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摄影老师说,可以利用虚实,做加减法——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柳侍墨


有摄影老师说,可以利用虚实,做加减法——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利用虚实拍照,只是一种技法,不用非得往数学加减法上靠。摄影,终极目的,是拍出好照片,做什么法不重要。怎么拍出好照片才重要!

怎么利用虚实拍出好照片?除了利用虚实以外,还有哪些拍摄好照片的方法?

4句实用摄影口诀,希望帮您拍出好看照片:

变换角度非加减。虚实结合主次显。

后期特效把图变。有光有影换新天。

结合具体例图,为朋友们解说下,这4句口诀包含的摄影技巧:

1、变换角度非加减。

之前就谈过这种观点,虽然加减法可以形容一些摄影技巧,但是,不要纠结于某技巧,到底是什么法。照片好看才是最重要的。虚实口诀2介绍,第1句口诀,介绍这种方法:


(1)变换角度,可以拍出不一样的照片。那应该怎么变角度,才更好呢?

(2)变换为非常见角度:同样是拍路,把设备放在地面,轻微上翘拍摄。

(3)如果想站着拍,那要注意:照光。照片有明暗对比,会比单纯的路,更好看。

2、虚实结合主次显。

为什么有些摄影人,喜欢说虚实是加减法呢?因为:



(1)虚化背景,可以突出主体。


(2)虚化远景,可以让照片更有层次。

(3)虚化,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元素。让照片更干净、更简约。

(4)想拍虚化,需要使用大光圈或者长焦距。对焦在哪,哪是实的,焦点以外,是虚化的。手机也可以设置大光圈,见下图:


3、后期特效把图变。

我们还可以通过简单但效果明显的后期操作,来修出一些特别的效果:

(1)用手机修图软件PicsArt照片编辑,打开要修的照片。



(2)点击特效,再点模糊,再点动感模糊。



(3)点击动感模糊小图上的三个点,可以调整模糊的程度。渐暗为0,模糊程度最大。角度,可以根据运动方向调整。距离越大,运动模糊的效果越强。


(4)整体变成模糊后,点击页面上方橡皮,进入到蒙版界面。点击下方橡皮,设置橡皮的参数,对主体人物,进行涂抹。主体人物清晰了。如果涂抹错了,再点击画笔,画回来。哦了,保存即可。




4、有光有影换新天。

除了变角度、拍虚实,利用光影外,利用颜色,给照片添加色彩,也会让照片更漂亮。那怎么才能利用光线,拍出色彩呢:

(1)选择拍摄时间:太阳升起或者落下前后,半小时内,光线有色彩。


(2)逆光,用矩阵测光(评价测光)可以拍出光晕。用点测光,对焦在影子以外,可以拍出剪影。

朋友们不要纠结,摄影是什么法,而是要注意了解,有哪些方法,可以拍出漂亮的照片。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大家理清思路了,拍出更漂亮的照片!


如果喜欢本篇分享,有劳朋友们帮我点赞和转发哦!感谢啦!

欢迎您把作品,在留言中分享哦!

欢迎大家点击我的头像,来关注我哦!等你们!


摄影自学班


虚实对比,是摄影艺术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一般以主体为实,为主体的表现做“加法”;以主体之外的景物为虚,为干扰元素做“减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表达创作意图。虚实如何运用?谈谈我的理解,供参考。

(摄影/夏雪)

1、背景虚化,减少干扰

为了减少杂乱的背景对主体表现的干扰(如下图),采用大光圈小景深,轻易地将背景虚化。

(摄影/夏雪)

2、陪体虚化,烘托主体

一个主体往往会有若干陪体同时存在(如下图),利用小景深虚化主体后面的相同物品,由此产生的透视效果,不仅延伸了画面的空间感,而且有效地烘托了主体。

(摄影/夏雪)

3、主体虚化,以虚示动

运动类场景(如下图),有意识地采用低速快门,将主体虚化,增强动感,不仅没有影响主体的突出表现,反而渲染了双方激烈争夺的浓厚气氛。

(摄影/夏雪)

