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道德經》裡“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對“疫情”借鑑

《道德經》裡“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來自於《道德經》八十章:原文“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自謂以我無為之治,試於小國。縱使有兼十夫百夫之材者,亦無所用之,以民淳而無事故也。若國多事,煩擾於民。或窮兵致亂,重賦致飢。民不安其居,則輕死而去之。今一切無之,故使民重死,而不遠徙。舟輿,水陸之具。不遠徙,故雖有舟車無所用。不尚爭,故雖有甲兵無所陳。陳,列也。不用智,故可使結繩而用之如太古矣。民各自足其足,絕無外慕之心。不事口體,故以尋常衣食為甘美,以平居里俗為安樂,曰與鄰國雞狗相聞。至近之地,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如此,則淳樸之至,乃太古之化也。老子所言,疾當時之弊,皆有為用智剛強,好爭尚利,自私奉己,而不恤於民。故國亂民貧,而愈難治。所以治推上古,道合無為,全篇所論,不出乎此,蓋立言之本旨也。故終篇以此,請試而行之可以頓見太古鴻荒之化。言取效之速如此也。所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深有味乎此言也。老氏之學,豈矯世絕俗之謂哉。

對於現在發生的“疫情”,能借鑑的也就是無為而治的理論,人人自律,聽從黨和國家的安排,積極配合,守好自己的責任,不給國家添亂,不亂跑,老實隔離的隔離,復工的復工,做好防範措施,天下歸仁,仁者無敵,堅持在一線上醫護者,義工,堅持在其它各個崗位上盡職盡力的工作人員,皆是仁心仁德,民淳而無事也。經過這次的瘟疫之劫,相信大家都會進行反思,說這瘟疫是照妖鏡,確實如此,人性的善惡在瘟疫面前表現的淋漓至盡。


淺談《道德經》裡“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對“疫情”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