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在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中,摻雜了大量的倫理道德的內容。在奉行“外儒內法”法的各個王朝,家天下一直是王朝的傳統。由宗廟而到社稷,整個王權合法性根基在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倫理支撐,由家而國的延展過程中,相關的倫理道德就影響著王權的趨向,甚至成為左右事態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同樣“清國側”,漢景帝三月平叛,建文帝一敗塗地

明朝朱棣發起靖難之役並最終取得成功幾乎是中國古代歷史中僅有的孤案,以西漢“七國之亂”為例,該場戰爭同樣以“清國側”為名,而且參與造反的王族更多、王族兵力更強、涉及範圍更廣,在這樣不利的背景下,也被漢景帝以三個月時間輕鬆平定,而靖難之役中,朝廷大軍在具有正義性合法性的情況下,這場戰爭竟然能夠打三年,而且最終建文帝一敗塗地,朱棣意外取勝,讓很多學者大跌眼鏡,有如滑天下大稽之感。

很多學者分析了朱棣必勝的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外蕃鎮守邊疆,更有實戰經驗和戰爭實力,而朝中因朱元璋大殺功臣,有軍事領導實力的大臣沒剩幾個。但事實上,一場打了三年的戰爭,朝廷可以憑藉其合法性動用全國的資源,不論人才、糧食、武器、運輸等,均可以保證其戰爭的持續性,即使一二次失敗,也能夠迅速恢復,並在新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可是實際情況是,持久作戰三年依然還打不過一個鎮守北方的朱棣,這其實就不僅僅是戰鬥能力的問題了。

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客觀來說,所有的戰爭是各種綜合實力彙總而成的較量,並非只是戰鬥能力這一方面。靖難之役朝廷以傾國之力還遭遇失敗,說明其中還有對建文帝非常不利的決定性因素,其中最為不利的因素,就筆者認為,那就是建文帝以及整個朝廷在倫理宗法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約。

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以侄擊叔,在家庭倫理上陷於弱勢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孫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建文帝要稱朱棣為“皇叔”。所謂皇帝“主少國疑”,本來年紀輕輕當皇帝,國家權力就容易受到外人左右。而朝中基本上沒有一個在宗法倫理上,能壓服朱棣的人物。雖然建文帝是主,朱棣是臣,但是家庭倫理上,朱棣作為叔父,不但會讓建文帝處於倫理上的劣勢,甚至還會影響大臣對於整個戰局的態度。

在整個戰局上,實際上由於倫理關係已使朝廷軍隊多次陷於被動。首先是建文帝為取得民心,頒發不能殺害朱棣的命令。《明史》中記載:“王以十餘騎逼庸營野宿,及明起視,已在圍中。乃從容引馬,鳴角穿營而去。諸將以天子有詔,毋使負殺叔父名,倉卒相顧愕貽,不敢發一矢。”軍隊為什麼不敢殺害朱棣,那是因為建文帝有旨稱:“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也即建文帝不想揹負殺害叔父的罵名。

建文帝的旨意是真是假難以得知,但是,戰爭本質就是你死我活的搏棄,建文帝一方對於戰爭的危險也肯定有深刻的認識。但是哪怕建文帝想殺朱棣,在中國的倫理觀中,至少表面上也要講“不想殺“。而這種“不想殺”的深意,在付諸實踐中,很多執行的將士是無法實施的。

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從將領、臣子以及老百姓的角度看,不管是建文帝當政還是朱棣當皇帝,對於大臣和普通老百姓來說,其實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二者都是朱元璋的後代,法統上都繼承了朱元璋的江山事業,政策、體制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創新,老百姓依然是生活在朱家天下。所以,不管是建文帝勝利還是朱棣勝利,都和老百姓關係不大。既然這樣,為什麼要拼命去做呢?這種思維體現在戰場上,就出現了朱棣多次能在死亡境況中成功逃出的事情,這與建文帝的這一旨意不無關係,也與將領、士兵沒有戰鬥動力有關係。

徐達家族勢力的態度是整個戰局的關鍵

徐達是朱明王朝起家的重要將領,朱元璋稱讚徐達“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在朱元璋大殺功臣中,徐達就是其中例外的一個。徐達去世後,朱元璋追封其為“中山王”,列為大明開國第一功臣。

徐達有四個孩子,都由朱元璋賜名,有幾個女兒,都嫁給了朱明皇族。其中有一個是特別重要的,那就是朱棣的原配,後來的仁孝皇后徐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結合是朱元璋賜婚的,據明史稱朱元璋對徐達說:“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朱棣與徐達女兒的結合,無疑就是兩個家族互相捆綁、強強聯合的體現,也就使朱棣一方的力量如虎添翼。一方面,朱棣的造反雖然其他親王沒怎麼參與,但他們都在觀望戰局的轉向,起碼沒有給朱棣難堪;另一方面,徐達及其兒子、女兒、兒媳、女婿等相關人員在朝廷中形成一道密不可分的關係網,使徐家的實力不容小視,也對朝廷的平叛造成了巨大的阻礙。

從徐家角度來說,如果“革命”成功,那麼徐氏就是皇后,徐氏家族就是第一功臣且是第一外戚,家族勢力如日中天。而如果建文帝獲勝,對於徐家也沒有什麼可以繼續加封的,徐家得不到更多的實惠。這也是建文帝不信任徐輝祖作為朝廷將領朝廷平叛的原因。也就是說,第一功臣的家族勢力,在權衡利弊之後,暗中還是會向朱棣傾斜,徐達幼子徐增壽暗中支持朱棣就是一個例子,而徐增壽的背叛最終被建文帝以“通燕”罪名殺害,但彼時後悔太晚了。

更令建文帝難堪的是,朱棣就算該殺,可是徐達一家在朝廷的勢力卻是難以抹殺的。比如徐達的大兒子,世襲其父魏國公職位,且帶兵與朱棣對抗,打得朱棣滿地找牙,這樣的人才肯定是不可多得不能殺害的;徐達的舊部、徐達的政治資源都遍由朝野,這些洗不清的徐家勢力,對於整個戰局的發展,就相當不利。對於一個地位還沒有得到鞏固的建文帝來說,清洗徐家勢力,則會引起朝廷的動盪,加速自身滅亡。

徐家勢力對於前方將士來說,也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徐輝祖是朱棣的大舅子,朱棣是徐輝祖的姐夫,打死了朱棣即使符合皇帝的意願,可也得罪了整個徐家,徐家又人多權大,得罪徐家以後難保不會被清算!而且朱棣本來就是皇子,殺害朱棣就是殺害皇族,以後也可能惹禍上身。


諸侯王“清國側”,為何漢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卻一敗塗地?

更為重要的是,整個朝廷還在強調著宗法的情義,建文帝的不殺朱棣的指令就是一把懸在前方將士頭上的劍,終致於朝廷軍隊功敗垂成。

總之,靖難之役不同於外族入侵或者外姓造反,僅僅是皇族與大臣內部的一次權力分配鬥爭。對於老百姓來說,並沒有什麼實惠可言,廣大的老百姓甚至是參與的官員,都是被綁架在皇權爭奪中的機器,很多還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而這場權力爭鬥戰爭,由於建文帝在倫理勢力方面的弱勢,雖然擁有皇位的合法性,但最終朱棣勢力而第一功臣徐達家族強強聯合,構建了強大的宗法倫理系統,使建文帝在無法解開的宗法困境中,走向失敗,成就了朱棣的帝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