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炳英:“逆行”而上 奋战抗疫做“尖兵”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 ( 记者 刘建书 通讯员 牛少璞 韩飚 ) 牛炳英,51岁,共产党员,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从事临床工作29年,现任鹿泉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及心血管科主任,鹿泉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第一梯队专家组成员,鹿泉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医疗队队长,河北省先进工作者,石家庄市劳动模范,石家庄市党代表。

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她时刻关注着疫情的进展和报道,因为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斗,所以她敏锐的感觉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疾病,很可能是一种类似于非典的传染病,当时并未想到它会蔓延波及全国各地,又恰逢冬季流感发作高峰期,她叮嘱护士长多领些口罩,手套,消毒液,让全科的同事们工作时做好防护。后来,武汉的疫情越来越严峻,由此一场全国性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战役拉开了序幕。

牛炳英:“逆行”而上 奋战抗疫做“尖兵”

牛炳英同志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医生就是战士,防控一线就是主战场,而共产党员更应该是战士中的钢铁侠。医院的防控一线就是发热门诊。牛炳英所在的呼吸危重症专业科室,责无旁贷的冲在第一线。她带领科室的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立即向医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发出誓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积极要求到发热门诊工作,带头参加发热门诊的白班及值夜班工作。1月23日第一个夜班,发热门诊接诊了3个从武汉回来的发热病人,她带领大家克服初次穿戴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种种不适,认真仔细研读第三版的诊疗规范(当时为最新版),和同事们认真筛查,最后确定患者不符合疑似诊断,可以回家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为了确保患者配合好居家隔离工作,她反复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宣教隔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和家属认真执行,并给患者留下了她个人的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后来,按照医院的工作安排,牛炳英加入了医院医疗诊断专家组,负责鹿泉全区发热患者的会诊工作。因为要随时外出到全区各医疗机构会诊,她不能在发热门诊值班,她便向医院举荐了进修过呼吸专业,科室最认真的骨干医生黄晓莉参加发热门诊一线工作,以充实发热门诊的力量。黄晓莉医生在发热门诊完美的完成了鹿泉区第一例疑似患者的收治留观和呼吸道核酸病毒的采样工作,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牛炳英:“逆行”而上 奋战抗疫做“尖兵”

牛炳英和院领导制定救治预案

以扎实过硬的专业素养,为百姓的生命保驾护航

牛炳英作为一线专家组成员,作为呼吸危重症专业主任医师,除了负担着全区发热患者的会诊任务外,她还担负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培训任务。由于这是一个新发现的新型传染病,诊断标准、治疗方案、防控措施,以及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播时间、治愈标准、预防办法和药物等等,都是在边治疗边观察边总结的实际经验基础上汇总得出的,所以从发现疾病到现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规范”试行版就更新了五次,不断更新的诊疗规范使培训任务工作量增大,让本就不充裕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常常是刚刚培训完了上一版,很快就出台了最新的诊疗方案。作为专家组的成员,就必须时时刻刻关注事态和疫情进展,时刻关注诊疗标准的更新和解读,才能更准确的诊断本地的病例,更好的做好易感人群的防护工作。她每天除了正常的出门诊、查房、会诊、开会外,业余时间全部用于学习国家不断更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规范、防控指导,自己学习完掌握了,马上就进行医院人员培训,要求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急诊科、呼吸科人员必须精准掌握,准确筛查,不能放过一例可疑病人。

一次,给一所乡镇卫生院会诊,一户家里有武汉回来人员,回来后老人和小孩都出现了发热及呼吸道症状,血常规,胸片都不能除外该病,周围邻居及卫生院人员都很焦虑,她和医院其他专家组人员反复讨论,一致认为不能排除,让老人和孩子在发热门诊疑似留观采样做核酸检测,武汉回来无症状人员宾馆单间隔离观察,周围有接触史的人员严格居家隔离,等待结果回报后再做进一步安排。焦灼的48小时等待后,核酸检测阴性,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阵以待,按规范流程实战拉练的收获,让所有参与的人员受益匪浅,也在后续疑似患者不断增加的收治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自1月20日至2月5日,她所在的鹿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269人,专家会诊30次,疑似病例留观6人,呼吸道核算采样6人,至今尚未发现确诊病例。专家组到14所乡镇卫生院会诊70余人次,及网络会诊150人次,帮助下级医院解疑答惑,并肩作战,用专家组精准的专业知识,为鹿泉的百姓做好这次疫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舍小家顾大家,浓浓亲情坚定必胜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一下子打乱了很多人的春节计划安排。牛炳英爱人老家在廊坊香河,90岁高龄的公公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肺病、慢性心力衰竭、下肢静脉血栓等多种慢性疾病,早就翘首以盼这个医生专家的儿媳春节回家为他做个详细检查,拿个更好的治疗方案,助他圆百岁梦想。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当牛炳英在电话里说出这个春节不休息,不能回家时,老人沉默了,此后再也没有打电话打扰过她的工作。但是,老家的二哥来电话说,其实老父亲每天都关注着电视里全国的疫情报道,让他转告牛炳英注意保护好自己,家里不用挂念。多么让人尊敬的老人,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媳参加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

牛炳英的父亲母亲都是教育战线退休的老职工,如今都已经接近80高龄,不论是17年前抗击非典型性肺炎的工作,还是如今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疫,他们都义无反顾全力支持她的工作。父母居住地与牛炳英工作所在的医院距离很近,上班时间父亲每天都会戴好口罩远远地看着她上班、下班、外出会诊,然后回家和母亲汇报,他用这种关心和守护的方式,诠释着对女儿深深的爱。有一天,牛炳英参加紧急会议,一下午没去门诊,晚上7点多,刚一进家门就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你今天下午没来上班,你没事吧?每天接触的病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啊!”她赶紧回答并安慰母亲。放下电话,坚强的牛炳英终于泪奔。何其有幸,此生能拥有如此的父亲母亲!如此胸怀大爱的父母做她的坚强后盾,她坚信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战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