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川:敢叫“天使”變“戰士”

2020年這個春節,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節日。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作為鄉鎮醫務工作者,是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和敬業,為百姓的健康在“抗戰”一線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疫牆”。可是,這背後有著多少讓人落淚的故事……

攙扶著抗“疫”的身影。“有問題隨時聯繫我!”老遠就能聽到張聖坤副院長對病人的叮囑。

自春節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不但讓疫情重災區的醫療系統舉步維艱,更是讓基層醫務方面人手緊張起來。在茅天鎮衛生院,原本就有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骨質增生的張聖坤副院長,她放棄休假時間每天都要臨床坐診,從早上7點多工作到晚上10點左右,一天除了要照看40多位住院病人,還要為100多名門診病人診治。半個月下來,勞累讓她病情加重,不得不迫於臥床休息。據悉,在張聖坤醫生半個月的工作期間,其中有兩天讓她走路都成了問題,上下班全靠同事們攙扶著,真可謂醫者仁心!

务川:敢叫“天使”变“战士”

凌晨四點站工作在一線的張聖坤醫生

忍著疼痛的值守。自防控疫情工作開展以來,盧應淑始終把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她作為分管衛生院後勤的副院長,經常到住院病房查看病人病情。同時,臨床工作也是她的常態工作,加班加點更不在話下。

务川:敢叫“天使”变“战士”

盧應淑用墊子墊住腰部的疼痛為病人坐診

據瞭解,在疫情防控期間,為緩解衛生人手不足的狀況,盧應淑用墊子墊住了腰椎間盤膨出的疼痛,連續奮戰216個小時。盧應淑的所作所為,給予了我們“疫情不倒我不倒”的精神。

忘記了春節的奮戰。正常的春節,特定的時期,設置臨時關卡的鄉村道路上,行人依稀。為做好疫情防控蔓延工作,防止從重“疫”區回來的返鄉人員再次傳染,茅天鎮設立了10多個人員把控卡點,其中以交接重慶、同仁兩個卡點是全鎮卡點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不放一車、不漏一人、24小時全天監測”的原則進行值班值守。

务川:敢叫“天使”变“战士”

防疫一線事務繁忙的卡點醫生

據瞭解,派駐這兩個卡點上的醫生從一開始奮戰就是2天2夜,其中頂多只能休息4個小時,每天勸返車輛人員近100人。據勤陽至重慶交界處卡點醫生陽佳林和文盡雲介紹,自元月20日來,對於一直在卡點崗位上的他們而言,好好睡個覺真的是一種奢望,更別說春節了。

黑夜裡的“逆行”。2月5日晚上,對於茅天鎮衛生院救護人員來說,是一個忙碌不停的晚上。

“田院長,接到卡點工作人員彙報,一位紅心社區村民冉某從浙江回來,現處於發燒發熱狀態,需派醫生確診。”衛生院院長田仁君接到鎮人民政府辦公室電話通知的時候,時至晚上19點左右。於是,立即親自到現場對病人進行確診,經過多次間隔量體溫,確定每次測量的體溫都不低於37.5度,他當場做出決定,馬上報告上級指揮中心,並派車派人將病人送往距離70多公里、來回需要3個多小時的縣城區。

务川:敢叫“天使”变“战士”

在黑夜裡“逆行”的醫務人員

“那天晚上,送1名返鄉發熱病人上去,接2名隔離觀察人員回來,又接連送2名產婦和1名外傷病人,10多名醫護人員從茅天到務川,再從務川到茅天足足五個來回,差不多650公里路程,奔波了整整一個晚上。”田仁君回想著說。

據瞭解,在黑夜裡“逆行”的10多名醫護人員第二天依然在班在崗,盡心敬業的為一線疫情工作忙碌不停。

暖陽下的步履匆匆。初春暖陽下,匆匆行走的白大褂身影顯得格外醒目。連日來,我們鄉村醫務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居家隔離重點人員測量體溫,精心服務。

“某某,體溫正常,有哪裡不舒服沒?有什麼問題給我打電話。”這是駐村醫生楊冰素的工作。

务川:敢叫“天使”变“战士”

楊冰素為居家隔離觀測人員量體溫

楊冰素是一位嫁到了縣外的90後醫生,2019年到茅天鎮衛生院參加工作。她在大年初一那天接到通知後,不畏路途遙遠,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工作崗位上,並主動請戰前往距離我鎮最遠的勤陽村,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居家隔離重點人員測量體溫,精心服務。據瞭解,她幾乎每天有40多戶重點觀察人員,早上7點半必須起床出門,在幾十個村民小組中來回奔波,直到夜幕中,她才匆匆返回。

“這段時間來,鄉村醫生雖然是基層一線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確確實實辛苦,在這個時候主動請戰冒著危險來為返鄉人員量體溫,我認為這就是職責。”一位村乾的心裡話,道出了我們逆行在鄉間的“白大褂”們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彰顯出來的無懼和擔當精神。(文鋒 賀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