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中心醫院多學科協作 打出中西醫“組合拳”對“新冠肺炎”施治

汕頭市中心醫院多學科協作 打出中西醫“組合拳”對“新冠肺炎”施治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聶金秀、記者羅勉報道 從汕頭市中心醫院瞭解到,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該院作為汕頭市的戰“疫”一線,立即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和醫療救治多學科專家組,全面指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經過醫院多學科的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功能、氧療等多方面綜合治療及對症治療,並輔以中醫中藥治療,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發揮了積極作用。目前,該院的“組合拳”診療手段正在積極治療收治患者。

研判病情 調整方案

該院非常重視“早隔離、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每天早上固定組織醫療救治多學科專家組開展病情研判會,醫療救治組組長帶隊,對所有病情進行研判,並調整治療方案,確保每個患者得到專業的救治。

該院採用多學科協作形式,將重症醫療團隊前移,以重症醫學科吳蘇武主任為首的醫療團隊進駐感染科,有利於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細微變化,調整治療細節。此外,醫院還嚴格實行病情報告制度,一旦病情加重,立即啟動專家組會診,並由專家組直接參與救治工作。這一步對於救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對重症傾向進行早期識別,阻止患者往危重症方向發展。

2月2日晚上,一位病人病情突然加重,該院緊急啟動院內專家團隊會診,而吳蘇武主任更是直接到病房觀察瞭解患者情況,進行評估並做出指導意見。目前,這名病人的狀態相對穩定。

中醫介入 參與會診

廣東省名中醫、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吳芳汀介紹說,未病先防,已病防變,中醫中藥在防治疾病尤其是傳染病方面有獨特療效,在17年前的‘非典’疫情中就療效顯著。今年1月中旬醫院開展“新冠肺炎”防控診療工作後,中醫科就加入了醫院戰“疫”團隊投入了一線戰鬥。目前醫院已經治癒出院的患者,就都接受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手段。

在吳芳汀看來,與西醫治療主要針對某一具體致病原不同,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通過治療來改善患者的整體素質,促進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有助於病人症狀的儘快緩解,截斷了體內的病情演變。就這樣,作為中醫科主任的吳芳汀加入到醫院抗擊“新冠肺炎”專家組,參加病例討論,參與會診,對症開方下藥施治。吳芳汀介紹,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不少人早期臨床症狀以發熱、咳嗽為主,中醫中藥治療介入後,患者退燒了,咳嗽也明顯減輕。同時,他也通過深入一線病區為患者“望聞問切”過程中進行心理的疏導,撫慰患者,鼓勵對方增強信心、配合治療,早日康復。

仔細觀察 早辨重症

感染科是這次戰“疫”的主戰場。該院感染科主任陳瑞烈介紹,該科從接到“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後就在醫院領導的部署下開始相關診療準備工作,轉移病人、騰空病房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做好準備。1月21日,該科室收治了第一例發熱疑似病人,抗“疫”戰鬥就全面打響了,直至目前,全科人員都是不分晝夜堅守崗位奮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中,很多人二十四小時“駐院”都沒有回過家。

陳瑞烈介紹,“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後,他們就按照國家、省的有關此類疾病的治療指南和共識,開展規範治療,像包括飲食的調理、吸氧、抗病毒治療、抗感染治療等等。陳瑞烈稱,“新冠肺炎”患者有的人初期沒有什麼明顯症狀,但第二週後病情變化非常快,所以要特別注意加強觀察。他們醫護人員就是通過增加查房次數和在治療過程仔細觀察病人的情況,像病人是否有氣促氣喘、咳嗽加劇、呼吸困難等症狀,以早期識別重症病人,及時施治。

“感染科作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線、主戰場,醫務人員都是在高壓狀態下工作,身體暴露和感染的機會顯著增大,人人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但作為醫務人員,我們都是義無反顧、加班加點投入工作。身穿密閉防護服進入病區後,不到一兩個小時身上衣服就全溼透了,但為了減少其他同事進入病區工作的時間,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消耗,進入‘戰場’的醫生護士都是儘可能多時間逗留在病房,直到頂不住才出來。還有,為避免感染他人,每天都接觸患者、一線工作的醫護人員休班後都‘回不了家’,他們也是為人子女,也是為人父母,有的家裡的孩子才一兩歲,但他們都十分敬業,每天工作都是十幾個小時,非常令人感動”,陳瑞烈哽咽地說道。陳瑞烈表示,他們醫護人員對於全力打贏這場疫情非常有信心。

該院表示,接下來將總結經驗,把這些經驗應用到後續的病人救治上,提高治療效果,而對於國家目前正在研發的新藥,也將第一時間遵照國家的指引進行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