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打響,就要衝鋒向前——淮陽區人民醫院一梯隊護士李研主動提出隨二梯隊繼續戰鬥

戰“疫”打響,就要衝鋒向前——淮陽區人民醫院一梯隊護士李研主動提出隨二梯隊繼續戰鬥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侯俊豫 通 訊員 蘇葉松

“即使害怕,也要逆行上'疫'線,因為我是護士!”面對病毒怕不怕的問題時,淮陽區人民醫院發熱預檢分診臺前的護士李研回答格外堅定。

當阻擊兇惡病毒的集結號吹響,年輕的李妍毫不猶豫地加入到請戰的隊列。“獲知武漢疫情蔓延的危急情況,第一感覺就是‘戰鬥’即將打響。醫院作為挽救群眾生命的防線,就是戰場。護士就是戰士,義不容辭衝鋒‘疫’線。”讓李研欣喜的是,她把自己的想法和決定告訴父母和丈夫時,沒想到,得到了他們強有力的支持。不過,告別時,父母還是反覆叮囑李研注意個人防護。

提交請戰書的李妍,在2月1日被編入第一梯隊正式上崗。 2月10日是淮陽區人民醫院抗擊疫情第一梯隊換崗的日子。作為應急上崗的李研,雖沒連續戰鬥兩週時間,但按照院裡要求,李研也要隨第一梯隊撤下來,但她卻說,自己到的晚一點,讓她跟隨第二梯隊醫務人員完成任務之後再撤吧。這就意味著李研要在一線堅守24天,也許不少人覺得24天沒什麼,或者覺得24天只是個數字,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防護用品,也並非僅僅是白色的“連體衣”。

战“疫”打响,就要冲锋向前——淮阳区人民医院一梯队护士李研主动提出随二梯队继续战斗

每天早上,在距離醫院不遠的賓館,她和同事吃過早飯,要用好一陣時間穿防護服,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不敢疏忽。因為防護服密不透風,醫院讓他們四個小時換一次防護服,但為了節省緊缺的防護服,大家一天中都幾乎不喝水和用餐。工作中,她感覺防護服裡盡是蒸汽,渾身溼粘,身上、手上發癢。一天10多小時下來,脫去防護服,胳臂、臉部佈滿壓痕。

身為發熱預檢分診人員,李研的每天工作是負責發熱人員的分診、甄別,區分武漢(密切接觸史)發熱和本地(普通) 發熱。接觸發熱患者,她不免也有些後怕,但身穿防護服,時不時得到醫院領導的鼓勵和關心,心裡踏實很多。“面臨危險,也要逆行而上,因為我是護士,也是戰士”,她多次在心裡給自己鼓勁、加油。

李研說,自己身臨戰“疫”一線,並沒有感覺到特別的累,最難熬的時光是下班後深夜有些想念兩歲半大的孩子。“孩子有我們照看,你儘管放心工作”,每每接聽到家人安慰的話,她深知自己只有恪守“疫”線才是對家人最好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