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一个孩子上课,全家累?为什么?

沫沫191070461


现在的孩子学习科目多,提倡全面发展,加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有时候也是被迫上这些补习班,其他孩子都在学,自己家孩子不学跟不上,赶鸭子上架,不单是孩子累,家长也累,是普遍现象。

累的原因有;一孩子上学不像以前那样自己去上学就可以了,现在车多,不安全,上下学都需要接送,如果父母需要上班,那么就要辛苦爷爷奶奶接送上下学。如果周末需要上补习班,那么也要家长陪同去;


二,孩子的家庭作业很多都是需要父母配合完成的,比如听写,背书,手工制作,网上作业等,这就需要父母下班后进行作业辅导,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还需要辅导孩子功课,家长肯定累!遇到孩子做作业拖拉的情况,那么做完作业都10点或11点了,孩子也辛苦,家长也受罪。因此,很多家长在辅导作业的时候脾气都比较暴躁,网友说:不写作业各自安宁,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好好学吧


当家里的孩子要上学,确实是全家都得围着孩子转,这里面分为两层压力:

1. 普遍压力(不可控)

2. 教养压力(可控)

孩子上课时,家庭的普遍压力:

普遍压力是指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具有不可控因素,包含了以下方面:

1. 家庭经济压力

虽然说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有些地区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但即便不上辅导班,各种辅导资料(即便是要打印),那也是一份支出。当然大多数家庭能支撑得起,只是多少还是一份压力的存在。

2. 学校压力

应试教育无论如何减压都是有压力的,毕竟存在竞争。即便老师、学校方面没有意愿去逼家长监督孩子,但当看到成绩的时候,当被叫家长的时候,这份压力就随之而来。

3. 孩子的压力

孩子自身承载着压力就不用多说了,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承担来自孩子的教育压力。包括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教育孩子缺乏方法的压力,以及辅导作业的压力等等;

另一个方面,现在的孩子问题越来越多,因为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越来越多(例如我们过去就没有如此方便、内容繁杂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家长却没有相应的进步,这份进步即包括了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又包含了教育的方式。

4. 人手的压力

孩子是需要接送的,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对于许多北漂家庭来说,没有老人的帮助,家里就必须留有人手接送孩子,安排孩子的生活日常。如果请保姆或者放托管班,那就是另外的一份经济压力。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必须面对的压力,面对这些不可控的压力,家长自身无论从物质还是体力、心理,都需要进行自我释压。

孩子上课时,家庭的教养压力

讲句大实话:在教养压力面前,上述所有压力都是浮云。教育本就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不解决,什么教育都是空谈。

一个学习态度恶劣的孩子,足以让任何家长崩溃。

这样说不是唯成绩论,学习本就是孩子的家庭责任之一,就像赚钱养家是父母的家庭责任之一一样,但多数家长只把学习当成孩子的唯一家庭责任,久而久之,家庭对于孩子而言的价值也是单一的、功利的。

而教养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

1. 家长的教育理念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家长,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我们的教育理念,都是传承自我们的父母,接受的文化熏陶、再结合我们自身的缺失而形成。

举个例子,某位父母从小被以唯成绩论的理念教育成长,那么他可能形成以下三种教育理念:

A. 在其发展历程中,唯成绩论被不断证明是正确的,他也因此获得一定成就,那么他就会继续秉承这种教育理念;

B. 在其发展历程中,唯成绩论给他带来痛苦,而接下来的事实证明唯成绩论毁了他,那么他就会往另一个极致教育理念走(例如放纵溺爱);

C. 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独立自我,有辩证的判断能力,明白无论哪种极端都会带来极端后果,遂结合实际走中庸路线,既不唯成绩论,又不唯放纵论。

(以上只是做举例用,实际生活有无数可能,不能一一列举)

2. 家长的教育方式

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家长,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同样也是传承自我们的父母,旧有的文化,以及自身的认知及能力而形成。

倘若我们的父母是以残酷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打骂教育),那么我们是否会形成这种教育方式,就取决于这份教育方式是否在我们身上有成效,以及我们是否愿意去接受新的方式。

例如,某个被打骂教育成长的孩子,他的人生历程中有因为被打骂而挽回的事迹,那么他就会对打骂教育深信不疑。

我身边有这样的例子,一起成长的好伙伴就是打骂教育的产物,当年我们混迹网吧、跟随三教九流胡闹,而他被父母揍了一顿狠的,随即修身养性,今日成就不低。所以他非常感激当年父母对他的打骂,打醒了他,骂醒了他。

而之所以说这两个压力是可控的,是因为我们只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就能有长足的进步,这一切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态度。

不累的家长,是理智的家长

不累的家长,是理智的家长,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理智的家长。理智的家长能辩证的去对待孩子的问题,寻找解决方式,跟着孩子的成长脚步保持进步,更为重要的是,理智的家长是能够面对现实的。

每个家长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孩子,有自己的理想生活,不理智的家长以此为标准要求孩子,要求生活,而理智的家长以此为目标,面对自己的现实孩子和现实生活,和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为此不断努力。

那么,怎么成为一个理智的家长?以下的11个法则,可供参考:

1. 放松自己:

用放松的心态看待养育孩子这一件事情,优秀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总能用放松的心态看待育儿这件事。相反,那些不够优秀的父母,则总是为一些事情担忧。

或许他们忧虑的不是自己是不是一个好父母(也许他们确实应该担心这个问题),而是一直在担心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而这种担心已经在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父母。

一个事实是,不着急把孩子变成大人的模样,他们终究都会成为大人

2. 人无完人

教育孩子时犯了错、甚至被孩子埋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无需自责。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不是么?

