的觀念引出的是自然主義、情感主義的生存論調。荀子沒有沿著這一個路向發展,這是因為,他認為天然稟賦的性情是惡的。因而順應他的發展,將引起人與人的爭奪,賊殺,導致社會的混亂,這就是性惡論。

三、人性的變易性

在人性是否具有變易性、可不可以改變這個問題上,先秦諸子可以說是達成了共識——皆認為可變可易。孔子認為“性相近,習相遠”,告子認為“性,猶湍水也”,孟子也承認人性不但變易不定,而且善端可得可失,“人之所以異欲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亦,君子存在”。荀子認為人“可以為堯禹,可以為桀蹠,可以為工匠,可以為農賈。”明確肯定了人性的多種可能性和變易性。墨子主張人性如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認為人性具有可塑性。在管子看來“民之從利如水之走下,於四方無擇也”。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世碩認為“舉人之善性,養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善惡在所養焉。”

四、什麼是人性本質?

為什麼有人性本善和性本惡,人本質到底是什麼?

《易經・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自漢代以來,古代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 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定義概述:循環不已乃道也,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一乃是太極,陰陽只是一氣,陰氣流行即為陽。天一坎數,由一生二,陰陽合德,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子一醜二,於天象為日月。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認為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道即為:“人道 天道 地道”,一陰一陽也就是人類狹義的所定義的對錯,成敗,快慢,高低,大小,明暗……等等組成起來才為道。

其實《易經》之“一陰一陽之謂道”已對“人性”本質說的很清楚明白。為什麼諸子百家對人性都提出了“自家”的觀點,而在人性具有本質性的,可變異性上卻達成了一致的觀點?因為人性善於與惡是共同存在於一身的,就如陰陽循環轉化,共生共存,互依共生。

現代心理學已把人性說的很明白。隨著管理實踐的發展,人們對管理中人性的認識也不斷深化,先後經歷了'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和'複雜人'假設等階段。

'複雜人'(Complex man)是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提出的假設。'複雜人'的含義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就個體人而言,其需要和潛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地位的改變,環境的改變以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變而各不相同。

其二,就群體的人而言,人與人是有差異的。因此,無論是'經濟人'、'社會人',還是'自我實現人'的假設,雖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並不適用於一切人。

因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具多層次性,因此人的動機是多方面的,隨之需要變化也是隨著需要的目標的長短而不同,即人是多動機的人。

即人性是隨著人的需要動機不斷變化的。人性會隨著環境的變化需要——人的需要和對應的不同的目標(即人或事的不同),產生不同的動機而是變化著的,不斷做出調整的。即人的需要和目標都潛藏著人善與惡的動機——這就是人性本質。

在此要說明的是人之本善和本惡與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是兩碼事。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還有人性本質善和人性本質惡的含義。幾千年來和很多時候打這個問題搞混了,命題和概念搞得混亂了。因此這裡要說明作一次澄清。

再就是筆者自幼接受儒家思想文化的教育薰陶,及青壯學研儒家精典書籍,自稱“儒家弟子”。本人是“人性本善”觀點的承認者、支持者和繼承者,是一個執仁義、行誠信,具有科學態度的理性的,做人做事的體道者。

也是一個具有執行力、管理力和領導力的職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