4、区域虚化,强调局部

对一些以细节和质感为主体的被摄体(如下图),采用大光圈并拉近摄距的双重办法获得超短景深,有意识地保留局部清晰范围,让其他区域虚化。

(摄影/夏雪)

虚实的运用主要体现对比,虚化的程度要根据创作需要而定,特别要避免因为对焦不实、对焦错位、相机抖动等失误导致的画面模糊,并与正常的虚化区别开来。(图文原创/夏雪视觉)


夏雪视觉


摄影老师的完整口诀是:“可以利用虚实、做加减法的方式突出主体、塑造主题”。您是记住了前半句,没记住后半句啊,哈哈。口诀完整了,也就好解释了。

首先,利用虚实突出主体

所谓虚实,在摄影技术中可以通过两个手段来做到。

第一,利用近摄距、大光圈、长焦距来实现浅景深效果,从而虚化背景;

第二,利用主体静、背景动或者主体动、背景静,相机随着背景动的方式来虚化背景。

虚化背景的主要目的就是突出主体。摄影中级班一直强调,即使相机有虚化背景的功能,依然要注意虚化之前认真的选择背景。只有背景没有杂乱的色彩、没有横七竖八的线条、没有斑驳的影调,虚化后才会真正的简洁。

其次,利用加减法来突出主体

摄影是减法艺术,大家都理解。就是在大千世界中选择一个主题,用一个主体搭配一些辅佐主体的元素而已。不需要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就此减去。

那么为什么“摄影又是加法艺术”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比如说,红花还需绿叶配,当我们想拍一朵红花的时候,往往不只是拍一朵单调的花,而是需要加上两个花骨朵,加上几片叶子会更好一点;拍大海的时候,需要加上帆船;拍沙漠加上骆驼。这个加上去的元素,就是陪体。有装饰、说明、呼应主体的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大概解释,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

摄影中级班,每天免费分享摄影技巧;摄影心得经验。只求您的一个点赞。

如果您喜欢摄影,欢迎关注摄影中级班。


摄影中级班


首先,我们要确定拍摄的主体。主体是摄影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作品主题的重要体现者。在摄影画面中,主体可以是某一个,也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不管怎么说,它都是拍摄者用来表达主题思想的物体,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面的趣味点。

所以,主体在画面的位置应当显著,应赋予最有特色的光线和色彩,同样也是最精彩的典型瞬间。

在拍摄时为了体现出主体,第一个方法是拉近拍摄距离,第二个方法是利用色彩对比,第三个方法利用光线明暗,第四个方法是利用构图手段,第五个方法是利用虚实关系,第六个方法是利用简洁的背景,第七个方法是利用形状大小差异,第八个方法是利用剪裁,第九个方法用画框突出主体。

我采用过第一、六、八个办法。在拍枫叶时,画面中有许多杂七杂八的树,我利用剪裁把画面中多余的成分删除掉,保存了自己想要拍摄的枫树。在拍水面中央的亭子时,并没有走进亭子直接拍摄,而是把水面当作简洁的背景进行拍摄,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又使画面不显得单调乏味,确定好主体,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掌握摄影用减法,拍摄自己最想要的物体,展现最美好的画面。


云摄影师


利用虚实做加减法,实际上就是简化画面的一种方式。

我们利用大光圈、长焦距,能做到虚化背景,突出主体,为什么看到这样的照片,被摄主体感觉很清晰,很吸引眼球呢,那是因为虚化的背景能够简化画面,使背景显得干净。这样子的拍摄等于就是做了摄影的减法。

我们也可以利用小光圈、短焦距,获得长景深,就是被摄主体清晰、背景也清晰,这样子拍摄,等于就是做了摄影的加法。

当然,虚化背景的程度是需要我们自己来控制好的,比如我们拍一个人物,把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下去拍摄,如果背景虚化得什么都看不清,那么我们把这个人物安排在这个环境就失去了意义。

也有完全不虚化背景的拍摄,这种拍法,是要充分交代被摄主体的环境。

结论:我们可以通过光圈的大小,焦距的长短来做到摄影的“加减法”。

我是唯美人像摄影师木叶,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