父母自身是有缺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并不代表父母只需要完全做自己,不用改善自己养育孩子的方式。

而孩子同样是必然有缺点的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改善扶正孩子的缺点,而不是要求孩子完美。

3. 安于当下

我们有一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至理名言却并不适合用在教育孩子上。尤其是本就对自己生活不满,对自己孩子不满的家长。

所谓安于当下,就是积极面对现实生活,面对自己的现实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孩子的美好。而不是无限放大自己对生活的忧虑。


4. 认清自己的长处

育儿有道的父母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且对自己的长处有信心。

人是群体动物,所以存在着彼此的对比。某个富有的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式是不断上补习班,某个有闲余人手的家庭培养孩子的方式是有足够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无需为此而焦虑,甚至进行攀比。

细心点挖掘自己的长处,或者你是一个很好的厨师,可以为孩子准备美味营养的佳肴;又或者你是一个编程师,可以教会孩子机器人编程...

总而言之,认清你自己的长处,而不要以己之短击他人之长。

5. 偶尔可以打破法则

孩子需要规则,这样他们才能遵守规则成为一个好孩子,但并不代表我们非得一成不变的去执行规则,只要理由充分,法则是可以打破的,“法律不外乎人情”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

6. 不要尝试所有事

总有些家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全能,今天钢琴、明天跆拳道、后天街舞书法...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是冠军骑师、芭蕾舞女演员、科学家、职业足球运动员、音乐会小提琴手还是演员?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你很难确定。

所以,你或许应该给孩子报读兴趣班,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样一来,等他们长大的时候,才不会把自己的失败都归咎于父母,责怪父母没有从小培养他们。

你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什么样的人?他能否认知这些事物?不要尝试把孩子培养成全能

7. 适当取舍他人的建议(包括本文的所有建议)

每个家庭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然不会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说法。孩子和父母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在告诉你,在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谨慎对待他人对你的建议,每一条建议的取舍都需要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孩子的实际来进行。

例如某些人给你建议全职带孩子,但实际上如果你不参与工作,家庭连基础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这种建议明显就是不适合你的。

8. 想要逃避孩子是正常的

无论孩子怎么气你,往往你也一样在气他们,这是亲子间彼此需求互相冲突。而偶尔你觉得孩子很讨厌,很想逃避孩子,这是正常的现象。

尤其是那些刚刚为人母亲的,那个总是啼哭的孩子确实让人觉得烦恼,想要逃避是非常正常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你产生这样的念头的时候,那就把孩子放下给信任的人,自己先避一避“风头”吧!

例如在教孩子作业的时候,觉得孩子愚不可及时,你可以选择出门走一走。

9. 躲开孩子
秉承上一条建议:当你需要冷静的时候,尽你所能的远离孩子。尤其是你想要动手揍他的时候,你是成人,有无数的方法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10. 父母也是人

别让孩子成为你生活的全部,这同时也是给孩子带来压力。当孩子发觉父母的成就感是完全建立在自己的表现和前途之上时,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父母也是人,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也理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生活。那些育儿有方的父母都有一些兴趣爱好,而这些兴趣爱好与为人父母之道没有任何关系。

11. 不要忽略和伴侣的关系(最重要的一点)

你很爱这个人,甚至和他/她有了孩子,这说明你对对方是认真的。那么有了孩子以后,这个人还应该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

也许,你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孩子身上,但决不能忽视对他/她的爱。或许,孩子对你和他/她之间关系的改变超乎你的想象,但20年以后,当孩子都一一离你而去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身边就只有他/她了,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所以,如果你平时没把伴侣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人,没有好好地培养夫妻关系,到了那时,你将痛苦不堪。而且孩子也会一样痛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离开毁了父母的生活。

因此,孩子需要知道,父母一直彼此相爱着,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地离开家,独自开始生活,最终,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淅爸育儿记


问题提的好!教育面对的是什么呢?答案就在里面,面对的是人,面对是知识,面对是竟争,哪个是简单的呢?学习要具备多种条件,这些条件准备好了吗?假如准备好了说明是行家,没准备好说明是教育的外行。如,孩子的智力因素的训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基本的知识准备。对教育的认识决定孩子的能力的发展,有自然主义,这样的认识可以说是天真的人。认为孩子自然懂事,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其实这里就有什么是“快乐”的认识问题,这样的认识很容易教育准备不足的问题。大人的天真必定使孩子天真,学习不是简单的事,没有刻苦的努力想学好知识门都没有。在看看怎样陪孩子学习的具体办法是什么?有多少知道的呢?也就是解决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提到教育我们真的重视过教育了吗?是什么时候起……教育难这是事实,有这个认识就是好的开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