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中,掺杂了大量的伦理道德的内容。在奉行“外儒内法”法的各个王朝,家天下一直是王朝的传统。由宗庙而到社稷,整个王权合法性根基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伦理支撑,由家而国的延展过程中,相关的伦理道德就影响着王权的趋向,甚至成为左右事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同样“清国侧”,汉景帝三月平叛,建文帝一败涂地

明朝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并最终取得成功几乎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仅有的孤案,以西汉“七国之乱”为例,该场战争同样以“清国侧”为名,而且参与造反的王族更多、王族兵力更强、涉及范围更广,在这样不利的背景下,也被汉景帝以三个月时间轻松平定,而靖难之役中,朝廷大军在具有正义性合法性的情况下,这场战争竟然能够打三年,而且最终建文帝一败涂地,朱棣意外取胜,让很多学者大跌眼镜,有如滑天下大稽之感。

很多学者分析了朱棣必胜的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不外乎外蕃镇守边疆,更有实战经验和战争实力,而朝中因朱元璋大杀功臣,有军事领导实力的大臣没剩几个。但事实上,一场打了三年的战争,朝廷可以凭借其合法性动用全国的资源,不论人才、粮食、武器、运输等,均可以保证其战争的持续性,即使一二次失败,也能够迅速恢复,并在新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可是实际情况是,持久作战三年依然还打不过一个镇守北方的朱棣,这其实就不仅仅是战斗能力的问题了。

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客观来说,所有的战争是各种综合实力汇总而成的较量,并非只是战斗能力这一方面。靖难之役朝廷以倾国之力还遭遇失败,说明其中还有对建文帝非常不利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最为不利的因素,就笔者认为,那就是建文帝以及整个朝廷在伦理宗法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以侄击叔,在家庭伦理上陷于弱势

建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建文帝要称朱棣为“皇叔”。所谓皇帝“主少国疑”,本来年纪轻轻当皇帝,国家权力就容易受到外人左右。而朝中基本上没有一个在宗法伦理上,能压服朱棣的人物。虽然建文帝是主,朱棣是臣,但是家庭伦理上,朱棣作为叔父,不但会让建文帝处于伦理上的劣势,甚至还会影响大臣对于整个战局的态度。

在整个战局上,实际上由于伦理关系已使朝廷军队多次陷于被动。首先是建文帝为取得民心,颁发不能杀害朱棣的命令。《明史》中记载:“王以十余骑逼庸营野宿,及明起视,已在围中。乃从容引马,鸣角穿营而去。诸将以天子有诏,毋使负杀叔父名,仓卒相顾愕贻,不敢发一矢。”军队为什么不敢杀害朱棣,那是因为建文帝有旨称:“毋使朕有杀叔父名”,也即建文帝不想背负杀害叔父的骂名。

建文帝的旨意是真是假难以得知,但是,战争本质就是你死我活的搏弃,建文帝一方对于战争的危险也肯定有深刻的认识。但是哪怕建文帝想杀朱棣,在中国的伦理观中,至少表面上也要讲“不想杀“。而这种“不想杀”的深意,在付诸实践中,很多执行的将士是无法实施的。

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从将领、臣子以及老百姓的角度看,不管是建文帝当政还是朱棣当皇帝,对于大臣和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二者都是朱元璋的后代,法统上都继承了朱元璋的江山事业,政策、体制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创新,老百姓依然是生活在朱家天下。所以,不管是建文帝胜利还是朱棣胜利,都和老百姓关系不大。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拼命去做呢?这种思维体现在战场上,就出现了朱棣多次能在死亡境况中成功逃出的事情,这与建文帝的这一旨意不无关系,也与将领、士兵没有战斗动力有关系。

徐达家族势力的态度是整个战局的关键

徐达是朱明王朝起家的重要将领,朱元璋称赞徐达“不矜不伐,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在朱元璋大杀功臣中,徐达就是其中例外的一个。徐达去世后,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列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

徐达有四个孩子,都由朱元璋赐名,有几个女儿,都嫁给了朱明皇族。其中有一个是特别重要的,那就是朱棣的原配,后来的仁孝皇后徐氏。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结合是朱元璋赐婚的,据明史称朱元璋对徐达说:“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朱棣与徐达女儿的结合,无疑就是两个家族互相捆绑、强强联合的体现,也就使朱棣一方的力量如虎添翼。一方面,朱棣的造反虽然其他亲王没怎么参与,但他们都在观望战局的转向,起码没有给朱棣难堪;另一方面,徐达及其儿子、女儿、儿媳、女婿等相关人员在朝廷中形成一道密不可分的关系网,使徐家的实力不容小视,也对朝廷的平叛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从徐家角度来说,如果“革命”成功,那么徐氏就是皇后,徐氏家族就是第一功臣且是第一外戚,家族势力如日中天。而如果建文帝获胜,对于徐家也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加封的,徐家得不到更多的实惠。这也是建文帝不信任徐辉祖作为朝廷将领朝廷平叛的原因。也就是说,第一功臣的家族势力,在权衡利弊之后,暗中还是会向朱棣倾斜,徐达幼子徐增寿暗中支持朱棣就是一个例子,而徐增寿的背叛最终被建文帝以“通燕”罪名杀害,但彼时后悔太晚了。

更令建文帝难堪的是,朱棣就算该杀,可是徐达一家在朝廷的势力却是难以抹杀的。比如徐达的大儿子,世袭其父魏国公职位,且带兵与朱棣对抗,打得朱棣满地找牙,这样的人才肯定是不可多得不能杀害的;徐达的旧部、徐达的政治资源都遍由朝野,这些洗不清的徐家势力,对于整个战局的发展,就相当不利。对于一个地位还没有得到巩固的建文帝来说,清洗徐家势力,则会引起朝廷的动荡,加速自身灭亡。

徐家势力对于前方将士来说,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徐辉祖是朱棣的大舅子,朱棣是徐辉祖的姐夫,打死了朱棣即使符合皇帝的意愿,可也得罪了整个徐家,徐家又人多权大,得罪徐家以后难保不会被清算!而且朱棣本来就是皇子,杀害朱棣就是杀害皇族,以后也可能惹祸上身。


诸侯王“清国侧”,为何汉景帝三月就平叛,建文帝却一败涂地?

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朝廷还在强调着宗法的情义,建文帝的不杀朱棣的指令就是一把悬在前方将士头上的剑,终致于朝廷军队功败垂成。

总之,靖难之役不同于外族入侵或者外姓造反,仅仅是皇族与大臣内部的一次权力分配斗争。对于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实惠可言,广大的老百姓甚至是参与的官员,都是被绑架在皇权争夺中的机器,很多还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而这场权力争斗战争,由于建文帝在伦理势力方面的弱势,虽然拥有皇位的合法性,但最终朱棣势力而第一功臣徐达家族强强联合,构建了强大的宗法伦理系统,使建文帝在无法解开的宗法困境中,走向失败,成就了朱棣的帝王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