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縣:戰“疫”場上 並肩作戰“父女兵”

楊建華:共產黨員,(北京)樅陽環衛一名班組副班長

楊豔:共青團員,樅陽縣會宮鎮慶華村村幹部

這二人是父女關係,雖然不在同一單位,為了疫情防控並肩戰鬥在一起,成了戰疫場上的戰友。他們憑著共同的信念,互相鼓勵、互相提醒,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守護當地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2020年的春節,這是一個註定不平凡的節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春節年味變得沉悶、惶恐。原準備正月初四結婚的楊豔,不料新型冠肺炎疫情來襲,為了全身心做好此次防控疫情,她跟未婚夫及家人認真做了溝通,毅然推遲婚期,父親非常支持她的決定。楊豔立即返崗,跟其他村幹部一起,摸排統計村裡武漢以及湖北返鄉的群眾,在她的朋友圈裡,滿滿的都是關於疫情防控的工作動態,唯一的一條自己的也是通知親朋好友,自己的婚禮延期了,新年希望大家都平安... ...

楊豔是樅陽縣會宮鎮慶華村裡的一名普通村幹部,個頭不高,看上去還有些稚嫩。但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她一點也不嫩,身入群眾、深入群眾,很快就融入了村民的生活,進村工作才一年多時間的她,對分片的情況“如數家珍”,村民組有多少戶,多少人,多少在家,有多少房子,她說回答得一清二楚,村民們漸漸對這位小姑娘村幹熟悉起來,並予以認可。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層是主戰場。摸底排查、宣傳引導、防控監督、防疫整治、信息報送等工作,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楊豔的身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楊豔57歲的父親楊建華一直關注疫情防控情況,因為家住樅陽縣城,從縣城驅車也要40多分鐘才能到慶華村,楊建華知道農村疫情防控工作量大,就決定每天開車跟女兒一起,主動加入到疫情防控中來,幫助上門給群眾發放一封信、張貼公告、勸導群眾戴口罩等。

2月4日,慶華村楊灣組實行了全封閉隔離,根據防控要求,需要對道路及村莊內部進行消毒,正當亟需人手時,瞭解情況後的楊建華沒有絲毫猶豫,主動請纓,承擔起村莊的消毒任務。每次消毒作業一干就是半個多小時,沉重的噴霧器壓在他的身上,讓他腿上的舊傷再次復發,當他重新走出隔離區時,已經舉步維艱。持續幾天的超負荷工作,楊建華的腿傷越發嚴重,已經出現腫脹,這時大家才知道,楊建華前幾年遭遇了車禍,腿部做過手術,一直到現在鋼板還在腿裡,也正因為受傷,原本是北京環衛一名班組副班長的他一直在家休養,即便如此,楊建華每天早上用熱水泡艾草燻一下,等稍微消點腫便又驅車趕到了村裡,大家都勸他要注意休息,他說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這種時候必須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在楊建華的心裡和行動上,儼然將疫情防控當作了自己的一份工作、一份責任。楊建華2003年入黨,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在父親長期的言傳身教下,身為團員的楊豔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時刻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會宮鎮號召繳納特殊黨費時,她和父親一樣毅然繳納了100元特殊黨費。父楊建華每天深入村莊內部進行消毒作業,女兒楊豔每天堅守在隔離村莊的勸返點,父女倆圍著疫情防控“陀螺轉”,天沒亮就準備出發,天黑了還值守在一線。聊天的間隙,得知父女倆有時同住在一車庫裡,我們再三問楊豔是怎麼回事,楊豔不情願地說出了實情,由於她自己每天要進隔離的村民組,為群眾送生活用品和防護用品,父親又要進去消毒,雖然作了一些防護,但是為了家人和他人安全著想,她和父親每天晚上回去就睡在車庫裡,一人一間車庫,成了父女倆連日來的臥室。楊豔言語間雖有些不以為意,但是卻深深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心。父親、女兒,黨員、團員,共同繪就了疫情防控戰線上的“最美同框”。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責任。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楊建華和楊豔父女倆身邊,一名名老黨員、一對對父子(女)、一雙雙夫妻、一個個家庭……像他們一樣堅守在防治疫情一線,他們都是舍小家、為大家,無私無畏、勇擔使命,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用一個個美麗的身影,築起了一道道堅固的生命防線。 (張霖 許波)

樅陽縣:戰“疫”場上 並肩作戰“父女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